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于希宁的写意人生

于希宁的写意人生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 于刚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58199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于希宁的写意人生》是有名画家于希宁外孙女于刚对他的回忆录。此书取材源自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真实性比较高,有助于了解于希宁为人、为学的方方面面,保存了于希宁的诸多逸闻轶事。正如于刚所说,此书是根据他自己看到过、听到过、经历过的事情记录下来,还原了于希宁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脉络、生活细节。因此,此书是对于《百年希宁另纪念文集的丰富、补充和延伸。另外,是书大量征引往来书札,提高了行文的准确性,极具史料价值。而且,是书贴近生活,对于希宁生活细节的描写非常细致、朴实,因此可读性也很高。
作者简介
于刚,有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于希宁的外孙女。1953年生于上海市。同年,于希宁夫妇将她抱回山东扶养。此后几十年一直生活在于希宁身边。先后在原济南国棉二厂、山东省一轻工业厅、山东省委组织部工作。退休前为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目录
第1章 那个冬天
平安夜的祁盼
病情回放
饭桌也是书桌
句号、问号与“叉”
傲骨立云峰
第2章 家学与梓里
潍县“于家过道”
家有墨香
小时候对父亲又敬又怕
广文中学的快乐时光
第3章 为学为教远离“旁骛”
饱读于上海新华艺专
初为“于老师”
严父买来一把椅子
第4章 师生之间
髦年跪乳
“甘逾玉液清”
与学友贤棣共“寸进”
爱天下学生
启功先生来“上课”
第5章 信笔一挥 落笔生意
“是笔”与“非笔”
“闹”字不是一般的闹
“心敏而辞当”
“写意”是中国画的共同追求
第6章 “修养闳深赖力耕”
精拓蕴匠心
小中见大
真学问与笨功夫
第7章 温馨的家
起居至简
厚植沁人甜香
“不以贵贱匿其善”
“她姥爷”和“她姥姥”
第8章 超越血缘的亲情
待养父母同生父母
生命的偶遇
“于萌小同学收”
宽严都出自爱
第9章 言呐友不少
画友相重相敬
“瓜蔓引天上”
处处有知音
跨行难隔挚情
第10章 寄情自然 情牵意催
重游黄山
意醇醉百花
“物有情耶,人有情耶!”
“欢欢”与“笨笨”
第11章 诗情画意奔笔端
“小毫一握气如牛”
诗缘于梅
走笔泰山下
第12章 病去更硬朗
去疴的“善策”
淡定中创造奇迹
为什么没有放弃?
绽放的“百龄”
第13章 家国在心底最深处
尽绵薄于祖国蒙难时
爱女南下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向国家“交作业”
写在后面的话——给读者朋友
摘要
     傲骨立云峰 一天,两天,三天。外公就这么睡着。 突然,看到外公两只手抬起在面前比划,嘴唇也在动,在说什么?凑上前去仔细听,好像是在讲课。 讲课,是外公这一生没有干够的事情。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新校区破土动工初期,他曾专门去施工现场察看。那天,91岁的外公顶着骄阳,展望学校前景,心如阳光般灿烂。后来,新校区移栽的树木返青之际,外公又一次前去,徜徉于初绽的杏梅林下。几个月前,听说那处新校区可以入住学生了,外公很高兴,提出要再去看一看。 自从1950年调入山东师范学院任教,外公就住在学院,8年后,组建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外公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全部人马奉调前往。几十年来,艺术专科学校成长为山东艺术学院,外公担任了副校长、校长、名誉院长,研究一个个专业,熟知一位位教师,牵挂一届又一届学子。在他心里,自己首先是一个教师,无论在讲台上还是在讲台下,无论用教案授课还是用作品授课,亦或是用一行一言授课。晚年,外公住到我们家里来,离开了熟悉的校园,空间距离没有隔断他关注的目光,每逢有学院同事到家里来,外公总是反复问“现在课是怎么讲的?”“学生们有什么反映?”“又进来年轻教师没有?是教哪些课的?”。他把60幅作品捐赠学院,用作教学研究参考,并捐款设立奖学金,鼓励年轻教师和优秀学生更好的成长。 此时,外公昏睡中是不是又重执教鞭,站上了那心系的讲台?盼望外公赶快醒来,再走进割舍不下的老校园,再走进发展中的新校区,去听一听教师们的课,去看一看学子们的汇报展。 第四天,我女儿由北京转机飞回来了,她去美国度假,闻讯赶回,从机场直奔医院。这个女孩曾4次走进外公的诗句,前两次是在《怀结发淑清姐(古风)》和《凤凰台上忆吹箫·屡次梦淑清》中,外公在古风诗中写到外婆“新添阿萌心更喜”,“要看曾孙入校园”。在后面一首词里对已居天国的外婆说:“望汝时来会我,看我壮,萌健如牛”。这里的“阿萌”和“萌”就是指曾外孙女,外公知道外婆走时放不下这个刚刚6个月的小娃娃。后来在她6岁时,外公去榴园写生带上她,有诗作《文峰道上》记录那一情景: 为求妙构峄山行, 万亩榴园久慕名。 初上峰峦驰步履, 频迎硕实碰顶樱。 盘旋漫步烟霞境, 遐想摇风四季情。 耳畔幼童攀树笑, 始知摄影照萌萌。 丁卯(1987)年除夕,外公又赋诗: 山隈采撷蕾初鲜, 除夕案头意绪牵。 一夜清香充小筑, 萌萌咤咤在花前。 此两首诗作后面,外公都分别注释“萌萌为余小曾外孙女”。 此时,曾外孙女疾步奔来床前,却没能喊醒太外公。我沉不住气了,给母亲打电话报告外公的情况。母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南下上海,与外公聚少离多。 接到电话,姐姐立即赶往虹桥机场,母亲因身体原因只能乘火车前来。那天济南大雾,航班均延误甚至取消,我姐姐乘坐的航班竟然如期降落,是上苍知道外公在等待远方的亲人吗? 第五天一早,母亲带着我妹妹抵达济南,由火车站直奔医院。 看到外公依然睡得平稳睡得深沉,我悄悄走出病房,去参加一个会议。 10:20,接到新元电话:“姥爷情况不好”!快!从会场请假奔到医院,被告知抢救无效。无效?!无效!!任我们怎么唤,怎么呼喊,外公不再醒来,永远睡去。 2007年12月28日10:35,外公走了。走的了无声息。 再过17天,是外公95周岁生日。 原以为外公能走过一百年! 再过三天,是2008年元旦。外公没有和我们一起走进新的一年。 送别外公后,接到时任山东省政府领导的电话,电话是从遥墙机场打来的,领导同志正要出差:“送别于老的具体时间为什么没有告诉我?!” P27-3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