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南剧北曲的文本构建及其地方文化研究

南剧北曲的文本构建及其地方文化研究

  • 字数: 3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阙真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953982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稿以南剧(在此泛指用南方曲调演唱的戏剧形式,主要涉及南戏、传奇、广西地方戏)北曲(在这里是指北方的剧种与演唱形式,主要涉及的是元明杂剧与元明散曲)为研究对象,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南剧北曲题材的生成衍化”,包括“题材的缘起生成”、“题材的流变衍化”两章。本部分主要探讨社会方面的客观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心理需求对南剧北曲题材的生成与变化的影响,努力去复原南剧北曲题材萌生与演变的原来面貌。中编为“南剧北曲的体制风格新变”,包括“形式体制的突围建构”、“风格意趣的翻澜新变”、“艺术匠心的挥洒运用”三章。这个部分主要讨论在形式范围内,历代文学艺术家勇于突围,追求新变所带来的文学史意义。下编为“南剧北曲与地方文化”,包括“复杂文化背景下的北曲创作”、“浓郁地方色彩的广西彩调”两章。研究了在复杂多元的“地方文化”滋养下发展兴盛起来的北曲和极具广西地域文化烙印、融入了壮族歌圩文化因素的彩调剧。这不仅是对南剧北曲的新探索,更是对彩调剧的一种重新认识。本书稿以金元?明?清?近代为经,南剧北曲所涉及的题材情节、体制风格以及南剧北曲与地方文化的关系等共同话题为纬,其中选择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探讨,凸现各时期作品存在的时空状态;同时,又以南剧北曲所涉及的题材情节、体制风格,以及南剧北曲与地方文化的关系等共同话题为横线展开,将作家作品置于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包括作家的生存环境、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风格比较等等。纵横比较、上下求索,展示了对南剧北曲一些新的认识。戏曲是中国文学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作为文明的产物,戏曲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本书稿以金元到近代这一时间时段为线,一方面努力展示了戏曲发展、变化的轨迹,另一方面从多角度考查作家创作环境、作品内涵、作品风格等等,更立体地展示了南剧北曲的巨大魅力与新变化。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编为“南剧北曲题材的生成衍化”,中编为“南剧北曲的体制风格新变”,下编为“南剧北曲与地方文化”。全书以金元—明—清—近代之纵线贯穿,努力展示戏曲发展、变化的轨迹,其中选择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探讨,凸现各时期作品存在的时空状态;同时,又以南剧北曲所涉及的题材情节、体制风格以及南剧北曲与地方文化的关系等共同话题为横线展开,将作家作品置于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包括作家的生存环境、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风格比较等等。尽可能纵横比较、上下求索,以求对南剧北曲有一些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典戏曲、元明清文学研究。出版过《元剧探究》、《<临汉隐居诗话>选释》、《<岁寒堂诗话>选释》、《彩调》等著作,在不同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
目录
上编 南剧北曲题材的生成衍化 
第一章 题材的缘起生成 
第一节 《滑稽余韵》与明中期社会现状
一、经济繁荣面貌的呈现
二、逐富重利社会趋向的展示
三、士人交往下移对文学创作影响的反映
第二节 明清时事剧的发生
一、政治变迁成为时事剧的催生剂
二、求实观念加速时事剧成熟 
三、民众需求促使时事剧繁盛
第三节 地方小戏与心理诉求
一、喜乐心理与剧作的娱乐追求
二、求异心理与“江湖三十六调”的特征
三、思变、消费心理与彩调的城市化色彩
第二章 题材的流变衍化

中编 南剧北曲的体制风格新变
第一章 形式体制的突围建构 
第二章 风格意趣的翻澜新变
第三章 艺术匠心的挥洒运用 

下编 南剧北曲及其地方文化
第一章 复杂文化背景下的北曲创作
第二章 浓郁地方色彩的广西彩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