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伦敦围城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伦敦围城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美〕亨利·詹姆斯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4212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目前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亚在诗歌目前的地位一般独一无二。 ◎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04年戴维•洛奇《作者,作者》、科尔姆•托宾《大师》、阿兰•霍林赫斯特《美丽曲线》集体致敬的对象,因为这三部小说的问世,2004年被称为“亨利•詹姆斯年”。 ◎李和庆、吴建国教授主编,李维屏教授作序推荐,依据“美国文库”权威版本翻译,中文世界首度译介。 亨利•詹姆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世界*重要的文学大师,西方小说传统的终结者,约瑟夫•康拉德、T.S.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约瑟夫•海勒、格雷厄姆•格林、罗伯-格里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戴维•洛奇、科尔姆•托宾等众多作家一致推崇的作家中的作家。 《伦敦围城》首次发表于1883年,是亨利·詹姆斯创作生涯早期*秀的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幽默的笔调讽刺了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浮华之风,展现了开放的美国人与保守的英国人之间的道德、文化冲突。此次系该小说问世一百三十余年来首次在国内翻译出版。
内容简介
南希是个野心勃勃、行事果敢的旅欧美国女子,虽已经历过多次失败的婚姻,却依然风姿绰约,性感迷人。她竭力掩盖自己的过往经历,并施展手段向英国贵族阶层发起一次次进攻,终于俘获了涉世未深的贵族青年亚瑟•德梅斯内。然而亚瑟的母亲始终怀疑这位未来儿媳是个“不正经的女人”,千方百计想查清她的身世来历。恰在此时,*知晓南希秘密的那个人出现了…… 《伦敦围城》首次发表于1883年,是亨利•詹姆斯创作生涯早期*秀的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幽默的笔调讽刺了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浮华之风,展现了开放的美国人与保守的英国人之间的道德、文化冲突。此次系该小说问世一百三十余年来首次在国内翻译出版。 翻译底本说明:中篇小说《伦敦围城》于一八八三年一至二月间以连载形式首次发表于美国《世纪杂志》(Century Magazine),同年被美国出版商詹姆斯•R.奥斯古德(James R. Osgood)收入小说选集《<伦敦围城><波列帕斯养老金>和<观点>》在波士顿出版。与此几乎同时,本小说被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收入小说选集《<伦敦围城><德莫福夫人>》在伦敦出版。亨利•詹姆斯这一时期长居伦敦,得以亲自指导和监督了当时其大部分作品英国版的编辑、出版过程,因而较之美国版,其作品的英国版往往更能如实反映詹姆斯的*修订。基于上述考虑,“美国文库”版亨利•詹姆斯全集在收录本小说时采用了英国版。本译本系从“美国文库”版译出。 丛书介绍:亨利•詹姆斯,欧美现代文学*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T.S.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格雷厄姆•格林等伟大作家一致推崇的作家中的作家。“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的亨利•詹姆斯作品译介计划,致力于编选、翻译詹姆斯写作生涯不同时期*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以集中展现其小说创作的魅力。其中多部(篇)作品系国内首次译介。
作者简介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19世纪继霍桑、梅尔维尔之后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美国现代小说和小说理论的奠基人,欧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创作转型时期重要的小说家和批评家,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曾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的主要作品有《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专使》《金钵记》等长篇小说、《黛西•米勒》《螺丝在拧紧》等中篇小说以及数量众多的短篇小说,此外他还写有相当数量的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的作品聚焦美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文化冲突,对20世纪崛起的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1914年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不满美国政府的中立态度,亨利•詹姆斯于次年愤然加入英国国籍。1916年初,英王乔治五世亲自授予其功绩勋章。同年2月28日,他在伦敦切尔西区病逝,享年73岁。遵照其遗嘱,他的骨灰被安葬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公墓,墓碑上铭刻着“亨利•詹姆斯:小说家、英美两国公民、大西洋两岸整整一代人的诠释者”。
目录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法兰西剧院那庄严的帷幕已经落下,有两个美国人随着人流,趁着第一幕结束的间隙离开闷热的剧院到外面透了透气。但他们回来得很早,剧院里还没几个人,于是他俩就环视着剧院消磨时间。剧院不久前刚刚把陈年蛛网都清扫了,而且还装饰了一些经典戏剧的壁画。时处九月,法兰西剧院的观众寥寥无几,再加上今天上演的是奥日埃 的《女冒险家》,这出戏没什么新意,观众更是屈指可数。许多包厢都空着,有人的包厢坐的也净像些土气不堪或颠沛流离之辈。包厢离舞台很远,这两位看客就委身于舞台前,但哪怕离得再远,鲁珀特?沃特维尔也能看出些蛛丝马迹。他喜欢观察细微之处,而且来到剧院,他就喜欢摆弄他那个小巧玲珑的高倍望远镜东瞅瞅西看看。他知道这么做非君子所为,用这么个东西无礼地偷瞄一位女士和用双管手枪瞄准她们一样,都为人所不齿。但他总是好奇心旺盛,他也确信此时此刻,看这么一出陈年老戏,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认出他。于是,他就背对舞台站起来,手持望远镜,对着各个包厢巡视打量起来,他跟前另外的几个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他们更加泰然。 “一个俏佳人都没有啊。”他打量一番后跟他的朋友利特尔莫尔说道,但利特尔莫尔一声也没吭,他正坐在自己座位上,百无聊赖地盯着舞台上的新幕布。他绝少纵情于这种视觉探究,因为他已经在巴黎待得够久了,早已见多不怪了,所以不太在意这些东西。他觉得法国首都平淡无奇,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个令他惊叹不已的地方了。但沃特维尔还经常瞠目结舌,时不时会突然惊呼起来。“天啊!”他大叫道,“快看,快看啊。终于发现了一个,”他顿了一下,仔细打量着说, “算是有点姿色的!” “有点什么姿色?”利特尔莫尔漫不经心地问道。 “很特别,很难形容。”利特尔莫尔根本就没在听沃特维尔说什么,但他知道后者在跟他说话,“我说,我真心希望你能帮我个忙啊。”沃特维尔继续说道。 “来陪你看戏就已经够意思了,”利特尔莫尔说,“这里热得要命,而且戏演得索然无味,跟女佣烧的饭没什么两样,演员也都是些二流货色。” “又不是让你帮什么大忙,你就看一眼告诉我她是不是个正经女人就行了。”沃特维尔回答道,丝毫不关心他朋友语气里透出的冷嘲热讽。 利特尔莫尔头也不回地哼了一声,说道:“你总是想知道她们是不是正经女人,这到底有什么用?” “我之前就看走过眼——现在可是没有半点信心啊。”可怜的沃特维尔说道。对他来说,欧洲文明还挺新鲜,但在过去的半年里他的确也碰到了一些未知的问题。他只要碰上个美女,就必定如埃米尔?奥日埃剧作的女主角一样水性杨花,只要有个看上眼的,就极有可能是某位伯爵夫人。伯爵夫人都浅薄易见,其他的也都孤僻高傲。而利特尔莫尔却能一眼识人,而且从来不会看走眼。 “就看她们两眼,大概没什么大不了的吧。”沃特维尔率性地说道,以此回应他同伴颇为愤世嫉俗的回答。 “不管正经不正经,反正你都会盯着看个没完,”利特尔莫尔还是一动不动地继续说道,“我要是真告诉你她们水性杨花,你更会看得目不转睛。” “你要是觉得这位女士也不值得一看,那我就再也不看了。我说的是从过道数第三个包厢的那位,一袭白衣,手持红花。”沃特维尔边说边缓缓起身,站到利特尔莫尔身旁。“那个小伙子正在往前靠,就是因为他我才拿捏不准。给你,用望远镜看一眼吧?” 利特尔莫尔心不在焉地打量了一下那个小伙子,接着说道:“不用了,我眼神还可以。那个年轻人很不错。” “的确如此,但他比她年轻好几岁呢。等她转过头来,你一看就知道了。”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