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鸡毛信 电影彩色阅读版
字数: 1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6-01
商品条码: 978751946035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3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黑白影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遇到敌人,被迫带路,晚上却趁敌人熟睡取信逃跑,中间信一度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聪明勇敢的他将敌人引上了歧途,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本书将原黑白电影剧照上色,让电影焕发新生命,可以让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更好地阅读、体会当年的经典。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1954年上映的经典黑白影片《鸡毛信》改编而成。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龙门村有一位儿童团团长名叫海娃,他的父亲是民兵队中队长。海娃以放羊为掩护,在村口站岗放哨。一天,他接受父亲交代的特殊任务:给八路军送一封有关攻打日军炮楼的鸡毛信。在送信的路上,遇到了敌人,幸亏他事先把信藏在老绵羊的尾巴之下,躲过一劫。然而海娃被迫带路,晚上他趁敌人熟睡取信逃跑,中间鸡毛信一度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经历重重危险,最终,聪明勇敢的他将敌人引上了歧途,并成功把“鸡毛信”送到八路军叔叔的手中,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任务。
作者简介
严锴,男,1982年11月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 编辑策划中国革命史百年影视全纪录36本,爱国主义教育经典电影系列图书30本,《耕读文库》32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经典红色电影连环画系列24册。出版共和国三部曲《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电影连环画《百团大点战》《喋血孤城》《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平原作战》等一百多部。
目录
第一章喜获丰收
第二章通风报信
第三章接受任务
第四章海娃藏信
第五章斗智斗勇
第六章鬼子抢羊
第七章半夜逃跑
第八章丢失信件
第九章被迫带路
第十章逃离魔爪
第十一章完成任务
导演小传
作者小传
主演蔡元元小传
主演蔡安安小传
电影背后的故事
演职员表
摘要
第一章 喜获丰收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我国辽阔的华北平原,并实行一系列的侵华政策,诸如“三光”“囚笼”政策及野蛮的秋后大“扫荡”。为维护祖国领土不受侵略,为保护中华儿女免受日寇侵害,中国爆发了全面的抗日战争。同志根据华北抗日日趋恶化的形势,以八路军的三个师,分别控制了吕梁、五台、太行诸山脉,开展抗日游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组织当地民兵、青救会等地方组织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救国战争,牵制和消耗大量日军,为取得全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那辽阔的华北平原上,那环绕华北平原连绵不断的山脉中,那条孕育华夏儿女几千年文化、静静流淌的母亲河(黄河)河道两旁,那黄灿灿、沉甸甸等待老百姓收割的山坡庄稼地下,那零星散落在华北平原的一处处村庄中。 龙门村,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上的一个小小的村庄,小到引不起别人的注意,小到好像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石头垒成的石洞庄严而威武地屹立在村庄的最前方,繁体“龙门村”三个字死死地钉在那被日寇机枪打坏一角的平板石上;石头垒成的村舍破败而规则不一地散落在山路两旁;错综的黄土路弯弯曲曲地延伸到山的那一头;山坡上的梯田一层层,有如波浪般遍布村庄的四周,一切是那样和谐,那样美好,龙门村的老百姓在民兵的警卫下,忙碌、紧张地收获着辛苦耕作的粮食。 老百姓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痛恨日寇杀害了他们的父母、丈夫、妻子、儿女,让他们成了无儿无女、没爹没娘的孤家寡人;痛恨日寇用巨火烧毁了他们居住了一辈子的房子,让他们成为露宿街头巷尾、荒山野岭的流浪汉;痛恨日寇抢光了他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才收获的苞米、高粱、大麦、稻谷,让他们成为食不果腹的逃荒者,千家门、万家户敲门乞讨别人的残羹冷炙,挨尽了世人的白眼、嘲讽与打骂,只为自己的父母及儿女能够卑微地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才能看到希望、才能看到阳光、才有可能重拾旧日的尊严及自信;因为只有活着他们才能拿起刀枪棍棒与破坏他们家园、杀害他们同胞、残害他们亲人的日本鬼子进行殊死搏斗。为时刻不忘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平原的侵略、对华北老百姓的侵害,龙门村村口的石头墙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八个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村口外几座首尾相连的大山有如母亲的怀抱,正静静地维护龙门村百姓的安全,微风吹过,被羊群啃过的野草根里冒出的新芽儿正迎风招展,仿佛在喃喃细语,又似在欢快地跳舞;一起一落、到处乱飞的蚂蚱多得能把人的手背和脸蛋砸出一个青包;大山的半山腰那光秃秃的“消息树”旁,正站着一个12岁的孩子,两眼警惕地盯着山下远处的平川地,旧得有些发白的八路军帽、摞满黑色补丁的小褂有点脏,脏得有些亮,亮得能照见脸上的麻子,一杆比他高出半个头的红缨枪被紧紧地握在右手中,一根杏树枝做成的放羊鞭子不时地甩动着,发出叭叭的响声。他叫海娃,龙门村民兵中队长老赵的儿子。在父母的教育下,海娃深知只有革命、只有赶走日寇,才能有活路,才能有不被扫荡、不被欺压的生活。他积极参加根据地各项打击日寇的活动,并组织村庄里和他一样大的孩子成立儿童团,由他担任儿童团团长。前不久,为抵抗日寇的秋后“扫荡”,他接受了爸爸交给他的一项新任务,为村里的反“扫荡”活动放哨。每天天一亮,海娃就将村里羊群赶到村前的大山上,一边放羊,一边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的据点。 平川地里的一条羊肠小道是村庄与外界的专享通道,每天时不时地有手挎篮子、牵头毛驴的老乡从这里经过去外村办事,更有我们的便衣八路军干事、侦察敌情的“地下工作者”经过,他们需到村里、村外或者其他八路军部队、民兵组织、青救会组织、妇女互助组传递日寇的情报、工作安排。顺着羊肠道口的尽头,整天发出轰隆隆响声的地方矗立一座灰溜溜的土疙瘩,土疙瘩上飘着一面黑白相间的膏药旗——日本的国旗,土疙瘩足足有十米高,全部用青青的石头垒成,除了几个微小的机枪扫射眼,看不见其他的棱角、缝隙,那就是鬼子的炮楼。炮楼里面住着很多鬼子和黑狗子(帮助日寇进行侵华活动的伪军),他们常常到山里去祸害老百姓。 P1-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