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运行机理、成效及创新研究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运行机理、成效及创新研究

  • 字数: 2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彭艳玲 等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5362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6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专著以“农贷通”为例,在对互联网金融内涵与理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开展“农贷通”平台应用构建与运行机理、现状与用户满意度评价、运行效率评估、风险与监管、模式优化与创新探索等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成都市“农贷通”政府主导型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数字金融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界定政府主导型数字金融服务平台的概念,依据金融功能理论、“二次脱媒”等理论,分析我国农村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市场主导型服务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发展的逻辑起点、理论依据以及现实需求。其次,本书以成都市“农贷通”为例,介绍政府主导型数字金融服务模式的构建机理、构成要素、功能与定位、配套制度以及产品,分析平台的应用现状及特征,并对该平台应用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测算平台的运行效率,分析平台运行的风险及可行的监管措施。再次,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数字金融服务平台进行介绍,总结并借鉴其经验。最后,针对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应用实践,探讨其创新及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
彭艳玲,四川农业大学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讲师,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农村金融、农民创业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1项,出版专著1部,在《农业经济问题》、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动态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6 数据来源说明
2 农村数字金融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分类及特征
2.2 理论基础
2.3 数字金融服务模式理论分析
3 我国农村数字金融发展概述与现状观察
3.1 农村金融制度演进与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农村数字金融发展的逻辑起点
3.3 数字金融发展历程
3.4 农村数字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3.5 市场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的现状分析
3.6 市场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3.7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的提出
3.8 本章小结
4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平台研究——以“农贷通”为例
4.1 “农贷通”的构建机理
4.2 “农贷通”的要素构成
4.3 “农贷通”的功能与定位
4.4 “农贷通”平台运行的配套制度
4.5 “农贷通”的平台产品展示
4.6 本章小结
5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的应用现状——以“农贷通”为例
5.1 平台业务发展迅速,财政支持力度增大
5.2 平台低成本优势日益凸显,交易成本显著降低
5.3 平台信息优势日趋显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
5.4 平台服务质量上升。用户满意度较高
5.5 本章小结
6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运行效率测算——以“农贷通”为例
6.1 研究方法
6.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6.3 “农贷通”平台运行效率测度分析
6.4 “农贷通”平台运行效率提升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的运行风险及监管
7.1 风险及特征
7.2 风险评价
7.3 风险监管
7.4 本章小结
8 国外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及经验借鉴
8.1 第三方支付平台
8.2 众筹
8.3 经验借鉴
8.4 本章小结
9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实践与创新研究
9.1 初始探索
9.2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模式运行的主要问题
9.3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9.4 政府主导型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发展及创新探索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互联网金融大事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