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飞向太空港

飞向太空港

  • 字数: 24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作者: 李鸣生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01564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飞向太空港》这部很好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长征火箭发射美国卫星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沿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发展。几代航天人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阅读《飞向太空港》,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精神的实质,也能激励我们立志奋进,砥砺前行。
内容简介
李鸣生著的《飞向太空港》完整记录了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过程,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抢先发售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
作者简介
李鸣生,当代有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航天七部曲”等长篇纪实文学20余部,出版有《李鸣生文集》(16卷),另有中篇小说、电视剧、电视专题片多部。代表作有《飞向太空港》《走出地球村》《发射将军》《震中在人心》。其历时20年写就的数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堪称中国航天文学通史,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曾获三届鲁迅文学奖、三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三届全国很好报告文学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军文学作品特等奖等20余项奖项。
目录
名师快速导读
序章 本文参考消息
第一章 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三、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第二章 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
四、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
五、举起火箭的大旗
六、六、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
七、天时·地利·人和
八、八、周游列国的中国专家们
九、轨道大转移
十、十、面对世界的挑战
十一、外交场上的风云
十二、十二、布什:不愿得罪十亿中国人
第三章 卫星,一次总统待遇的远行
十三、起飞,波音747
十四、护送升降平台
十五、健力宝与《上甘岭》
十六、美国“新娘”,入了中国“洞房”
第四章 火箭,另一个伟大的文明
十七、欧亚大陆怪圈
十八、起飞,在新的地平线上
十九、“长征三号”和它的伙伴
二十、苦恋:中国箭与美国星
第五章 我们都是地球人
二十一、同一世界,两种活法
二十二、伦巴、探戈与辣椒、蒜苗
二十三、有车不坐要骑车
二十四、回归自然
二十五、既是朋友,又是对手
二十六、“国际标准”与“家传秘方”
二十七、英语:沟通世界的桥梁
二十八、从要走,到再来
二十九、西装·领带·先生和小姐
三十、打赌:一只烤鸭
三十一、“老外”采访备忘录
第六章 跨越国界的飞行
三十二、人与上帝的较量
三十三、发射日,一个留给明天的问号
三十四、紧急气象会
三十五、加注!加注!
三十六、中国,敞开了汉唐的胸怀
三十七、推迟打开发射窗
三十八、壮怀激烈
三十九、升起了,二十五亿人的卫星
四十、月光下的宴会
尾声 走向新大陆
摘要
    靠前章  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一踏上西昌的土地,便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
    卫星、卫星、卫星。车站上,公路边,饭馆里,小摊旁,人们都神神秘秘地谈论着卫星、卫星、卫星。
    一对青年夫妇,领着一个大约五岁的小女孩,急匆匆地朝我走来。
    “同志,请问去卫星发射基地咋走?”
    “问这干什么?”
    “听说要发射美国的卫星,孩子和我们都想来看看。”
    “你们从哪儿来?”
    “遵义。”
    “是国防工厂的吗?”
    “不是,我们是个……个体户。”
    “叔叔,”小女孩突然拉住了我的手,“发射卫星,能让小孩看吗?”
    “能,肯定能。”我忙蹲下去,双手捧起小女孩的脸,在她的额头轻轻留下一吻。
    西昌,我的第二故乡。
    十六年前,当命运的列车轻轻一颠,便将我抛在了这块荒凉的土地上时,我的心远比严冬的大凉山还要凉。我仿佛一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爱情,甚至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一个人应该得到的一切。我做梦也不会想到,在这片被上帝遗弃的土地上,日后还会升起什么“亚洲一号”卫星。
    然而今天,当踏上这片亲切而又陌生的土地时,我一下子便深切地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冲动和热能,有一种大树的根须抓住了泥土样的恋情,在反复折磨着我的心。眼前沸沸腾腾的情景,似乎在向苍天昭示着什么。我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这次发射是幸运还是倒霉,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我分明看见,过去的一切正在逝去。在原始与现代、文明与愚昧、东方与西方美好而残酷的碰撞中,一个红扑扑的如同朝阳般的希望正在悄然跃起。我仿佛不是回来采访,而是回来寻找――寻找我的青春曾经留下的脚印,寻找我的日子曾经苦恋过的梦想,寻找我的热情曾经燃烧过的希冀,寻找我的生命曾经拥有过的月亮和太阳!
    西昌位于四川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扼成都、昆明两大旅游区之要冲。北上成都577千米,南下昆明543千米。从成都搭乘去昆明或金沙江的列车,12小时便可到达;若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只需45分钟。
    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为全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特征,全年日照时间长达320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很冷的一月,平均气温9.4℃;很热的七月,平均气温22.5℃;而年平均气温,则只有17℃。故“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享有“小春城”之美称。而且这儿空气透明度特别高,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可见到月亮。尤其是在晴朗的夏夜,当静静地置身于星空之下时,便会看到一轮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更为硕大明亮、圆润清澈的月亮。故西昌又被称为美丽的“月亮城”。
    西昌是全国优选的彝族聚居区。除汉族外,这儿还有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壮族、傣族、傈僳族、布依族、纳西族等十余个民族。彝族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待人热忱,十分好客。假如你有机会走进彝家山寨,主人定会十分高兴地留你做客,并为你奉上颇具彝家风味的“坛坛酒”和“坨坨肉”。
    “坛坛酒”是用玉米、高粱和荞麦等杂粮为原料,再配以十余种草药装进瓦罐里酿制而成。这种酒喝起来香甜爽口,却并不醉人。“坨坨肉”一般是用一种叫“仔猪”的肉烹制而成。由于这种猪长年散养于山坡野林之中,活动自由,觅食丰富,能长就一身紧肉,故吃起来细嫩糯软,香而不腻。待你吃饱道别时,主人还会将一条猪腿或半个猪脸送你带走,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两年前,我曾陪同北京一位老作家钻进深山老林,在一个彝家山寨的草地上美美地吃了一顿坨坨肉,喝了一罐坛坛酒。尽管坨坨肉和坛坛酒把我的肚子早已撑了个饱,离去时我却依然恋恋不舍。我听说,这次有几位参加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美国人刚到不几天,就吵嚷着要去彝家吃坨坨肉,喝坛坛酒。
    彝族的重大节日是火把节。西昌的彝族火把节被称为“彝乡眼睛的节日”,远在汉、唐时代便有文献记载。火把节除在白天举行斗牛、斗羊、斗鸡、赛马和姑娘舞蹈、小伙摔跤等活动外,晚上村民们还要成群结队,手持火把,遍游于山冈丛林之间。点点灯火,闪烁四野,如天女散花,似繁星落地,其景象奇特而又壮观。更有意思的是,节日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姑娘选美活动。男女双双,可以随便谈情说爱。倘若你是一位未婚而又有艳福的男子,躲在伞下的彝家姑娘也许还会为你张开爱的风帆。
    西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便开始了人类的繁衍生息。据载,中国历目前许多有名的人物都曾涉足此地,譬如:司马迁“西征巴蜀”,诸葛亮“五月渡泸”,忽必烈南征会理,杨升庵“夜宿泸山”,石达开兵败大渡河,蒋介石坐镇“西康”,等等。
    P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