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王爱本研习历代草书经典名帖墨迹选

王爱本研习历代草书经典名帖墨迹选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 王爱本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13480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书法“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并且能启迪心智,陶冶性情,健身养性,传递文明,臻达文化艺术的至高境界。其中草书,瞬息万变,千姿百态,最易表达书者品性情感,故一直是众多书法爱好者孜孜追求的优选境界。然草书风格巡异,碑帖繁多,如学不得法,则易走弯路,甚或“走火入魔”。作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悟,系统整编了自己研习历代草书经典名帖的墨迹,意在抛砖引玉,聊补古帖年代久远、反复翻刻以致残缺不清、有损原貌、气韵断绝等缺憾。同时,书中收录原古帖作为对照,以勘作者谬误之失。作者希望藉此对草书学习研究者有所裨益,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发展尽微薄之力。
内容简介
《十七帖》是“书圣”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由一组书信汇帖,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绝无狂怪怒张之态,故风规自远。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似斜反正。《十七帖》用笔以圆笔为主,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道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正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故历代都把《十七帖》推崇为习草的优选范本。
《王爱本意临十七帖》,基本保持了原帖的风貌,将个别笔画的方笔改为了园笔,个别字结体作了适度改变,牵带较原帖略有增加,通篇气韵较原帖有所强化。本卷《王爱本意临十七帖》与《王羲之十七帖》原帖采用单页对照编排,以方便读者与原帖对照,洞察古今两帖字画的微妙不同。
作者简介
王爱本,男,山东青州人,居泉城济南,归国留学人员,8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在高等教育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选科技工作者、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因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法,50年耕耘不辍,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书法研习,并将研究自然科学“严谨、准确”的态度和“比较、对照”的方法借鉴到书法研究领域。他主张学好书法重在“师古”,“创新”必须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如置几千年来先贤们所积累的宝贵书法实践经验于不顾,一味的追求“个性”、“创新”,则易走弯路,甚或“走火入魔”。他在草书方面工“二王”、追“旭素”,博涉历代名帖,在学习“二王”“艳丽道美”书风的同时,力求“旭、素”草书的“潇洒、灵动”。其草书墨迹谨遵法度、笔笔到位,运笔圆劲、结体规范,故可作为习草者的参考范本。
目录
一、王爱本临王羲之十七帖
二、王羲之十七帖原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