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法学研究(第5卷)

刑法学研究(第5卷)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宪权 主编
  • 出版日期: 2009-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8082311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学者专稿”一栏刊登的是清华大学周光权教授的《关于正犯的三个主要问题》。“理论前沿”部分收录了《论“原因中自由的行为”的成立条件》和《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两篇文章。“实务探索”刊登了《结合犯之司法疑难问题研究》。文章就结合犯的既遂、未遂标准,结合犯的承继共同正犯,结合犯的帮助犯以及结合犯的竞合等司法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展开探讨并得出了结论。文章观点新颖,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在对我国刑法是否规定有结合犯尚存在争议的前提下,就此展开如此详尽探讨实属不易。“热点透视”刊登了两篇关于死刑的论文。“域外采撷”选登了《对“亲属相盗”法律规定的比较研究》。“博士论坛”选录了今年毕业的三位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的学位论文的精华部分。“书评书讯”刊登的是对《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一书进行评析的文章——《理论与实践并重,真知与灼见齐飞》。
目录
专题笔谈   对许霆案件我的几点看法   不当得利与侵犯财产类犯罪界限之分析   许霆案与期待可能性理论   权利人同意行为的刑法研究——兼驳“许霆无罪论”   浅析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关系——从许霆案看媒体监督权利的定位   重读许霆案——是否存在“传媒审判”   “媒体审判”何时休——对许霆案中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探寻   许霆案中对利用ATM机恶意取款行为定性的另类选择   理性量刑评许霆案的量刑——以罪刑法定原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为视角   从许霆案谈适用刑法第63条第2款的若干问题   由许霆案重审判决看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的适用及司法完善 学者专稿   关于正犯的三个主要问题 理论前沿   论“原因中自由的行为”的成立条件   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以作为义务为视角 实务探索   结合犯之司法疑难问题研究 热点透视   死刑:中国必需的观念转变与制度调整论纲   国际人权公约视野下中国死刑制度发展趋势 域外采撷   对“亲属相盗”法律规定的比较研究 博士论坛   浅析财产犯罪中“占有”的含义   实质的解释论——我国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   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 书评书讯   理论与实践并重,真知与灼见齐飞——评《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
摘要
    对许霆案件我的几点看法 许霆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我的看法及结论始终如一,即他的行为肯定构成犯罪。本案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争论,主要原因在于对下面几个问题没有达成共识: 其一,当一个人的行为既具有民事侵权性质,又具有刑事犯罪性质,应以何定性? 最近法学界发表的很多观点以及媒体表达的观点实际上都有倾向性,无罪的观点要么不登,要登就登在很重要的位置。有媒体采访我,我认为有罪,他们就不大愿意和我谈下去,因为观点和他们的不一样。所以,从舆论的角度看,好像是无罪论占上风,但事实上并不如此。 在法学界,主张有罪的绝对占上风,包括我在内。现在有些学者主张,刑法是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在其他法律不能调整的情况下,刑法才能介入。由此,很多人在谈论许霆案时,说许霆的行为接近可以以民事侵权行为认定,即以民事法律加以调整,没有必要将其认定为犯罪,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