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那么现在该干什么了呢——福克纳随笔

那么现在该干什么了呢——福克纳随笔

  • 字数: 1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美)威廉·福克纳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5975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福克纳所有成熟的文章、演说词、书评、序言以及有意公开发表的信函,其中许多反映了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有所增强的公众人物的责任感,从中可以窥见作为艺术家以及作为人的福克纳的各个方面。这些篇页,向我们显示出这位极其热诚、异常复杂、非常隐秘的作家在职业生涯的后四十年愿意向公众揭示的那些部分,同时也使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他的为人与他的作品。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5岁时随家人迁至牛津,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个小镇度过。他从小爱好阅读,但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在密西西比大学待了一年多。青年时参加过皇家空军,但未正式参战,之后短暂游历过欧洲。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以写作为业,30年代曾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解决经济问题。 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1929)、《我弥留之际》(1930)、《押沙龙,押沙龙!》(1936)、《八月之光》(1932)等。这些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福克纳成为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创新潮流转移到了美洲大陆的象征。1949年,威廉·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记舍伍德·安德森
密西西比
做客新英格兰印象
一个傻瓜在林克沙德
肯塔基:五月,星期六
论隐私权
日本印象
致日本青年
致北方一位编辑的信
论恐惧
致黑人种族们的一封信
阿尔贝·加缪
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词
对密大附属高中毕业班所作的演讲
在三角洲会议上的发言
对松林庄园初级大学毕业班所作的演讲
接受全国图书奖的小说奖时的答词
在南方历史协会上的讲话
向弗吉尼亚大学英语俱乐部所作的演讲
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全国委员会所作的演讲
在接受小说金质奖章时对美国艺术文学学院所作的演讲
诗歌,旧作与初始之作:一个发展历程
论批评
舍伍德·安德森
文学与战争
那么现在该干什么了呢
关于《坟墓里的旗帜》的创作、编辑与删节
麦克·格里德的儿子
关于《寓言》的一点说明
现代文库版《圣殿》序言
《福克纳读本》前言
评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归来》
评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喧哗与骚动》前言两篇
美国戏剧:尤金·奥尼尔
美国戏剧:种种
评约翰·考柏·波伊斯的《德克达姆》
评吉米·柯林斯的《试机飞行员》
摘要
     记舍伍德·安德森 那是在新奥尔良,有好几个月,我们总是边走边聊,不然就是安德森聊,我听。有一天,我发现他坐在杰克逊广场的一张长凳上,独自发笑。我的印象是他这样已经有好一阵了,就一个人坐在长凳上暗自发笑。这不是我们经常碰头的地方。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地方。他住在广场北边,我们事先并没有特别约好,我中午吃过一些东西之后,知道他准也吃完午饭了,我就朝广场的方向走去,如果没有见到他已经在散步或是坐在广场某处,我就干脆在能看见他家门口的街沿石上坐下来,一直等到他穿着他那身鲜艳的、一半像赛马骑手一半像穷艺术家穿的衣服,从家里走出来。 这一次他已经坐在长凳上暗自笑开了。他立刻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一个梦,昨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牵了一匹马在乡间路上走了许多里路,他想用这匹马换来一个夜晚的睡眠——并不是光换能睡一个夜晚的一张床,而是睡眠本身;现在有我在听了,他就从这里编开了,添枝又加叶,把它编成一件艺术品,用他写所有的作品时的那种哕唆得(这个故事似乎有点把握不定,实则不然:它是在探索,在寻求)几乎折磨人的耐心与谦卑在编,我在听可是连一个字都不相信:根本不相信那是人睡着的时候做的一个梦。因为我知道得很清楚。我知道那是他凭空想出来的,他编造的;大部分或至少有一些是我在那儿看着他听着他的时候现编的。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非得要说,至少是需要去说那是一个梦,为什么非得把梦和睡眠扯上关系不可,但是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已经把他的整个一生都写成了一件逸事或者说一个寓言:那匹马(起先是匹赛马,可是现在又变成了一匹干活的马,有犁,有车,有鞍,身强力壮,却缺少有文字记录的家谱)代表着那片广袤、富饶、强有力而又柔顺的密西西比河谷,代表着他自己的美国,而穿着扎眼的蓝色赛马衬衫、打着有朱红斑点的温莎领巾的他,正在以幽默、耐心和谦恭的姿态,不过主要还是耐心和谦恭的姿态,建议以此来换得他自己实现那个写出纯粹、完美、坚实、源源不绝的作品与成就的梦想,而他的《俄亥俄州的瓦恩斯堡镇》和《鸡蛋的胜利》正是这样的征兆和象征。 他自己是永远也不会说这样的话,用语言来这样表达的。他甚至可能永远也认识不到这一点,要是我打算向他点明,他肯定会加以否认,态度说不定还很激烈。但这并不足以说明这个看法可能是不正确的,也不足以说明不管这看法本身正确与否,他的不信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正不正确,他信还是不信,这都关系不大。他肯定会加以否认,其出发点恰好是他性格中的大悲剧。他希望别人取笑他,嘲弄他。他希望在地位、成就、机智以及别的任何方面都无法与他比肩的人能使他显得愚蠢可笑。 这就是为什么对他所写的每一篇东西他都如此孜孜砣砣、不厌其烦和不知疲倦地下功夫的原因。这好像是他在对自己说:“这至少是、将是、必定是无懈可击的。”仿佛他写作甚至都不是出于那种耗费精力、永不休止、难以餍足的对荣誉的渴望(为了这样的荣誉,任何一个正常的艺术家都不惜消灭自己年迈的母亲),而是为了对他来说是更加重要更加迫切的东西:甚至还不是为了不值一提的真理,而是为了完美,为了无与伦比的完美。他没有麦尔维尔的力度与冲劲,麦尔维尔是他的祖父;也没有马克·吐温对生活的旺盛的幽默感,马克·吐温是他的父亲;他也没有他的兄长德莱塞对种种细微差别的粗暴的蔑视。他的特点是追求准确,在有限的词汇范围之内力图选用最恰当的词句,他内心对简朴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他要把词与句都像挤牛奶一样挤得干干净净,总是力图要穿透到思想的最深的核心里去。他在这上面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到最后他的作品里剩下的只有风格了——风格成了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接下去他很快又相信,只要他竭力使这种风格纯粹、不走样、不变化与不受污染,它所包含的内涵就必定是第一流的——无法不是第一流的,他自己因而也必定是第一流的。 在他一生中的这个时期,他无论如何得相信这一点。他的母亲曾是一个契约女奴,他的父亲是一个临时工;这样的背景使他明白,他所得到的安全与物质上成功的总和是,也必然是生活的答案与目的。可是他在中年以后放弃了这一切,舍弃与抛弃了这一切,他当时的年龄比做出献身艺术与写作的决定时的大多数人的年龄都要大得多。可是当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时,他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只有一两部作品的人。他必须相信:只要他努力使自己的风格纯而又纯,那么这种风格的内涵也必定是纯而又纯、最为优秀的。这就是他必须要捍卫自己风格的原因。这就是他因为海明威写了《春潮》而感到不快与愤怒的原因,也是他对我稍感不满的原因,之所以程度稍轻是因为我的错误不是写了一整本书而是仅仅出版了一本自己印刷、自己发行的小书,在我们这个新奥尔良的小圈子之外不会有多少人能看到或听说过这本书,这是一本斯普拉特林的漫画集,书名我们叫作《舍伍德·安德森与其他有名的克里奥尔人》,我给这本书写了一篇序言,用的是安德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