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天山明月

天山明月

  • 字数: 2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马明月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3143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文风细腻,可读性强。作者以散文的文学形式书写自己的“生活志”,怀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描绘了家乡的美景,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和对生命的感悟,是作者多年生活经历的记录和心路历程的展露。☆ 语言幽默风趣,细密、自然、质朴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情致,词语描绘细致精当,形象生动而有韵味。这些文章都是作者自身的生活感受,他敏锐地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简练的白描手法寓情于景,与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发生共鸣,增添了文章的感召力。☆ 一手的驻村记录和真实的情感体验。作者生动地叙述了在南疆农村当村支部书记的驻村经历。
内容简介
作者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多年来在岁月的洗礼下饱经沧桑的心路历程,平淡的语言背后潜伏着汹涌的情感,既细腻、温婉地表达了对亲情的眷恋,又有对大学生活的感怀。同时,作者寓情于物,通过对溪流、山川、花草树木等的书写,尤其是对边疆风景的大力描绘,彰显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和探究。
目录
天山南北
怀念伊犁
走在喀什噶尔的街巷
沉默的阿图什
和田一瞥
阿克苏印象
喀纳斯的风景
宁静的塔城
哈密片段
如孜的房子里坐一下
心中的大河
在阿勒泰飞翔
有惊无险的旅程
我的村庄
艾力西湖的巴扎
大河边的小村庄
厨娘金花
木塔里甫和阿迪力江
巴力
乡村植物
乡村女人
乡村故事
行走大地
关于南京的片段
风花雪月的大理
初识南宁
桂林给我的惊喜
在广西学喝茶
腾冲:安详与激越
鼓浪屿
文化乌镇
走过郑州和开封
西藏二题
我的大学
李富安
王琪玖
陈汉生
陆夫奎
张少华
上华山
毕业前去了一趟洛阳
走遍天下见到你
我和朋友
北京路上
斑驳的少年
今天不上课
太阳温暖着我们的身骨
吾家有女
蔺青山
朋友李盛涌
我的老师于钟珩
画家耿新利
和高建群先生两次谋面
我眼中的老刘
我的光影梦幻
游泳那些事
跋:风景这边独好
后记
摘要
     怀念伊犁 到了伊犁,你的心就静下来了。刚下飞机就有一袭田野丛林的湿润气息沁人心脾,天高云轻,满目葱茏,仿佛把远去的日子寄存在了这里。 出了机场,感觉一眨眼的工夫就到市区了。伊宁市的街区不是那种方方正正循规蹈矩的街道,连个像样的十字路口都没有。走入伊宁市的街道,便感受到伊犁人的性格气质,自由随性,复杂多变,不被束缚,呈现着一种旺盛的生命活力和达观的生活态度。不知是谁设计了伊宁市的街道,我想是伊犁人把自己的生活理念延伸到了街道,该有路时就有路,没有路就转弯,没有条条框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自有它的智慧和逻辑在里面。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第一次来伊犁。那时,斯大林大街西面几条巷子里几乎全是遮天蔽日的白杨树,清澈的渠水在每家门前流过,有老人坐在门前土条凳上聊天。有人舀起渠里的水洒到门前黄泥土地上,阳光和泥土的气息立刻漫泛在小巷,使人凉爽心静。小巷深处的民居,门窗雕花,壁墙敷蓝,房很好尖包着铁皮,廊檐长长爬满绿荫,散发着华丽古朴和特有的浪漫气息。不时有一群鸽子从屋顶訇然而起,在湛蓝的天际呼啸盘旋,忽远忽近的悦哨,把人的心思带到辽远的白云深处。 像牵挂心中的情人一样,只要有机会,我都要来伊宁,在芬芳的果园和朋友们快活地聚会,在晚霞烁金的伊犁河边看维吾尔族人华美的浪漫婚礼。徜徉在安静湿润绿荫彩墙草木葳蕤的民居深巷,品味她的世俗和华贵。那时候,我就从心底热爱这个神奇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伊宁的路宽了,树少了,楼高了,一个城市的灵性在渐渐消减,越来越趋同于内地的任何一个城市。2006年来到伊宁市工作的时候,我悲哀地发现,解放路、斯大林街的林子和过去的时光一同消失了。只有汉宾乡新华西路一带的白杨林还繁茂地拱卫在大路两边,有的树身双手环抱不拢,路边的果园枝繁叶茂,散发着清香。但工人们已经举起利器开始砍伐了。那时每隔几天,我都心有不甘地去那里看看即将消失的密林果园,如同和自己的亲人告别一样。阳光扶摇而来,催促着城市荒草般疯长。如今,那里马路宽敞,高楼林立。但我还是深怀着遗憾的:没有了白杨果园的伊宁还是伊宁吗?在伊宁的灿阳下我莫名感伤。 伊犁有着天赐的自然条件,被称为“中亚湿岛”,富足,舒适,四季分明。夏日充沛的阳光、冬天丰厚的落雪都是伊犁人用之不尽的财富。伊犁的人口和伊犁的牲口都在骄傲而自信地茁壮成长。伊犁历史文化丰厚,是东西方文明交会地。伊犁人独特的脾性来自环境的滋养,来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铸就。这个地方,各个民族长期同处,相互交融影响,形成独特的个人气质和文化生态。无论是哪个民族,一个人有“几个舌头”,会讲几种语言是普遍的事,千万不要奇怪。在一次聚会中,我听到一个维吾尔族人学说四川话,正宗得好像在嘉陵江里泡过。伊犁人更有开放的胸怀和生活情趣,和他们在一起会让你放下一切,尽情开怀。被称为“塔兰奇人”的伊犁维吾尔族人很有些优越感。我的朋友海米提说:在乌鲁木齐的街上怎样判别一个伊犁人?他们的头是高昂的,衬衣领子是雪白的,吃完拌面是要喝面汤的!我刚到伊犁工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天第一次见面的人,都要很认真地握手问候,像是久不谋面的亲人。有时一屋子人就要挨个地握过去,决不敷衍,第二天见面依然如此。开始还不习惯,后来却成了自己的习惯。回到乌鲁木齐后,不自觉地一见面就想和别人握手,让人觉得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当年我也这样惶惑过。 伊犁人健谈、自信,天赐美景和丰饶物产使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有一种睥睨天下的态度。第一次见面,如果对脾气,就会把你当作朋友,在很短时间内和你拉近距离。你要是在他面前摆谱,他比你更傲;你要是诚恳,他则会对你掏心掏肺。他们往往自视甚高,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自信得有些浮夸。同时又善于自嘲,在朋友圈子里不太把自己当回事,讽刺别人的时候,先拿自己开涮,给你有个心理安慰后,再对你下狠嘴,让你无话可说。伊犁人就是这个样,不能让你小瞧他。局机关的叶尔肯别克每次到县上出差,只要有机会都要到山区家乡看看。他把自己精心收拾得像个很有身份的领导,一副衣锦还乡的样子,让亲朋羡慕、赞叹、肃然起敬。每次我要离开伊犁的时候,朋友一定会送上一份不薄的礼物,这是他的面子,也是你的面子:“回去不要让嫂子小看了你,在伊犁是有朋友的。”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