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伊礼智住宅设计法则

伊礼智住宅设计法则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日)伊礼智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713060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1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伊礼智从业20年的住宅设计经验总结,精选36个案例、51组问答,直面设计难题。分别从建筑的原点、发掘建筑用地潜力、丰富开口部、楼梯与动线 、使厨房成为生活中心、思考多元住宅方式、设计力七个方面讲述住宅设计要点。旨在向设计师传达“设计很难,但很有趣”的理念。
作者简介
伊礼智,日本知名建筑师,师从日本建筑大师奥村昭雄,1985年获得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建筑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设立伊礼智设计工作室,擅长小户型住宅设计。2005年担任日本大学建筑工学系住宅空间设计课程客座讲师。2012年创办了自己的住宅设计学校。其作品“9坪之家”(2006年)、“街角的家”(2007年)获日本环保建筑奖,i-works项目获2013年日本优秀设计大奖。
目录
第1章 建筑的原始风景
建筑的原点
思考街道与住宅之间的过渡
案例01 琵琶湖湖畔之家
导入风景,融入风景
案例02 元吉田叮之家
像吊桥一样的门前走道花园
短评
第2章 建设用地的潜力
活用建设用地的潜力
平面设计的推进方法
短评
第3章 开口
通过剖面图、立体图来思考
变化丰富的开口处
案例03 i-village
榻榻米空间的可能性
案例04 东京街头的住宅
抬高了300毫米的开口处
案例05 浜松市大蒲叮之家
享受窗边的光
案例06 i-works 2008
可全开木制门窗的标准做法
案例07 TSuMuGu IE
剪切风景
案例08 下田市的家庭旅馆
半户外空间的欢乐
案例09 大阪丰中市之家
将现有金属门窗框改成木制
案例10 9坪之家length
可以上下移动的窗户
案例11 守谷叮之家
玻璃门与纱门合二为一
案例12 TSUMUJl i-works 2015
小型环保住宅
短评
第4章 楼梯
楼梯、垂直动线
案例13 守谷叮之家
标准化旋转楼梯的变形——3.3平方米
的多功能楼梯
案例14 i-village
功能齐全的标准直楼梯
短评
第5章 厨房
作为生活空间中心的厨房
案例15 i-works 2008
环绕式厨房
案例16 守谷町之家
L形对面式厨房
案例17幕张本乡之家
客厅与餐厅一体的中心厨房
案例18那珂凑市之家
行动自如的餐厅厨房
案例19白马山庄
像驾驶舱般小巧的厨房
案例20秩父市之家
家人来厨房时的驻足处
案例21小森林之家
将标准小厨房进行产品化
后院的重点是卫生间
案例2215坪之家
厨房、卫生间等的垂直设置
短评
第6章委托人的住宅需求
思考功能各异的驻足处
案例23小金井市之家
为老年夫妻设计的客厅
案例24高冈市之家
创造驻足处的动线与家具
案例25叶山町之家
客厅正对着风景
案例26幕张本乡之家
在各处动线的尽头设置一个小小的驻足处
案例27AZUKI HOUSE
在小面积住宅之中还有小型和室
案例289坪之家length
从楼梯平台进出的小书房
案例29AYASAYA HOUSE
建筑面积9坪之中的2叠和室
案例30播磨之杜的庭座
降低地面高度、欣赏庭园的3叠和室
案例3115坪之家
设置在房间与房间之间的矮书桌
案例32AYASAYA HOUSE
像“龙猫公交车”一样的儿童游乐场
案例33小森林之家,可以看见松林的住宅
既非客厅也非餐厅——窗边的沙发床角
思考住宅的外形
短评
第7章设计能力
案例34筑波i-works 1.0
郊外型成品化(标准型)住宅
案例35i-works 2.0
i-works的狭小面积版
案例36i-works4.0
生活接近在一层实现的住宅
后记
摘要
    序因前一本书受到好评,故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SHINKEN HOUSING PLUS ONE上共连载了21期续篇。以该连载为基础进行重新编辑,再添加一些新的内容,于是就有这本新书。自连载至今已经过去了数年时间,现在回头再看时,对自己设计的态度仍然没有改变,对此我感到郁闷的同时,也有一丝丝不安(难道自己没有进步吗?)。在此我严肃地说,对于续篇能与前一本书保持连贯性,我也感到了小小的成就感(笑)。《伊礼智的住宅设计》系列,因当时的主编三浦祐成先生希望“在日本看到更多伊礼智设计的住宅”,就开始了连载。杂志的读者大多是在工程事务所(建筑装修公司)工作的人们。当时,拥有建筑师这一头衔者对面向工程事务所这个方向进行连载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幸运的是,当时我担任面向工程事务所的研讨会讲师和参加演讲会的机会比较多,对面向工程事务所讲解建筑和设计方面的事情接近没有抵触感。反而,希望建筑界能更多地给被当作新手对待的年轻一代提供连载的机会,虽然那样会被交稿日期逼得手忙脚乱,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会让他们体会到幸福感。对我而言,只要是读者,我都欢迎。想到日本的某个角落有人对我的设计感兴趣,认真地阅读每个月的连载,我就会觉得很高兴。我特意深入浅出而又具体地进行讲解,尽量让更多的人们可以理解。可能是我的努力奏效了吧。自从书出来之后,工程事务所的人自不必说,年轻的建筑师,甚至想盖房子的普通民众都给予了积极的反馈。我再次意识到给普通民众传递建筑和住宅(设计)观点与感觉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普通民众的改变与工程事务所的改变密切相关。若续篇通过以照片为主的图片和文字,利用各种方法也能给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浅显易懂且愉快地传达我20年间积累的住宅设计(设计态度、技术诀窍),我将深感荣幸。“设计很难,但还是很开心。”这可能会成为我一生不变的口头禅(笑)。建筑师 伊礼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