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川幕府与御三家 三百年的野心与权术

德川幕府与御三家 三百年的野心与权术

  • 字数: 11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日)河合敦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403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德川家康的子嗣中,始于义直的尾张家、始于赖宣的纪伊家,以及始于赖房的水户家,这三大门第合称德川御三家。但御三家是否只为了辅弼将军家,抑或补充将军后继者才诞生?历史学家河合敦认为此种观点接近错误。在这部作品中,河合敦揭示了御三家不为人知的野心,以及德川统治的三百年间,幕府、将军和御三家之间围绕着权力及将军继任者而展开的明争暗斗。
目录
文库版前言
序章 何谓德川御三家
御三家是偶然幸存下来的家世
“最接近家康的血统”是将军继任的原则
并非得益于血统关系的御三家老大——尾张藩
诞生第八代将军吉宗的南海之雄——纪伊藩
从光圀继承变革基因的水户藩
第一章 围绕至高权力的激烈斗争将军家VS御三家
◆尾张义直与家光——名古屋踞城计划始末
义直擅离属地前往江户事件
踞城与幕府一战
赖宣支持谋反的宣言
◆由比正雪之乱——幕后人纪伊赖宣
充斥街头巷尾的浪人
大胆无畏的推翻幕府计划
被幕府怀疑的南龙公
由比正雪持有的盖着赖宣印章的文书
装傻充愣的赖宣
赖宣企图谋反吗?
◆水户光圀之怒——遭到痛骂的纲吉和生灵怜悯令
可悲的人生目标
为何让光圀继承衣钵?
第五代将军是皇室将军?
让纲吉就任第五代将军的光圀
令人失望的纲吉
生灵怜悯令引发的疯狂
对抗犬将军的光圀
信奉尊皇思想的由来
◆ 夺权御三家——第十一代将军家齐的深谋远虑
不理想的50年政治
坐拥40名妻子的将军
家齐的远大计划
断绝德川御三家的血统
第二章 残酷无情的殊死斗争尾张家VS纪伊家
◆将军之位——吉宗就任闹剧的黑幕
没有诞下儿子的将军纲吉
吉宗成为纪伊藩藩主
竞争对手尾张藩藩主的离奇死亡事件
完美政治工作的成果
纪伊吉宗成为幕府第八代将军
◆憎恶之念——吉宗和尾张宗春的八年战争
尾张宗春登场
尾张家第七代藩主
令人震惊的施政方针
积极的财政政策
欲望肯定论
第三章 幕末维新的明争暗斗纪伊家VS水户家
◆一桥派和南纪派——围绕将军继承人的幕阁之争
将军家定的秘密
血统?抑或才能?
因佩里而颠覆的幕府惯例
掌控大奥的南纪派
策划卷土重来的一桥派
井伊直弼就任大老及大清洗
◆悔恨之泪——家茂辞去将军事件
两个将军
少有的辞职请求
家茂的遗言
正室和宫的助力
末代将军的悲剧
◆背后的实权派——让庆喜成为将军的男子的生与死
过激分子的青年时代
与尊攘思想诀别
庆喜的心腹
致命的兵库开港
第四章 御三家的藩政改革
◆天灾和歉收——尾张宗睦的高明对策
被自然灾害打垮的尾张藩
细井平洲和农民教化
任用地方贤达和代官制度改革
藩币的发行及混乱
军队制度改革和世袭家禄制复活
◆终日苦闷——纪伊茂承的改革
令人瞠目结舌的藩政改革方案
孤立无援中的挫折
明治新政府的冷遇
陆奥宗光登场
陆奥宗光、坂本龙马和海援队
为了挽救纪伊藩
不可动摇的藩政改革决心
令新政府生畏的藩政改革
废藩置县下消失的纪伊藩
◆基于信念的仁政——水户光圀令人感动的努力
货币经济的发展
值得信任的百姓
录用人才带来的活力
的宗教政策
开国主义者光圀
充满魅力的两面藩主
◆强烈的危机意识——烈公水户齐昭的天保改革
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对抗
攘夷思想的远因
齐昭的农村政策
思想钳制政策
德川将军、御三家年表
摘要
     序章 何谓德川御三家(节选) 御三家是偶然幸存下来的家世 德川家康在控制日本关东大部分地区、成为非同寻常的大名大名是日本古时封建制度对领主的称呼。在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代,根据与德川氏的亲疏关系,大名可分为亲藩、谱代、外样大名。(本书中脚注,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译者注。)之后,并不打算给予自己一族或亲属们以高官厚禄。他更倾向于重重封赏长期追随自己的谱代家臣,希望接近以后者为中心来管理德川家族。 一般认为,家康之所以不大肆扩张自己家族的内部势力,是为了避免在家庭成员之间可能产生的围绕将军继承权的纷争。 可是,在取得关原之战的胜利,手握霸权,并确保德川政权的成立已是板上钉钉之后,家康却一反常态地急于扩大本族的实力。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血统延续至千秋万代,家康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们并赐其厚禄。 例如,次子结城秀康获封越前国福井67万石用于计量谷物收获量的容积单位,1石=10斗,现代1石相当于18039升,或者折合大米约150千克。,四子忠吉获封尾张国清洲62万石,五子信吉获封常陆国水户25万石,六子忠辉获封下总国佐仓4万石,九子义直获封甲斐国25万石。 如此这般,在江户幕府成立前后,家康陆陆续续地把他的儿子们提升为极具实力的大名。但是,上述家康这些儿子的家世并未全部延续到幕府末期。 次子秀康一脉虽然延续至幕末时期,但是由于秀康本人年幼时就做了丰臣秀吉的养子,家康无意让他继承将军之位,而是将其作为亲藩对待。继承将军职位的是在家康身边长大的三子秀忠。之后,由于秀康的继承人忠直品行不端,第二代将军秀忠便褫夺其封地,令其弟继承家业,使其门第中落。 至于忠辉,他从佐仓转封到越后国高田,俸禄增加到60万石。然而,忠辉在思想行为上似乎异于常人,最终被家康和第二代将军秀忠没收了领地。 此外还有绝嗣的情况。家康的四子忠吉和五子信吉均在二十多岁早逝,并未留下子嗣,其家世就此断绝。不过,德川御三家是在家康逝世后才正式诞生的。 忠吉死后,家康便把九子义直从甲斐国转封到尾张国,设立了尾张藩;又在信吉亡故后,把十一子赖房分封到水户,建立了水户藩。不过,虽然十子赖宣在家康生前就是领有骏河国、远江国,俸禄为50万石的大名,但他被转封到纪伊国和歌山领有55万石的封地,则是在家康死后第二代将军秀忠统治时期的事情了。 一般认为,如此产生的御三家拥有在将军家血统断绝时产生将军的门第资格。正是由于坊间流传着家康最初就有创设御三家来维系血统的意图,人们才会有这样的认识。然而,实际上此种认识是令人感到非常奇怪的。 还不如说,在家康的儿子们中,有人偶然幸存下来,或者免于受罚,因此得以将继承人之位传给子孙后代,其家族后来在机缘巧合下被称为德川御三家。我觉得,这样去看待御三家应该更为妥当。 “最接近家康的血统”是将军继任的原则 本来德川御三家这一概念就并非产生于家康时代,而是第五代将军纲吉以后的事情了。而且有趣的是,显而易见,水户家刚开始并不把自己看作御三家之一,这是因为水户家的门第和领地都不能与尾张家、纪伊家相提并论。水户藩的领地只有尾张和纪伊的一半,与能升至大纳言的这两家藩主相比,水户藩藩主最多只能升至中纳言。因此,水户藩的初代藩主赖房明确说道:“所谓御三家,是指德川将军家、尾张家和纪伊家。” 并且,在第二代将军秀忠时代,不是御三家,而是御四家。因为秀忠的次子忠长领有骏河国55万石的领地,他不仅能和尾张、纪伊藩藩主一样担任大纳言,而且在幕府中比御三家的地位高。当时,这四大家族被称为“四卿”。 然而,忠长的显赫不过是昙花一现。不久,忠长因胡作非为而受到责罚,被其兄长——第三代将军家光没收了领地。 那么,此后御三家是不是就马上固定下来了呢?事实也并非如此。第三代将军家光有家纲、纲重、纲吉三个儿子,长子家纲虽然继任成为第四代将军,但由于他迟迟没有嗣子,统治甲府的纲重和领有馆林的纲吉成为强有力的将军接班人。也就是说,加上他们两家,出现了御五家。 实际上,由于纲吉出任第五代将军、甲府纲重的嫡子家宣出任第六代将军,可以得知他们两家的实力要远远强于御三家,从而在他们中间更有可能产生将军。但是,这两大家族很快便绝嗣了。因此,德川御三家才最终得以形成。 然而,纵观德川幕府前七代将军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每逢现任将军绝嗣时,德川御三家中并无一人出任将军。也就是说,所谓将军绝嗣时由御三家中出人来继任将军的法则并不成立。 那么,在将军继承方面是否有明确的原则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个原则就是“最接近家康的血统”。 首次从御三家中产生的将军是纪伊家的吉宗,他能被选定为将军多半是由于他更接近家康的血统。如果按照德川御三家有产生将军的资格这一说法,那么从年龄方面考虑,作为御三家老大尾张家的尾张继友理应被选定为将军。 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