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宇宙大发现 太空

宇宙大发现 太空

  • 字数: 7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美)尼尔·德格拉斯·泰森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702249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9.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畅销科普书《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作者又一力作。2.站在有名物理学家的肩膀上,展望人类和宇宙的未来 3.启蒙物理,奠定对宇宙的基本认识 4.培养孩子科学思维
内容简介
去太空旅行需要带什么?在太空里吃什么?超人能在黑洞里活下来吗?时间旅行什么时候能实现?这些奇妙的脑洞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孩子们一边读,一边对宇宙、地球、人类充满思考,《宇宙大发现.太空》站在有名物理学家的肩膀上,启蒙物理,奠定对宇宙的基本认识,培养孩子科学思维,展望人类和宇宙的未来。细数人类向太空进发的历史进程,畅想未来人类翱翔宇宙的无限可能。宇航员会长高吗?理想的宇航员标准是什么?地球上的生命是从火星来的吗?本书探讨热门科普话题,启发开创性思维,激发探索太空的求知欲望,圆孩子一个太空探索梦。
作者简介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美国家喻户晓的物理学家、科普作家,美国自然博物馆海登天文馆馆长,畅销书《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作者,一手推动将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剔除。主持了大热的科普秀《星际奇谈》(Star Talk)、科普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所获主要荣誉包括: “斯蒂芬•霍金科学传播奖” 《发现》杂志“科学界zui聪明的50人” 《时代》周刊2007年“百大全球zui具影响力人物” NASA“杰出公共服务奖章” 小行星13123以他的名字命名
目录
第一节 去太空旅行需要带些什么?
第二节 在太空里吃什么?
第三节 虫洞可以用来旅行吗?
第四节 我们也是外星人吗?
第五节 我们离太空有多远?
摘要
     有时,在阳光明媚的白天或者漆黑的夜晚,我们都会感到困惑: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到底有些什么?在“地球友好区域”之外,整个宇宙都在等待我们去探索。不过,再等一等!在我们动身之前,还需要做好知识储备。我们得道怎么去那里,我们的身体和思想会踏上怎样的旅程;到达时会发生什么。再说;我们还想玩得开心,不是吗?。我们的目标可不只是要活下来;“我们想来趟“有范儿”的旅行!毕竟,谁知道我们会不会在路上遇到什么人…… “火星是地质学家梦寐以求的地方,不过,哪怕你只是一个游客,火星也会让你感到惊艳。如果我站在火星上,我不但会往脚下看,还会往天上看,然后拍下地球在火星天空中的样子。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博士 第一节 天体物理学家第一节去太空旅行需要带些什么? 在太空舱里待三年?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在车里坐上三个小时都是活受罪!不过,为了去火星,我们非这么做不可。这颗红色的星球是我们在星系里的邻居。要想到那里去,我们还必须带上许多东西。当然,火星上可能有人类需要的一些东西:在地底下,广阔的冰冻海洋也许能提供水;矿产资源也许能提供一些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的原材料。那么,有什么东西是我们需要而火星上没有的呢?当然啦,火星并不是我们专享的目的地。去太空旅行的话,我们需要带些什么?说真的,我们现在打包的东西,可是为后世的人们准备的,他们住在太空里,离我们熟悉的近地轨道区远远的。人类住在太空里,这能实现吗?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地球外的近地轨道内,在国际航天飞机这样的宇宙飞船上,宇航员们一直在这样做。多亏他们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我们才掌握了大量信息,才能了解住在太空里是什么感觉,去那里需要带些什么。 向太空进发 宇航员会长高吗? 2011年7月21日,美国的载人航天时代结束了。当时,最后一次航天飞机任务(亚特兰蒂斯号STS-135次任务)结束了,航天飞机和全体宇航员——克里斯托弗·弗格森机长、道格拉斯·赫利上校、雷克斯·沃尔海姆上校和桑德拉·霍尔·马格努斯——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截至亚特兰蒂斯号着陆,宇航员们共记录了11次太空飞行,并且在太空待了超过262天。不过,就算把这些航天经验都加起来,也不会有执行火星任务时那么丰富。每个去火星的人获得的航天经验,差不多会是这些宇航员的4倍。在太空中,宇航员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首先,他们4个人总共长高了大约8英寸!长高在太空中,宇航员们的骨头没有被重力往下拉,因此,他们可以逐渐长高3%——对大多数宇航员来说,这一高度接近2英寸。在零重力环境中,宇航员们的血液也更容易从脚流到头顶,所以他们的脸看起来有些浮肿。长高的坏处不过,长高了这么多,可是要付出代价的。地球上的90岁老人饱受骨质疏松之苦,而零重力环境中的宇航员,他们骨骼密度降低的速度竟然是90岁老人的10倍。经过几个月的太空旅行,他们的骨头变得很脆,轻轻摔一跤就能让他们骨折。他们的肌肉力量也会显著变弱。 P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