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内向者的沟通课

内向者的沟通课

  • 字数: 2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 作者: 兆民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1947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00%真实案例,40套令人叫绝的话术,各大平台3000余万次收听,100万听众口耳相传! ·百万畅销书作家 李尚龙作序 ·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持续行动践行者Scalers、逻辑思维前知识策划人李源 拍案推荐 ·他的互联网节目《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在喜马拉雅FM被17万人订阅,收听量超过3000万。这档被网友评为"比付费课程还要干货"的节目,成为平台免费节目中收听量优选的沟通力专栏。
内容简介
学会沟通,好好说话,是一门学问。会说话,不仅意味着要学会表达赞美和认同,更在于如何准确地表达自身需求,以搭建更高效的沟通渠道。沟通能力与财富拥量密切相关,一个人若想在事业成长、家庭和谐、两性关系上取得顺利进展,表达沟通的成熟度是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这本书就是让一个内向者能够—— 无需改变性格,也能成为沟通高手! 本书理论指导性与实际操作性相结合,不仅提出问题,更是根据问题看待背后的根源,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配合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例,生动经典,有料有趣,教你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得体、说得出色。 破除内向者的沟通障碍,少走弯路,从生活中找回自己,释放你的影响力。
作者简介
学会沟通,好好说话,是一门学问。会说话,不仅意味着要学会表达赞美和认同,更在于如何准确地表达自身需求,以搭建更高效的沟通渠道。沟通能力与财富拥量密切相关,一个人若想在事业成长、家庭和谐、两性关系上取得顺利进展,表达沟通的成熟度是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这本书就是让一个内向者能够—— 无需改变性格,也能成为沟通高手! 本书理论指导性与实际操作性相结合,不仅提出问题,更是根据问题看待背后的根源,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配合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例,生动经典,有料有趣,教你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得体、说得出色。 破除内向者的沟通障碍,少走弯路,从生活中找回自己,释放你的影响力。
目录
推荐序  就算内向,也可以默默发光 / 1 自序  无须改变性格,也能成为沟通高手 / 5 01 内向者:请别再低估你自己啦 “不合群”“漠不关心”“自卑”“心理有病”……想要把贴在内向人身上的这些标签撕掉,先学会重塑气场、重建自信,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展现你的优势。 内向人的第一课:重塑气场 / 003 有“小成就”会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吗 / 017 自信是一种什么感觉 / 024 沟通拖延症,人际关系的“隐形杀手” / 032 让自己无路可退 / 038 内向者也能成为优秀的销售员 / 045 02语言微暴力:你的嘴里藏着刀吗 说话容易伤人,情商低还理直气壮,好心建议变成对方耳中的诅咒,为什么别人总跟我过不去?正确认识自己,内向人不再成为负能量专业户。 你的语言在裸奔,快给它穿上衣服 / 052 你的嘴里藏着刀吗 / 057 “我说话比较直”,直接还是情商低 / 064 为何你总把好心说成坏话 / 070 “随便”也是低情商的表现 / 076 你大吵大嚷之前,必须明白这都是你的问题 / 081 身边那些习惯性唱反调的人,有救了 / 088 03你的内向可以管理:应对任何场合的要领 想要融入陌生环境,怎么避免人际关系“冷启动”?不会提问、不会夸赞会产生哪些严重后果?避免无意识说话,内向人不再处处碰壁。 当我们谈论“称赞”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 097 我们应极力避免的两种提问方式 / 102 醒醒吧,你们只是彼此“朋友圈”里的一个头像而已 / 107 这样说话,别人一定买你的账 / 114 如何在各种场合避免尬聊 / 119 闲聊的秘诀,都在“朋友圈”里 / 134 04发挥你本来的优势:化解棘手局面的策略 被人下了套该如何自救?向人求助的正确姿势是什么?怎样高级地调解争端?三言两语就让对方配合的技巧是什么?调整策略,内向人不再为棘手局面犯怵。 你总是不快乐,或许是掉进了“沟通陷阱” / 143 在过度依赖中迷路,在适度依赖中幸福 / 150 不做和事佬,也能让劝架变得简单 / 156 想让感情升温,倾听也有大学问 / 162 以小博大,以最小代价换取合作的沟通术 / 168 沟通交流中那些你必须知道的假象 / 173 05内向者无所不能:如何搞定工作伙伴和领导 上级犯了错要不要指出来?和同事观点有分歧,怎么表达才不得罪人?单位里究竟要不要“站队”?被领导冤枉了,我该如何怼他?巧妙搞定工作伙伴,内向人不再为上班发愁。 巧妙指出别人的错误,是你走入职场的第一课 / 183 职场利器:快速搞定工作伙伴的秘诀 / 188 如何提反对意见,才真正透露了你的真实情商 / 196 你以为是“抱大腿”,其实是在给自己挖坑 / 203 想得到老板的认可,你应该这样请假 / 211 和上司互怼的正确方法 / 216 采用让下属愉快的方式委派工作 / 222 当加班无可避免,不如把“好人”做到底 / 227 06给内向者的回信:意识到自己没那么重要,你就强大了 13 位内向者的苦恼,或许你也正经历着。读一读这些来信,在别人的故事中找到你的生活答案。 吃姜,专治各种社交恐惧 / 235 当意识到自己没那么重要,你就强大了 / 238 对人朴素的好奇和关心,就是一切话题的源头 / 243 你这种说话直接的人,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 248 让别人喜欢你的优选方法,是让他们来帮你 / 252 人们只会讥笑傻问题,不会讥笑问问题的你 / 255 人情味儿,比话术重要1000 倍 / 258 三招教你融入大环境 / 263 所有愤怒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需求 / 266 他大我16 岁,怎么才能让我爸接受他 / 272 学会这些拒绝术,让你讨厌的人喜欢你 / 277 把自己活成故事,便拥有了征服所有人的魔法石 / 283 这样沟通,孩子才能听得进、做得到 / 288
摘要
    “随便”也是低情商的表现 1.大家都爱说“随便” 有次端午节假期,北京的一帮朋友听说我从上海回来了,就在微信群里吆喝着要聚一聚。这几个朋友分别住在北京东南西北不同区域。他们在群里商量吃什么,我说了句“你们定”,然后就去忙别的事了。 一小时后,我打开微信群,发现已经有100多条留言了,可到底去吃什么似乎还是没商量出来。我往前翻看大家的聊天记录,忍不住笑出声来。当我说完“你们定”以后,几位朋友纷纷模仿我的话说“我都行,大家定吧”,一连重复了好几条。 群里那个比较有主意的朋友有点无奈地说:“那行吧,我跟张某再商量一下,一会儿告诉你们。”接着就看到他和张某开始对话。最让我发笑的就是这位张某。 一会儿说“随便,都行”,一会儿又说“最近上火,火锅就别吃了”,一会儿又说“问问兆民吧,毕竟是为了给他接风”。其他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打断了他俩的谈话。 “你俩可真够磨叽的,定个吃饭的地方又不是结婚的地方,至于这么费劲吗?上回咱们吃的那家新疆餐馆就挺好啊。” 这时另一个说了:“那家羊肉可差点儿意思啊,想吃新疆菜不如去北四环那家。” “你们敢再定远点儿吗?我地铁去北四环就得一个半小时,这路况开车怎么也得俩小时!”最早回应说“都行,你们定”的朋友冒了出来。 接下来,讨论的焦点就从吃什么过渡到了在什么地方吃。又是四五十条消息过去了,可仍旧没能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来。我边看边乐,心想:商量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确实不容易啊! 2.为什么喜欢说“随便” 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的口头禅中,“随便”以10.5%的得票率荣膺榜首。可见,低效的讨论在生活中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在微信里商量的时候,统一意见的难度变得更大。有的人有主意不愿妥协,有的人不爱争论可以随大流,而在仔细分析后你会发现,让讨论变得低效的并不是这两类人,而是嘴上说“随便”,可内心里又很难满足的那一类。 喜欢说“随便”“都行”的人,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不爱思考,也不喜欢或没时间参与讨论,属于真的随便; 第二种,担心自己的意见第一时间被否定,就先抛出一个“随便”的姿态,然后看其他人的反应; 第三种,心口不一者,表面上为了展现自己的随和而“随便”,内心里却渴望别人揣测他的真实喜好; 第四种,为了逃避责任,面对有风险的选择时不愿表态,将决策权推给别人,一旦出问题,责任一概是别人的。 其实不论哪一种“随便”,背后都脱离不了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影响。中国人讲“中庸之道”,而“随便”这个尽显中庸之道的中性词,恰恰迎合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一来, “满嘴跑火车”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所以在需要做决定时,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麻烦,“随便”就成了优选的托词。二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是不礼貌、缺乏教养的表现。 3.治疗“随便”的药方 如何避免说“随便”二字呢? 对一项讨论的组织者来说,一定要给出“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同时加上一些原因解释或比较明确的意见,让其他人在特定范围内做决定。以聚餐地点的确定为例,可以提出两个明确的建议: A:明晚聚餐,我定在了朝阳门的某某餐厅,属于距离大家都不算太远的地方。(原因解释) B:明晚吃火锅还是烧烤,大家选一个吧,云南菜我建议咱们留着下次聚餐再吃。(明确的意见) 我相信,即使是“二选一”,依然会有人无法选择,或者两个选项都无法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先和聚会的核心人物单独沟通,让核心人物定一个方案,然后让其他人跟随。所谓核心人物,就是聚会主要邀请的人或有较高权威的人。 多数情况下,我们既不是组织者,也不是核心人物,而只是某项讨论的参与者,这时该怎么办呢?这里也给参与者提供两种提高沟通效率的方法。 第一,给出排除项。可以在内容上排除,也可以在地理位置或时间上排除。比如: 只要不吃火锅,吃什么都行; 只要不是去北边,其他地方我都能参加; 除了周一和周四晚上,其他时间我都可以。 第二,给出专享项。比如: 我最近在吃药,只能吃点清淡的; 我只有明晚有空,其他时间都够呛; 我车子限行,所以优选在东边吃饭。 当然,以上方法并不能保证商讨结果皆大欢喜,但至少可以让所有参与者在第一时间就亮出自己的需求和阻碍,使接下来的商讨方向更明确、选项更精准。 会说话,不仅意味着要学会表达赞美和认同,更在于准确地表达自身需求,以搭建更高效的沟通渠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