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名居与名器
字数: 37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作者: 聂鑫森
出版日期: 2012-01-01
商品条码: 978750283952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37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
¥3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南方的短篇圣聂鑫森,用充沛的情致用随笔来记录历史和关注现实。他编著的这本《名居与名器》,前可见古人,后能顾来者,古意盎然,感慨古今。 作为名家随笔系列丛书之一的《名居与名器》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序/聂震宁
开篇语/001
名居评说
三年谪宦此栖迟――贾谊故居/005
永州访柳子――柳宗元故居/007
碧泉书院――胡安国、胡宏故居/011
太尉宅――刘铸故居/015
江心寺――文天祥的暂居之所/018
祠堂巷里忠肃堂――于谦故居/021
湘西草堂――王夫之故居/024
青云谱――八大山人故居/026
阅微草堂――纪晓岚故居/030
陶园风物何处寻――张九钺故居/033
声满东南几处箫――龚自珍故居/036
白玉堂?黄金堂?富厚堂――曾国藩故居/038
桂在堂――左宗棠故居/043
梦中沧海孤鸿影――魏源故居/048
湘绮楼――王间运故居/051
义源当――秋瑾故居/055
姜畲石塘草青青――杨度故居/059
片石苍茫立天地――谭嗣同故居/063
万水干山拜眼前――蔡锷故居/066
俞楼与曲园――俞樾故居/068
刘烈士祠――刘揆一故居/071
有史必有斯人――黄兴故居/076
诵芬楼――黎松庵故居/079
榆楼――黎锦熙故居/082
魂归故里石鼓鸣――朱典五故居/086
九进九厅郭家院――郭汪璨及石夫故居/088
书香传家久――黎培敬、黎承礼、黎泽泰故居/092
山云莽莽草堂深――赵启霖故居/095
走出凤凰城的大作家――沈从文故居/099
风雨茅庐――郁达夫故居/101
乐山沙湾文豪家――郭沫若故居/104
网师园中殿春移――张大千、张善子故居/107
美庐――宋美龄故居/110
秋水山庄――史量才故居/112
寻常小院待人归――吕骥故居/115
伍家花园――伍舜卿故居/118
星塘老屋?梅公祠?寄萍堂――齐白石故居/121
三雅堂――胡沁园故居/125
缀玉轩――梅兰芳故居/128
学者的胸怀与气度――杨昌济故居/131
文华胡同二十四号――故居/134
名器探秘
神鼎传芳/139
白璧无瑕/141
“痒痒挠”――如意/143
意含“决断”的块/145
秤即权衡/146
仙人掌承露盘/148
蟾壶夜漏穷/150
古代的食盒/152
定于一尊/154
主人举觞客长寿/156
一升日爵/158
尊彝夜夜酒盈波/160
兕觥其觫/162
削觚为圆/164
四升日角/166
晡时酌酒三四瓯/168
挽取长江入尊罂/169
一饮干钟/170
和水于酒的岙/172
柜鬯一卣/174
鹦鹉聋/176
力士铛/177
瓿与甑/178
多方挈取瓮头春/179
斗酒诗百篇/181
花间一壶酒/183
今古才人一酒杯/185
琼浆满泛玻璃盏/188
欲持一瓢酒/189
酒囊饭袋奚足云/191
搐香筛辣入瓶盆/193
樯木来方泻/195
玉碗盛来琥珀光/196
葫芦口大贮古春/198
酒注子――执壶/201
栊翠庵的精美茶具/203
紫砂壶中日月长/205
兔毫盏/208
围炉品茗/210
黄金碾畔绿尘飞/212
贮茶之器/214
只问此瓶当响答/216
鉴谓之镜/218
盈寸珍玩鼻烟壶/221
照亮逝去岁月的古灯具/224
别有情趣的御寒器具:手炉/227
火锅涮肉香/229
书案用具――盂、洗、滴/231
书案用具――砚、砚匣/233
书案用具――墨床、墨/237
书案用具――笔筒、笔格、笔舔、毛笔/239
书案用具――镇纸、笺纸/242
铜鼓铿锵/244
皇帝印信――玺/246
田黄/248
精巧的核舟/250
持节云中/252
戟与门戟/254
扳指/256
朝笏/258
竹夫人/259
考篮/261
扑满/263
绣春囊/265
虎子/268
汤婆子/270
熏笼/272
美人拳/274
铁牛/276
醒酒石/278
旱烟袋?水烟筒?铜烟壶?纸煤子/279
九连环/281
诗瓢?诗囊?诗筒?韵牌/283
铁锁铜关/285
寸长尺短/287
杵与臼/289
玉麈/290
唾壶/292
谢公屐/293
欲饮琵琶马上催/295
泠泠七弦上/297
吴市吹箫/299
磬/301
檀板/303
箜篌/304
哀笳怨角/306
锦瑟年华/308
竽/309
马鞍?马镫/310
横槊赋诗/312
醉里挑灯看剑/314
青龙偃月刀/316
禅杖/318
杀手锏/320
浑铁点钢叉/322
九齿钉钯/324
非斧不克/326
重锤力千钧/328
“似剑而曲”的钩/330
拐杖与拐/332
飞镖/334
后记/336
摘要
永州访柳子――柳宗元故居 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捕蛇者说》,自小便知道了永州。也曾怀着童稚的好奇,在湖南省的版图上,寻觅那个小小的黑点。那嵌在湘南边陲,与桂、粤相交,遥远而又遥远的地方啊!那里出产神话和异蛇,衍生优美的风景和质朴的歌谣,那里是贤臣良士的流放之所,那里是文人墨客精篇佳制的孕育之地。 何时能去永州?岁月更替,苦无机缘。 直到去年三月,在潇潇春雨中,我才踏上了这片梦中的土地。穿小街,过窄巷,寻山访水,几日下来,随处可指的竟全是柳宗元的遗迹!这才知道,永州是柳宗元的永州,又因柳宗元不朽的文章而扬名天下。我来永州,拜谒的是柳宗元。一千多年过去了,湘水依然,潇水依然,愚溪依然,柳宗元与山水同在,不殒不损!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的革新党,于唐水贞元年(805)贬到永州来,时年三十三岁。从长安到永州,遥遥两千余里,到达永州时正是一个苦寒的冬天。他的妻子亡故了,留下一女,还有一个六十七岁的寡母,举家罪迁,凄凉悲怆。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全称应是“司马员外置同正员”,虽拿六品俸禄,却是个编外闲员,是作为“系囚”安置的。既为“待岗”的司马,便无官衙,他第一个寄居地是龙兴寺。 我们去寻访千秋岭下的龙兴寺,只见一片楼馆,而寺杳然无存。正怅然问,有老者过来,白发银须,侃侃而谈。他告诉我们当年寺外一片丛林乱石,人迹罕至,极为荒凉,柳宗元全家就住在龙兴寺的西厢房里,仅有一个北窗,光线暗淡,潮湿闷热,不得不“凿西墉以为户,户之外为轩”。于是风晨月夕,柳宗元立于西轩,眺山望水,“不徙席,不运几,而得大观。”猛记起老者所叙,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之一的(永州龙兴寺西轩记),遂心萌钦佩。 第二年,柳宗元之母病逝于斯,他饱和血泪写了一篇祭文:“大夫人有子不令而陷于大偿,徒播疠土,医巫药膳之不具,以速天祸,非天降之酷,将不幸而有恶子以及是也……” 柳宗元的第二个寄居地是法华寺。 法华寺在城中的东山上,雨声中,我们穿过几重街巷,再沿婉蜒石径而上,到达山顶的法华寺。寺门没有了,寺墙没有了,厢房没有了,只残余着一座大殿,里面供着几尊大佛。周围竟是一片宿舍楼,把法华寺胁迫得颤颤噤噤。大殿两侧挂着一幅楹联: 唐代名益子厚蕉居精篇佳作今犹在; 当前胜迹怀素故里法音妙谛又重宣。 原来草圣怀素也是此地人,他曾练书的蕉叶呢?柳宗元住过的厢房呢?都巳湮埋于历史的风尘之中。 大殿中的老僧慈眉善目,指点寺西,说:“柳司马曾在那里筑一小亭,他有一篇(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余既谪永州,以法华浮图之西临陂池丘陵,大江连山,其高可以上,其远可以望,遂伐木为亭……”’说毕,老僧长叹一声,恻恻许久,才说:“他来此地,‘与囚徒为朋,行则若带缰索,处则若关桎梏’。又水土不服,百病缠身,丧母丧女,在城中居住时五年竟遭四次火灾,堪称劫难连连。不过,家国劫难,倒成就了他的千古文章!”说完,手敲木鱼,兀自念经。 木鱼声、雨声、念经声,引我们驰思遥远,伫立良久。 流放中的柳宗元,苦难与他结伴而行。丧母之痛后,几年后十岁的独女又殇!留下孑然一身,病厄纠缠,家宅遭火,而北归无望,抱负难伸!政治上的苦闷与独居生活的压抑,折磨着柳宗元,成为他创作上的强大内驱力,十年“系囚”,使他为文学史添了辉煌的一笔。这段时间里,他作山水游记二十余篇,人物传记七十余篇,寓言近二十篇,诗赋百余篇,还有不少的文论、信札! 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柳宗元在长安丧妻后,一直未再娶妻。流放永州,又由于“荒隅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且“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他在三十八岁时,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组成一个新的家庭,第二年便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家弄土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苦闷的日子添了一道温馨的色彩。 新婚伊始,柳宗元决心迁居于城外,“方筑愚溪东南为室”,“筑室茨草,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酒,甘终为永州民。”柳宗元自此真正地走向了大自然,走向了劳苦大众,从而获得无穷无尽的创作题材。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突围”,读书写作之余,“把锄荷锸”,引水灌田园,种花植草,挖笋采药,与农夫野老为伍。 于是,我们去寻访柳宗元故居。 愚溪原为冉溪,柳宗元卜居此处后,自谓“余以愚触罪”,便将冉溪改为愚溪。 我们一路问过去,有说柳宗元故居在柳子街,即柳子街居委会办公所在地;有说在愚溪附近的吕家冲,但遗迹一点不存;有说即今柳子庙所在地。 我们便寻到了柳子庙。 愚溪奔啸于庙前,涛声如雷,上有柳子桥跨于波涛之上,石桥正对着庙门。当年柳宗元的几间茅舍,换成了后人所建的恢宏建筑。庙为三进,依小山而构。庙门两边赫然一副对联: 山水来归,黄蕉丹荔; 春秋报事,福我寿民。 字句是集自苏东坡书柳州罗池庙碑。 庙里有戏台、前厅、中厅、后厅、享堂、庭院,楹联、石刻,令人目不暇接,或赞柳宗元人品、文章,或刻柳宗元的诗文。最有名的要算享堂左侧壁上的《荔子碑》,为韩愈诗,苏轼书写,以赞柳宗元,故谓之“三绝”。 雨声如瀑,击在瓦瓴上,如鸣佩环。庙里人很多,但很静,静若无人,仿佛怕惊扰了柳宗元的文思。后来,我们撑着伞去了庙里的庭院,芭蕉泻翠,染天染地,连我们的心也绿意盈盈。我不解韩愈在《荔子碑》中开首一句却是:“荔子丹兮蕉黄”,蕉叶是黄的么? 但我宁肯相信,这柳子庙便是柳宗元故居的所在地。 此后的几日,我们又去谒访了小石潭、钴姆潭、司马塘、小石城山、袁家渴、南涧、西山……,始信山川钟灵隽秀之气,铸就了柳宗元的锦绣文章。但拨开那些精彩的描述,我们分明看到他对革新失败的无限痛惜,对罪臣遭遇的不屈申辩,对穷苦百姓的殷殷同情,对个人身世的低回自怜。这样的文章才永垂不朽,这样的生存境遇才产生永生的文章! 扪心自问,我们算什么?! 离开永州时,依旧是春雨潇潇,我想:山里的杜鹃花该开了,那如火的杜鹃该把永州衬托得分外妖烧。 永州,永远的州城! P7-10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