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英汉对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英汉对照)

  • 字数: 15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美]海伦·凯勒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992280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杰出的人为何是杰出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版本那么多,为什么要选这一版:1.“振宇英语”大品牌口碑保证,无论是翻译质量还是英文版本都数一数二,之前系列已经狂销80万册,此版是更新修订后的全新庆功版!2.全心全意为读者学习英语考虑,书内每一章都配搭一幅二维码,手机轻松扫码,即可免费收听超清晰度原音朗读,让您学到很标准发音!3.细腻印刷,配精美插图,采用瑞典进口内文纸张,柔软轻盈,易于携带,同时色泽温暖,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随书更附赠精美词汇注解手帐,做到读好书和背单字两不耽误!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有名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以及散文代表作。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很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本书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大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沙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岁,其中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很有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等,其中《我的人生故事》是其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目前无与伦比的杰作”。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振宇英语图书中心:振宇锐智旗下的品牌,秉承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学术责任感、脚踏实地、永不言弃的开拓精神,立志为广大莘莘学子做好外语学习的各项服务,竭力打造让读者喜欢的外语图书品牌、外语教育和语言服务平台以及靠前交流平台。
目录
正文
摘要
    靠前章
     当我提笔开始写自己的人生故事时,内心不胜惶恐。我的童年时光,笼罩在一层金色的薄雾中,出于迷信,我犹豫不决,不知自己是否应该掀开这层面纱。回忆自己的人生道路并撰写自传原非易事,更何况童年离我已经久远,脑海中关于童年印象哪些是事实,哪些只是我的想象,就连我自己也难以分辨。或许女人都喜欢凭幻想来勾勒自己的童年经历吧。然而,少数关于早年的记忆依然鲜活,而“其余则笼罩在牢狱般的阴影之下”。而且,随着时光流逝,关于童年那些欢乐与悲苦的印象已不再深刻,很多在我接受教育初期至关重要的事件,也随着后来的一些新发现带来的兴奋而慢慢淡忘了。因此,为了避免枯燥乏味,我只把自己认为很有趣和很为重要的情节在这里做简单描述。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坎比亚的小镇。
     我的父系祖先卡斯帕?凯勒是瑞士人,后来在美国的马里兰州定居下来。我的一位瑞士祖先是苏黎世的靠前位聋哑人教师,他还写过一本如何教育聋哑学生的专著。虽说国王的祖上必定有人当过奴隶,奴隶的祖上必定有人当过国王,可这也真是太巧合了!
     我的祖父,也就是卡斯帕?凯勒的儿子,在亚拉巴马州置办了大片田产,整个家族很后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大人们告诉我,祖父每年都要骑马从塔斯坎比亚去一次费城,去购买农场的必需品。我的姑妈至今还保留着祖父写给家人的多封信件,其中生动地描绘了祖父在这段旅途当中令人心驰神往的见闻。
     我的祖母凯勒是拉斐特的助手之一亚历山大?摩尔的女儿。她的祖父是殖民地时期弗吉尼亚州的总督亚历山大?斯波兹伍德。她还是有名的南军将领罗伯特?E.李的二表妹。
     我的父亲亚瑟?H.凯勒曾是南北战争时的南军上尉,我的母亲凯特?亚当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她比父亲小很多。
     母亲的祖父本杰明?亚当斯娶了苏珊娜?E.古德修之后,在马萨诸塞州的纽伯里住了好多年。他们的儿子查尔斯?亚当斯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纽伯里港,后来移居阿肯色州的海伦娜。内战爆发后,他代表南军参战,官至准将。查尔斯后来与露茜?海伦?埃弗里特结为夫妻。露茜与爱德华?埃弗里特和爱德华?埃弗里特?黑尔博士同属一个家族。内战结束后,他们举家搬到了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在我得那场夺去我的视觉和听觉的疾病之前,我一直住在一栋小房子里,这栋房子里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大房间和一个供佣人睡觉的小房间。在南方有这样一个习俗:人们会在正屋旁加盖一座附属的小房子,以备不时之需。内战结束之后,我父亲就盖了这样一所小房子,与母亲结婚后,他们就住在这所厢房里。房子外面密密地爬满了葡萄藤、藤本月季和金银花。从花园里望去,小房子看上去仿佛是绿色藤蔓搭建而成的凉亭。小门廊也掩蔽在黄玫瑰和南方菝葜的花丛中,成了蜂乌和蜜蜂的乐园。
     凯勒一家人居住的老宅,离月季凉亭――我们的小屋只有几步之遥。人们把这里叫“常春藤花园”,因为屋子周围的树木和篱笆上爬满了美丽的英国常春藤。这个老式花园是我孩提时代的天堂。
     早在我的老师莎莉文小姐到来之前,我就常常摸索着方形的黄杨木树篱前行,凭着嗅觉找到初开的紫罗兰和百合花。有时,发完一通脾气之后,我会来这里寻求慰藉,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清凉的树叶和草丛中。徜徉在鲜花丛中,欢快地东走西顾,这是怎样的一种乐趣啊!流连忘返之际,有时我会突然摸到一株美丽的藤蔓,触摸它的叶子,闻闻它的花蕾,我就知道这是那株一直爬到了花园尽头的藤蔓,它爬满了夏日凉亭,把它压得摇摇欲坠。这里还有蔓生的铁线莲,倒垂的茉莉花,以及芳香馥郁的蝴蝶百合――因其娇弱的花瓣很像蝴蝶的翅膀而得名。但很可爱的,还是那些月季花。在北方的温室里,从来都没见过像我南方家里那样赏心悦目的藤本月季。它们一长串一长串地从门廊上垂下来,芳香四溢,丝毫不沾染泥土的气息。每天清晨,经过晨露的沐浴,月季出落得细腻娇柔,不染纤尘,让我不想到,上帝花园里的常春花也不过如此吧。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