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特征与规律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特征与规律

  • 字数: 40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杜灵通 等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030723611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是陆地表层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核心,也是两个相互耦合的基本生态学过程,是当前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核心研究领域。本书在概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监测与模拟的理论基础上,基于气象、遥感、涡度相关、站点观测和模型模拟等系列技术,以宁夏盐池荒漠草原为案例,详细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特征与规律。本书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过程与机理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在荒漠草原区人工灌丛林碳水循环规律方面也具有一定认识,可为地方政府制定适宜的水资源供需调控和可持续经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可供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学、林学、草业科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对林草、国土、农业等部门的管理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草原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研究进展
1.1 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1.1.1 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1.1.2 草地碳循环及模型模拟研究进展
1.1.3 草地碳通量观测研究进展
1.1.4 草地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1.2 草原生态系统水循环研究进展
1.2.1 蒸散理论研究进展
1.2.2 蒸散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2.3 草原生态系统蒸散研究进展
第2章 生态系统碳循环监测方法与技术
2.1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通量
2.1.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2.1.2 总初级生产力
2.1.3 净初级生产力
2.1.4 生态系统净交换
2.2 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模拟
2.2.1 基于CASA模型的净初级生产力模拟
2.2.2 基于BIOME-BGC模型的碳循环过程模拟
2.3 生态系统碳循环监测
2.3.1 生物量监测
2.3.2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的碳通量监测
2.3.3 土壤呼吸监测
第3章 生态系统水循环监测方法与技术
3.1 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
3.1.1 水的性质与形态
3.1.2 土壤-植被-大气间的水循环
3.2 陆地与大气间的水汽交换
3.2.1 水汽交换的驱动能量
3.2.2 水汽交换的形式
3.2.3 生态系统蒸散
3.3 蒸散估算模型与方法
3.3.1 P-M公式及潜在蒸散
3.3.2 基于BIOME-BGC模型的蒸散模拟
3.3.3 基于BESS模型的蒸散模拟
3.3.4 基于SEBAL模型的蒸散模拟
3.4 生态系统水循环监测
3.4.1 基于遥感技术的区域蒸散及生态需水监测
3.4.2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的水通量监测
3.4.3 土壤水分及储量监测
第4章 宁夏草地生产力时空特征
4.1 基于大尺度遥感产品的宁夏总初级生产力特征
4.1.1 MODIS大尺度植被生产力产品
4.1.2 近十几年宁夏总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
4.2 基于CASA模型的宁夏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模拟及评价
4.2.1 驱动CASA模型的气象要素插值方法
4.2.2 不同气象要素的插值结果
4.2.3 宁夏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模拟结果验证
4.3 宁夏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其气候响应
4.3.1 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析方法
4.3.2 宁夏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4.3.3 宁夏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第5章 盐池荒漠草原带的人工灌丛分布及其生物量
5.1 草地自然灌丛化及人工灌丛化现象
5.1.1 草地灌丛化的概念及全球概况
5.1.2 盐池荒漠草原人工灌丛化现象
5.1.3 灌丛化背景下盐池县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
5.2 盐池荒漠草原人工柠条灌丛地理分布及景观特征
5.2.1 人工柠条灌丛提取及景观分析方法
5.2.2 盐池荒漠草原人工柠条灌丛的地理分布特征
5.2.3 盐池荒漠草原人工柠条灌丛景观特征
5.3 样地尺度人工柠条灌丛生物量实测与建模
5.3.1 人工柠条灌丛生物量实测
5.3.2 样地尺度生物量估算建模
5.3.3 样地尺度生物量估算结果
5.4 区域尺度人工柠条灌丛生物量遥感估算
5.4.1 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处理
5.4.2 生物量估算的遥感特征参数
5.4.3 区域尺度人工柠条灌丛生物量遥感模型
5.4.4 盐池荒漠草原人工柠条灌丛生物量估算结果
第6章 气候变化和人工灌丛化对盐池荒漠草原碳循环的影响
6.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碳循环的影响
6.1.1 气候变化对草地碳循环的影响
6.1.2 人类活动对草地碳循环的影响
6.2 气候变化对盐池荒漠草原碳储量的影响
6.2.1 气候情景设计与重建
6.2.2 碳储量模拟结果验证
6.2.3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盐池荒漠草原平均碳储量差异
6.2.4 各气候情景下近60年盐池荒漠草原碳储量时间变化特征
6.2.5 气候变化对荒漠草原碳储量的影响
6.2.6 小结
6.3 人工灌丛化对盐池荒漠草原碳储量的影响
6.3.1 人工柠条灌丛生长过程模拟及灌木-草本比例确定
6.3.2 基于人工灌丛化过程的盐池荒漠草原碳储量模拟
6.3.3 人工灌丛化对不同类型碳储量的影响
6.3.4 小结
6.4 人工灌丛化对荒漠草原地-气间碳通量的影响
6.4.1 人工灌丛化的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特征
6.4.2 人工灌丛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6.4.3 小结
第7章 基于遥感蒸散产品的宁夏草地蒸散特征分析
7.1 两种遥感蒸散产品在宁夏的应用对比
7.1.1 MOD16与BESS蒸散产品
7.1.2 区域年平均蒸散对比
7.1.3 逐像元蒸散结果对比
7.1.4 不同植被类型地表的蒸散结果对比
7.1.5 两种遥感蒸散产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7.2 基于MOD16的宁夏草地蒸散时空特征及演变规律
7.2.1 宁夏草地蒸散的时间变化特征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