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孤身育儿

孤身育儿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作者: (日)藤田结子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351903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职场妈妈要向上司和同事道歉到什么时候? 女性对公司的失望因所就读的大学入学难度而异? 被逼入“妈妈赛道”的女性是否还有出路? 既做家务又带孩子的“超级爸爸”同样面临窘境? ——以上案例来自本书——
内容简介
生育率持续走低;焦虑、疲惫成为现代妈妈,特别是职场妈妈的情绪特征;遭遇职场天花板,被逼入“妈妈赛道”,劳累却几无成就感;项目管理式育儿,使妈妈们面临靠前的挑战……这一切让人不禁想问:我们身处一个对生孩子并不友好的社会吗?经过近十年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社会学家藤田结子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孤身育儿》一书,摹写在工作和育儿之间苦苦挣扎的现代妈妈们,希望为她们找到可能的出路。
作者简介
藤田结子 明治大学商学部教授,社会学学者。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分别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文化移民:越境的日本年轻人与媒体》(2008)、《现代民族志学》(合著,2013)、《时尚中的社会学》(合著,2017)等。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对生孩子并不友好的社会
怀孕、分娩→入园→同时兼顾的困难
不断重复的产后危机
很难申请到,申请到了也很麻烦的育儿假
“四口之家幻想”孕育出的“二胎压力”
专栏 电视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和对爱情的剥削
第2章 自封奶爸问题
父亲们到底是“不带孩子”还是“没有能力带孩子”
既做家务又带孩子的“超级爸爸”的窘境
有着强烈做家务意愿的男性是如何巧妙逃避家务的
掩盖家务分工不公平性的“家庭神话”
女性对标榜热心育儿的“自封奶爸”感到窝火的理由
专栏 丈夫真的是因为工作而不在家吗?
第3章 寂寞的孤身育儿
发高烧也不能休息:“孤身育儿”的残酷日常
非正式工作状态下单亲妈妈的现状
“不想跟着丈夫回老家”:妻子的烦心事和真心话
“妻子的献身”对于获得诺贝尔奖来说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吗?
第4章 “没能抽到托儿所入学名额!”
一旦失败就得丢工作:“寻找托儿所”的莫测前途
孩子入托失败后辞职的总是女性,这简直毫无道理
去接孩子放学的父亲难道真的就不能出人头地吗?
上司和政治家们无法理解“没能顺利入园”的绝望
托儿所是扰民设施?对孩子们的声音抱有反感的国家还能繁荣下去吗?
专栏 国外的育儿现状
第5章 职场和上司设下的厚厚的屏障
职场母亲要向上司和同事道歉到什么时候?
“父权骚扰”使得200人中仅有1位爸爸可以获得育儿假期
泡沫经济年代入职的上司指责夫妻双方共同工作的中青年下属“不中用”
对于“伪女性活跃支持者”而言,主张女性活跃只是获得成功的手段
身为4个孩子父亲的大学教师“一旦休了育儿假就会失去加薪资格”
第6章 年轻人的理想和现实
30岁以下高收入男性成为“渴望结婚症侯群”的主体
困难重重?在恋爱、结婚、生子中摇摆的男人们
新员工所目睹的“育儿支援型公司”的黑暗内幕
女性对公司的失望因所就读的大学入学难度而异
第7章 解决孤身育儿问题的方法
不要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让父亲们分担一些家务、育儿和人园工作
寻求亲戚或邻居的支持和帮助
将同事变成伙伴
交流感受,采取行动
给希望了解更多的读者
给希望了解更多的读者①——家务和育儿是劳动吗?
给希望了解更多的读者②——日本的公司为什么需要加班?
给希望了解更多的读者③——全职主妇对育儿感到不安的理由
给希望了解更多的读者④——为什么非正式工作的工资低?
给希望了解更多的读者⑤——为什么要促进女性活跃?
给希望了解更多的读者⑥——女性辞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
     怀孕、分娩→入园→同时兼顾的困难 在我就职的大学中,有位女生曾对我说:“我不想妥协,想兼顾工作和育儿两方面。”无关乎对工作的热情程度,这所大学的女生都表现出了一种想要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倾向。这位女生在得到某大型银行的岗位后也依然这样坚持着。 “希望在30岁之前结婚,第一胎想要一个男孩。在此之前通过人事调动调到有竞争力的大型分行工作。结婚之前都要以升职为目标,一切以事业为重。优选在40岁之前担任要职。第二个孩子想要个女孩。” 她描绘的蓝图会实现吗?不,十有八九是实现不了的。过去10年来,我带的研讨课的毕业生中,还没有一位女生在25—30岁之间结婚生子,30多岁就担任要职。并不是说这位女生的志向特别远大所以实现不了,其他女大学生也同样在考虑如何协调“30岁之前生孩子”“休育儿假期”和“继续工作”这些具体的期望和计划。 而一旦询问男生毕业后的人生规划,当问及“想在事业上实现什么”的时候,他们的话总会变得很多: “希望赴海外任职”“想在某某岗位上工作”“想变得有名”……但他们并没有像女生那样具体考虑过如何平衡育儿和工作之间的关系,虽然他们还是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会结婚并且拥有孩子。当我们在每年有数百名学生参与的课堂上进行问卷调查时,约九成的男生回答“希望以后可以结婚并且养育孩子”。 不久的将来,我面前的这些女大学生会因为结婚、怀孕而辛苦不已,直到她们终于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刚刚觉得自己到达了幸福的很好,另一个场景便会立刻浮现在眼前:她们为了家务和育儿分工问题和丈夫爆发争吵。现在的年轻一代也必将重蹈上一代人的覆辙。 如今,日本政府正在为一边育儿一边工作的女性提供帮助。女性被建议走这样的一条人生轨迹:趁着还在读大学就开始找工作并且提前确定岗位,22或23岁毕业。由于普遍认为在30岁之前生孩子为宜,所以找到工作后到25岁之前,她们就要开始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了。假设28岁左右生下第一胎,那么从毕业算起,大约需要5年半的时间。如果不小心找错了对象,那么人生规划就此脱轨。30岁回归职场,工作两三年,在35岁成为高龄产妇之前生下第二胎。女性在完成找工作、结婚、怀孕和育儿等一系列任务的同时,为了避免被质疑“女人干不好活”,还必须在要求长时间劳动的职场上像男人一样勤勤恳恳地工作,得到他人的信任。这样一条路,想想就让人觉得疲惫。 有人将这样的人生计划称为“不可能的游戏”。何为不可能的游戏?网上的搜索结果如下: 指难度太高、不可能通关的游戏。常常用于形容难以依靠努力通关的情况,比如需要提高操作技能和等级,或者设定中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且不能仅仅基于普通思路来玩的游戏。 ——引用自Keyword Note(http://kw—note.com/internet-slang/murige/) 这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推荐给女性的人生规划像极了这种“不可能的游戏”。 怀孕和生产难关 上文中的那位女大学生希望在30岁之前产下第一胎,但事实上,怀孕、生产的难度都很高。被谁催着“快生孩子快生孩子”当然绝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如今的社会状况是,女性就算有“想生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能得偿所愿。 年轻人雇佣的不稳定化、价值观的改变、女性的高学历化和经济能力的提升等多个因素都促进了晚育化的进程。有生育意愿但不得不推迟怀孕和生产计划的女性经常被公共媒体和孕产科医生催促:“一旦过了35岁,卵子老化就不能生育了!” 城市里的不孕不育诊所到处都排着长队。第一次就诊需要等待两个月,就诊当日还需等待好几个小时,这样的情况并非罕见。 就算成功怀孕了,不安也不会消失。该在什么时候告诉同事?能不能申请到育儿假期?工作的分配和交接应该怎么办?会不会因此被上司和同事嫌弃?职业生涯会不会就此终结?——职场中的上司多为男性,寻找可以商量的对象也是一件难事。 如果是大型企业的正式员工,先不论可行性如何,育儿假期等各方面的制度至少是完备的。那么非正式员工呢?如果老板说“希望你辞职”该怎么办?就算被准许休假,在回归职场之前能否顺利找到托儿所?——烦恼无穷无尽。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