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慢下来 走向当代美学

慢下来 走向当代美学

  • 字数: 20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德)卢茨·科普尼克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73164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急速是当代社会显而易见的一个方面,而慢速则常常被斥为保守和反现代。本书中,国际知名美学思想家卢茨·科普尼克挑战了长久以来的思想传统,他建议我们将慢速理解为当代的一种策略——一种坚定凝视并进入当下速度的绝对现代实践。
通过进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艺术、摄影、录像、电影和文学,科普尼克探索了“慢”作为一种关键媒介如何强化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体验。“慢下来”帮助我们记录构成我们当下的时间、历史和移动的多个层面。它提供了一个适时的(和不适时的)审美感知和表现方式,包括强调未来的开放性,破坏了任何将现在仅仅作为过去的单纯重现的概念。通过讨论珍妮特·卡迪夫、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杉本博司和米夏埃尔·韦泽利的摄影和艺术作品,彼得·威尔和汤姆·提克威的电影,道格拉斯·戈登、威利·多尔蒂和比尔·维奥拉的录像装置作品,以及唐·德里洛的小说,科普尼克展现了慢下来如何在加速过程中开辟出空间,并促使我们去思考不同的时间性和持续时间。
作者简介
石甜,1983年生,上海交通大学-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主要从事族群认同、审美人类学的研究。
目录
中译本序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慢速现代性
第二章 快门开放的摄影和慢速观看的艺术
第三章 冰山景观,地质时间
第四章 “梦|时电影”
第五章 自由落体
第六章 交错时间中的录像与慢速艺术
第七章 漫步的艺术
第八章 读者
后记:慢速与人文未来
索引
摘要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电子网络、全球交易和快速的交通运输技 0术对人们生活的加速已显而易见。可以这样说,无论是烹调、饮食还是成长,现时代的我们都处在加速模式。显而易见的是我们无法再去享受一个好的故事、一次深思熟虑的交谈或一段细腻的音乐所带来的长久愉悦。性不再是悬置欲望并延迟满足的巧妙嬉戏。我们注意力的强度被压缩至零点,因为不得不在过短的时间窗口内做尽可能多的选择。手机、掌上电脑和无处不在的播放设备促使我们即时在线并产生瞬间反应,但我们却不再花费时间凝视一张图像行深刻的运思,不再游览一片秀美的风景、沉浸于一场游戏,或者去追求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今天的生活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速,然而,它积累更多的是模糊的印象、活动和刺激,我们最终得到的只是无实质、无深度、无意义和缺乏自由和自主性的感受。 速带入我们的饮食方式。个人健身则试图提供各种各样放松身心的 冥想课程。城市规划人员重新设计了所有道路,锁住了内城并安装减速带以减通行驶的速度,鼓励我们重新去发掘漫步于市井中的乐趣。旅行社为那些渴望打破常规,躲避大肆炒作的全球旅游的客户设计了详细的旅行项目。老师们使用了新的教学手段以重 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说服他们在课堂上保持安静。专家、评论员和知识分子在电视广播和著作中都善意地忠告我们如何抵挡当下的加速,去忽视时钟无休止的持续嘀嗒,并重建时间结构的可延展性。 尽管让生活“慢下来”的愿望可能是普遍的,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放缓并没有纠正我们对时间加速和压缩的认知。相反,司以说“慢下来”在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有截然不同的内涵。对经济领域迟滞的市场贸易和行业的赞扬乎反常的自我毁灭。许多人可能会指责全球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方式,它造成了大片地区的贫困,但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民粹主义政治家,都并非真的将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减速作为解救市场灾难的良方。尽管经济的 低迷最初是金融泡沫过热造成的,但随之而来的经济流动性的停滞。显然不是美食家、健康专家、交通规划者和新时代评论家们所欢呼的 那种慢速。坚定的左翼人士可能会把这种差异视为一种启示:它表明对慢下来的追捧,在某种程度上仅表达了那些上流权贵对更 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需求,而恰恰是他们公开地或不公开地从快速 繁荣的经济中获利。另一方面,也有人会追问,我们的经济衰退是否是由中产阶级追求慢速生活而造成的,其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相关刺 激性I因素的衰减。然而,在这两种状况下,经济发展的加速与人们所 感受或期盼的那种日常生活之间实际是相互关联的,两者互为因果。 这种“慢下来”仅仅是推动社会不断的一种衍生品,一种转化的形式,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伪装,而加速则仍然作为规范性的中心继续占据任何对流动步和变革的可行性形式的构想。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