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领导养心与养生

领导养心与养生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文新,乔富胜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443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领导干部养心与养生的关键是动静结合、身心平衡。本书遵循动静相宜、身心合一的健康观念,结合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特点,关注身与心、动与静、工作与休息、睡眠与精力、传统养生与现代健身等话题,汇聚专家观点,介绍实践经验,对于领导干部如何关照身心、养心养生,选择科学合适的方式方法,探索形成适合自身实际的健康养生养心之道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作者简介
主编胡月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党的领导与领导科学教研室主任,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在宁夏大学、苏州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心理学、人力资源学。 王文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考评中心考试测评处(政府绩效研究处)副处长,管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 乔富胜,博士,主任医师,空军某部心理卫生数据中心主任。
目录
第一章 动静相宜身心合一的新健康观
一、从疾病状态到健康状态
二、从生物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三、身心失调则生病,身心合一则健康
四、身动心动,健身健脑:心理神经免疫机制
第二章 领导干部工作特点与健身运动选择
一、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特点与健身方式
二、领导干部运动健身的意义
三、精力管理与领导干部健康
四、睡眠管理与领导干部健康
五、符合领导干部特点的健身方式选择
第三章 精力管理与领导干部健康
一、领导干部的精神、体力与精力
二、时间和精力管理理论
三、领导干部时间与精力管理
四、领导干部精力管理训练策略
第四章 睡眠管理与领导干部健康
一、熬夜、失眠症与睡眠障碍
二、失眠种类、原因及危害
三、入睡、苏醒、失眠的机制与奥秘
四、领导干部科学睡眠指南
五、提高领导干部睡眠质量的健身运动
第五章 健步走与领导干部健康
一、有氧运动概述
二、健步走的发展普及
三、领导干部健步走优点及作用
四、领导干部健步走分类及运动处方
五、领导干部科学健步走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游泳与领导干部健康
一、领导干部群体为什么选择游泳
二、游泳对领导干部身心健康有哪些作用
三、领导干部如何科学游泳
四、全民健身与领导干部游泳
第七章 乒乓球运动与领导干部健康
一、乒乓球运动在领导干部群体中的普及程度
二、乒乓球运动对领导干部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三、乒乓球运动有助于促进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提升
四、领导干部进行乒乓球运动的注意事项
第八章 传统健身运动与领导干部健康
一、传统健身运动的理念和原则
二、传统健身运动的种类和方法
三、传统健身运动的创新发展
第九章 阳光心态与领导干部健康
一、消极心理:习得性无助、愤怒、敌意
二、乐观开朗、阳光心态、心态平衡是健康法宝
三、有个好心态,疾病走得快
四、心态阳光须调节:健康从政心态、幸福心理
参考文献
摘要
     2018年11月,云南省大姚县的一位“80后”干部李忠凯成了“网红”。刚刚38岁的李忠凯已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皱纹明显,有网友评论“看上去至少50多岁”。李忠凯的形象侧面反映了领导干部群体的身体状况。那么,主要有哪些问题困扰着领导干部的健康呢?一项基于近30万人的干部体检大数据分析发现,颈椎异常是排名第一的健康问题,这可能与部分领导干部长期伏案工作有关。对男性领导干部而言,威胁优选的健康问题是体重指数增高,有64.4%的男性干部样本人群有超重现象。对女性干部而言,威胁优选的健康问题是颈椎异常,占女性干部样本人群的55.3%。其余依次为甲状腺结节、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宫颈异常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等。 除身体状况外,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也备受关注。习近平主席2015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道出了领导干部工作的辛劳与不易。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健康时报》撰文指出,调查显示,我国领导干部中29.3%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在所有心理疾病患者中,有10%是领导干部,远高于其他群体。某省的一项职场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领导干部的生活状态评估排名在所有职业中倒数第一。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针对20个国家部委2500人进行的一项心理健康调研显示,有63.3%的人认为自己承受着中等以上程度的压力。对领导干部来说,积极面对自己的身体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积极的健康观是首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正确地认识疾病,接受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树立动静相宜身心合一的新健康观。 一、从疾病状态到健康状态 在我们的亲友中,或者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里遇到的人群中,他们的生命无外乎三种状态,即健康、亚健康和疾病。撇开不可避免的因素外,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三种状态。从婴幼儿开始,人的生命体征通常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到了青年时期,发育健全,生命蓬勃向上,此时抵御疾病的能力较强,身体基本处于健康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生活及工作环境的变化,身体会出现一些不适感,经过休息和调养,这些不适感会消失。一旦这种不适感不断叠加,就会产生疾病。经过治疗,疾病痊愈又恢复了健康。人的一生总是在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相互转换过程中度过的。 1.疾病状态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逐渐改变,老龄化也越来越突出,疾病谱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十二五”期间反映出的主要疾病模式来看,主要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因病死亡的87%是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为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接近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2015年4月lO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lO年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作了回顾总结。报告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7%,此前为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告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每年造成约443万人死亡,占疾病总死亡的45%;癌症每年造成约226万人死亡,占2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造成约108万人死亡,占11%;糖尿病每年造成约19.7万人死亡,占2%。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导致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领导干部队伍是一个特殊职业群体,承担着艰巨而沉重的社会责任,身体、精神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文献研究结果显示,领导干部中存在各种急性与慢性疾病和心理障碍者占党政干部总人数的80%以上,且该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