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我末代工农兵学员
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继畅销书《我遇到你》后的又一力作!王石、王纪言、梁晓声等推荐!
字数: 20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敬一丹 等 著 著
出版日期: 2017-05-01
商品条码: 978753549591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我末代工农兵学员》是敬一丹及其同学作为国家最末一代工农兵学员的青春记忆,由20个同学的小故事集结而成,却以小见大。从粉碎四人帮庆祝大会到知青岁月,从兵团战士到高原田野,于文化复苏之时进行选择与被选择……他们处于历史变革、时代变迁的交汇处,却在这巨大的历史洪流之中不忘初心,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真实而生动。另外,本书有许多生动的插图和照片并音视频二维码,绘声绘色,让人自然而然融入到那个年代。
作者简介
敬一丹,1955年生于哈尔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感动中国》节目主持人。曾任黑龙江清河林区广播站播音员、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1986在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入职中央电视台,担任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指导。先后主持《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直播中国》《声音》《新闻调查》等栏目。主持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重大事件直播。
目录
同一时刻
前传:我从哪里来
我曾是知青
我也曾是军人、农民、工人……
我来自高原、田野……
被选择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遇到话筒
没有选择的年代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事
应考
口试稿:《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
赴校
我搭上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末班车
正传:我的青春我的课
上课啦
饥渴的心,半饱的课
醒来啦
久旱逢甘霖
开饭啦
粗粮票给了男生
女生们
航空母舰和美人鱼
击鼓传花
传来传去,七嘴八舌
课堂之外
率先去毛主席纪念堂工地劳动
后传:走出校园这些年
没读够,舍不得,不甘心
心路,新路
起飞与降落
老马也奔腾
他们眼中的我们
校园里还有一排年轻的白杨
同样的血液,不一样的选择
摘要
趁我们还没有忘记 敬一丹 微信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大学同学的微信群一直很温暖,但从没有像2016 年秋天这样热闹,因为大家正在准备参加同学相识40 年的贵阳大聚会。期待中,呼唤、寻找、回忆、感慨,群里的热度逐日上升,聚会越发让人向往。 突然,我收到小郑同学的短信:“王征走了,今晨。” 赶往他们家的路上,我又看王征前几天的微信:“特别想去聚会。” 小郑泪眼望着丈夫的遗像,低声告诉我,王征一直有心脏病,9 月13 日这天发病,没有征兆,没有留下什么话。 接下来的几天,同学微信群里一片哀声,那样深的同学情意,那样由衷的表达!告别那天,白花挽联覆盖了殡仪馆,也覆盖了微信群。 日子一天天过去,聚会的日子到了。 贵阳的小渝迎来四面八方的同学。同学就是同学,一见面就没有了时空的距离,我们瞬间回到40 年前。 当年的情景,当年的故事,当年的话题,说啊说,说了好几天,也说不完。 然而,我们听不到王征讲故事了。 王征曾经在同学微信群里发过一些回忆录,写大学和知青的生活。他讲述的方式很特别,引来一片热烈的呼应,同学们也期待着下文。我也由此唤起自己的校园回忆,曾想写下来,但念头一闪而过,以后再说吧。 以后…… 王征没有以后了。我们还有多少以后? 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故事,不仅是我们的。如果我们忘记了,如果我们不留下痕迹,以后的人们怎么知道那些事情曾发生过?连我们的孩子都会模模糊糊将信将疑。 我问一个“80 后”:“你知道什么是工农兵学员吗?” 他满眼迷惑。 看他拿起手机,我猜他要去百度了。 他会查到:1966 年“文革”开始,高考废止,高校荒芜,从1970 年起,基层青年通过推荐上大学,称为“工农兵学员”。 那么末代工农兵学员呢? 还是我来告诉这个“80 后”吧,我们就是末代工农兵学员。作为特殊年代的特殊现象,工农兵学员存在了七届, 共有94 万学员。1976 年入学的我们是最后一届。1977 年恢复高考后,我才意识到,76 级与77 级的区别,不是届的区别,而是代的区别。 就是这样巧,我们入学、毕业都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向后看,末代工农兵学员与往届工农兵学员不同;向前看,与77 级、78 级更不同。“末代”,这个词,有着多层次的味道,它带着特殊年代的旧痕迹,也有新时代的些微征兆;“末代”,意味着一种终结,也留下了绵长的回味。 不管怎样,这是一段历史。 一个个“我”的记忆,或零碎或模糊或鲜活或生动,如同一片片小拼图,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拼图,构成共同的记忆。 于是,我和同学们说,40 年过去了,趁着我们还没有忘记,记录下来吧,给我们的孩子。 于是,有了这些文字,这些画,这些故事。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