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立足百年新起点 建设世界上最强大政党

立足百年新起点 建设世界上最强大政党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9374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成为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执政时间最长的大党,并正领导中国人民开启新的百年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现在需要‘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态度,切不可在管党治党上有丝毫松懈。”“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不错大的政党”,这里的“真正”二字,字字千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百炼成钢”上的意志和决心。强党引领强国,强国必先强党。建设世界上不错大政党,是理想所寄,使命所使,事业所需。不错大政党不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久久为功的毅力和韧劲。本书从思想引领力、政治领导力、民心感召力、组织动员力、制度保障力、品格吸引力、自我革新力、学习转化力、精神赓续力等方面出发,对建设世界上不错大政党的根本路径进行了明确和阐释,为建设世界上不错大政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政治引领。
目录
绪论
一、强国必先强党
二、不错大政党的标志性特征
第一章 建设不错大政党必须增强思想引领力
一、思想建设:党自信前行的重要保证
二、筑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第二章 建设不错大政党必须增强政治领导力
一、政治建设:党豪迈前行的坚实基础
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三、全面净化政治生态
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第三章 建设不错大政党必须增强民心感召力
一、以人民为中心:党阔步前行的力量源泉
……
摘要
     第一章 建设不错大政党必须增强思想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 正如德国有名诗人海涅所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对于中国人民而言,马克思主义就像闪电一般,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江河奔涌之势一路向前,让沉睡百年的“东方睡狮”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自信迈进。这一强大的思想引领力,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筑牢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来源于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武装,来源于其不断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独特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党建设成为世界上不错大的政党,汇聚起磅礴的信念力量,就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持续提升思想引领力。 一、思想建设:党自信前行的重要保证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教育,主要突出政治信仰、对党忠诚教育,政治灵魂塑造、政治品格建设等内容,从而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保持党的优选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推动党自信前行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思想建设要对党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为人类作出了很好的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但是,近代以来,由于封闭保守,逐渐落后。鸦片战争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尝试,试图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但都没有成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理论创新。从根源上讲,思想理论的创新是以内在动力的推动为前提的,而这种内在动力往往来自真理与谬误的较量、新与旧的交锋和顺应时代潮流与逆时代潮流的搏击。每一次较量的结果都是反映时代要求的新的思想理论成就的再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思想理论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持续地创造出反映时代发展规律的理论观点。 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同错误思想作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展现出新的局面,然而革命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右倾机会主义一度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占据了统治地位。1927年八七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有名论断,由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掌握了革命的武装,主攻方向究竟是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然而在当时的中国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通过实践的摸索和理论的探索,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了坚决的斗争,最终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表现了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然而,正确的理论要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得到检验。从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召开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分别是“左”倾盲动错误、“左”倾冒险主义、“左”倾教条主义。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挫折,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回顾这一时期,我们党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另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从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从而把革命事业坚持下来并推向前进。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党和国家充满希望和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