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欧游观思录

欧游观思录

  • 字数: 41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张德苏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96101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欧游观思录》由张德苏著
作者简介
张德苏,山东大学文学博士。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及儒学研究。现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儒家文化》《论语导读》等课程,其中《儒家文化》为校精品课程。 代表作品:《亚圣春秋》《从“礼崩乐坏”到“克己复礼”》 在各大报刊杂志刊登作品《“同姓不婚”的实质》《汉儒对〈诗经〉中的爱情诗的态度》《《墨子〉非命与儒家的“命”》《荀子的“法后王”与儒家的走向政治》《秦朝时期儒家伦理的潜流》《荀子的“法后王”及其儒学史意义》《孔子的人欲观新探》等。
目录
波兰
旧都克拉科夫
广场——瓦维尔城堡——雅盖隆大学——犹太区
克拉科夫的中国文物展
克拉科夫的万圣节与公墓
诗人辛波斯卡
波兰森林的春与秋
维利奇卡盐矿
奥斯维辛集中营
小镇克雄日
华沙
波兹南
罗兹
卡托维兹
弗罗茨瓦夫
琴斯托霍瓦
格但斯克
索伯特
格丁尼亚
……
摘要
     波兰 旧都克拉科夫 东欧的秋风吹在维斯瓦河上,落叶铺满了克拉科夫古城。圣玛丽亚大教堂上的号声回荡在波兰古都的上空,碧蓝的天光下到处闪耀着秋树的金黄,华丽的马车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敲出“嘚嘚”的脆响。每当我想起克拉科夫,眼前耳畔就会铺展开这样的声色之美。这是我初到波兰时,克拉科夫展示给我的形象,于是就永难忘记了。 克拉科夫位于波兰的南部,维斯瓦河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欧洲名城,也是波兰的故都。1320—1596年间,波兰王室定都于此,于是在几个世纪间,留下了一城华丽、雄伟、古朴、厚重的建筑。这座跨越数百年的古城有着无穷的景致与故事,曲折的巷陌是时光的凝聚,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悠远的历史。作为一个匆匆的过客,怎能读透这本厚重的大书?只是得其片叶,窥其数斑罢了。 几百年间波兰历经磨难,外敌的入侵,自身的巨变,每次都让人惊心动魄,然而克拉科夫古城却是幸运的,城中建筑保存得极为完好。即使是被拆的城墙,其痕迹也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变身为一圈宽阔的绿化带,也可以称之为环城公园,里面步道穿插,长椅散布。在地图上,通过这一圈绿色,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克拉科夫古城的轮廓,像一只结在维斯瓦河这条长藤上的甜瓜。 古城的中心是一座广场。按照中国的广场标准,这个广场并不大。广场正中是一座两层的长方形建筑,被称为“纺织会馆”。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非常兴旺的纺织物市场,今天它与纺织已没有什么关系了,但这个名字留了下来。它的下层现在是旅游纪念品商场。商品极为丰富,琥珀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波兰是世界闻名的琥珀产地。还有各种带波兰花纹图案的手包、瓷器等物。木制工艺品也相当精彩,盘子、盒子、木鸟、木蛋,千奇百怪;还有各种木雕像,如圣诞老人、圣母圣子、犹太人、胖女佣等形象,看似不够精工,遍身刀锯之痕,但表情生动,极为传神。 会馆的二楼是“19世纪波兰艺术馆”。里面收藏了19世纪众多波兰有名画家的画作,分为四个展厅,中间是个圆厅,圆厅有三个门通向三个大的展厅。馆方把他们收藏的绘画作品分为四派,一是启蒙主义;二是学院派;三是浪漫主义;四是现实主义。其中归于学院派的扬·马特伊科的作品最多。这位画家在波兰绘画目前地位极其重要,在波兰旅行,我们会经常和他的画作相遇。 纺织会馆东侧有一个高高的铜雕,是波兰大师级的诗人密支凯维奇。密支凯维奇生活在波兰亡国的时代,他的作品充满复仇与解放的热力,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境况极为相近,所以鲁迅将他的作品译介到中国来。在波兰好多城市都有密支凯维奇雕像,华沙也有,在总统府南面,与一株身形不凡的白桦树为伴。 广场上的鸽子非常多,它们会把喂鸽子的小孩层层包围起来。食物一抛出手,它们就会一个压一个地往一个狭小的中心去争夺食物,如海中密集的鱼群。它们一点都不怕人,你甚至可以伸手触摸它们。 若是到了节日,比如复活节、圣诞节或者其他波兰节日,广场就会更加热闹。很多木房子、大酒桶、舞台、帐篷出现在广场上。有美食、美酒、音乐、杂耍。整个古城仿佛也变得年轻起来。 那些木房子被色彩斑斓的节日商品装点得光鲜而热烈,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多得好像要从货架上溢出来似的。棒棒糖被做成各种形状、点染出各种色彩;一些波兰饰品的设计超出想象;其工艺全然不是批量加工的呆板一律,而是充满灵性的艺术创作;波兰糕点更是花样繁多,虽被封闭在保鲜盒里,而诱人的香气还是难以盖住。漫步在热烈的喜气中,人们还会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循声寻找,就会 看到红炉耀眼,一家铁匠铺就会出现在眼前,很多人围成一圈,有的观看,有的是在等待师傅把自己的名字打在马蹄铁上。他们的摊位上摆放着铁制的玫瑰花,工艺十分精湛,坚硬灰黑的铁皮曲尽花朵之妙。是他们手艺高超的很好广告。 杂耍是孩子们的最爱,广场上当然也不会缺乏。扮雕塑已经是极为俗套的了,有才气的年轻人不屑于这种游戏,于是就有各种新玩法。一个“拙劣”的杂耍者手里的三根彩棒总是掉在地上,小朋友便赶快去给他捡起来。他接一根棒的时候另一根就又掉了。经过他身边的小孩子都会跑过来为他捡,他也永远处在接棒中。一个让人快乐又有意义的游戏。 节日中,广场一角还会搭起舞台。表演接连不断,灯光闪亮,歌声舞起。有一次在圣玛丽亚大教堂前,竟然摆上了一架大钢琴,钢琴师如痴如醉地弹奏,舒缓优雅的旋律在古老的广场上飘荡。与人间的世俗繁华竟然并不违和,人们静静地站在周围,沉浸在乐曲的悠扬中。 广场是克拉科夫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为了吸引游客而建造,不是为了钱财或政治而运转,也不为了“形象”而炫耀什么、遮蔽什么,它作为它自身安详地处在那里,这样的存在产生了一种真实、朴实、踏实的美。而这也正是它让世界各地游客风靡而至的根本原因。广场充满散漫、自由的气息,没有任何,除非深更半夜,这里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广场是民众的,是波兰人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