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医院民营化对患者福利的影响机制研究

医院民营化对患者福利的影响机制研究

  • 字数: 13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刘猛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96025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猛著的这本《医院民营化对患者福利的影响机制研究》立足于我国“医患矛盾”加剧的客观背景,以医疗服务市场的患者福利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建模和实证检验的综合方法来研究医院民营化对我国患者福利的影响机制,为缓解“医患矛盾”,逐步遏制“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探索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的路径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首先,构建医院民营化影响患者福利的博弈模型,推导医院民营化对于患者福利的作用机制。其次,进一步构建医院民营化影响患者福利的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医院民营化对于患者福利的影响效应。
作者简介
刘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香港城市大学一复旦大学DBA(工商管理博士)。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长期担任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及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曾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为什么从医院民营化角度来研究患者福利?
1.1.2 研究范畴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回顾
2.1 医院民营化的研究进展
2.1.1 民营化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2.1.2 医院民营化的理论基础
2.2 患者福利的概念、度量与理论基础
2.2.1 患者福利的概念与度量
2.2.2 患者福利的理论基础
2.3 医院民营化对患者福利的影响
2.3.1 国外关于医院民营化对患者福利的影响研究
2.3.2 关于医院民营化对患者福利的影响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理论模型与假设推导
3.1 建模依据
3.2 同质品竞争与医院民营化的患者福利分析
3.2.1 模型设定
3.2.2 基准模型分析
3.2.3 只采取间接民营化政策
3.2.4 只采取直接民营化政策
3.2.5 兼顾间接和直接的双重民营化政策
3.2.6 小结
3.3 异质品竞争与医院民营化的患者福利分析
3.3.1 模型设定
3.3.2 基准模型分析
3.3.3 只采取间接民营化政策
3.3.4 只采取直接民营化政策
3.3.5 兼顾直接与间接的双重民营化政策
3.3.6 小结
3.4 本章小结
4 实证设计
4.1 研究样本与数据源
4.2 变数设计
4.2.1 因变数:患者福利
4.2.2 自变数:医院民营化
4.2.3 其他控制因素
4.3 变量统计性分析
4.3.1 变数统计性描述
4.3.2 变量相关性分析
4.3.3 患者福利与医院民营化的分组统计
4.4 变量数据拟合
4.4.1 患者福利与民营医院数量比的资料拟合
4.4.2 患者福利与其他医院民营化指标的数据拟合
4.5 实证模型与计量方法
5 实证结果
5.1 静态面板估计
5.1.1 医院民营化、医疗费用支出与患者福利
5.1.2 医院民营化、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福利
5.2 动态面板估计
5.2.1 医院民营化、医疗费用支出与患者福利
5.2.2 医院民营化、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福利
5.3 不同患者福利的分类估计
5.3.1 医院民营化对门诊患者的福利影响
5.3.2 医院民营化对住院患者的福利影响
5.3.3 医院民营化对急诊和观察室患者的福利影响
5.4 替换医院民营化指标的患者福利影响
5.4.1 非医院业务比衡量的医院民营化
5.4.2 民营医院业务比衡量的医院民营化
5.5 医院民营化对患者动态福利的影响
5.5.1 医院民营化对患者动态总福利的影响
5.5.2 医院民营化对门诊患者动态福利的影响
5.5.3 医院民营化对住院患者动态福利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 基本结论和研究贡献
6.1.1 医院民营化通过增加患者医疗服务数量提升患者福利
6.1.2 医院民营化通过提升患者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福利
6.1.3 医院民营化基于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支出、提升患者平均挽救成功率的数量及质量增进患者福利
6.1.4 医院民营化对门诊、住院等患者福利的影响存在差异
6.1.5 不同医院民营化衡量方式对于患者福利的提升效应
6.1.6 医院民营化抑制患者费用动态支出而提升患者动态福利
6.2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6.2.1 理论价值
6.2.2 现实意义
6.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6.3.1 理论模型的局限性与研究假设
6.3.2 方法局限性与改进
7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