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日本明治时期刊行的中国文学史研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

日本明治时期刊行的中国文学史研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

  • 字数: 253千字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赵苗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479654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日本的中国文学史观研究:1882—1919》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赵苗教授的很新研究成果。该书主要对明治时期的日本中国文学史观进行的研究成果。本书依据中国文学史在日本出版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日本汉学发展的客观因素,将史料分为三个时期进行研究;同时将这一时期日本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和作家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与研究,深入解剖了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理论形成过程与变化,分析了其对中国本土文学史产生的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目录
绪论 章 中国文学史在日本的缘起 节 概述 第二节 “文学”观念的演进与中国文学史书写 第三节 明治时期中国文学史的核心理念 第二章 日本社会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史书写 节 明治社会与中国文学史书写 第二节 日本近代大学学科的设置与中国文学史 第三章 明治时期出版的中国文学史 节 末松谦澄:追溯先秦文化之源 第二节 儿岛献吉郎:上下求索的学问家 第三节 古城贞吉:中国文学史 人 第四节 笹川种郎:中国俗文学研究的先驱 第五节 久保天随:个性与才气兼具的文学史家 第六节 盐谷温:近代中国俗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者 第七节 两部中国文学断代史 第四章 泰纳的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学史书写 节 泰纳的文学理论东渐日本 第二节 泰纳的“三因素”学说 第三节 泰纳的文学理论与明治时期的中国文学史 第五章 明治时期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 第六章 明治时期中国文学史的分期研究 第七章 中国文学史的姊妹篇:日本汉文学史 余论 参考及征引书目 日语部分 中文部分 后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