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

  • 字数: 1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590159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和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她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那伟大无私又谦虚质朴的高尚品格,伟大的爱国精神,在科学探索中表现出的坚毅刻苦、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令世人敬佩,以自己的科学发现造福人类。胡述范编著的《居里夫人传》详细介绍了居里夫人的成长经历与科学贡献。
目录

俄国督学官像寻找猎物的狼,使玛妮雅心惊肉跳。她本能地把恐慌的小脸转向窗户,暗暗祈祷:“我的上帝,不要叫我……拜托!”
1.苦难中诞生的女孩
2.机智痛苦的答问
3.两次穿上黑色丧服
4.“鸟窝”脑袋与金质奖章

“布罗妮雅姐姐,你先用自己的钱去巴黎,以后我每月寄钱给你。等你做了医生,再来帮助我……”为了帮助姐姐,她忍受了6年残酷的等待。
1.流动大学与受冷落的家庭女教师
2.在斯茨初基的日子
3.工农业博物馆:令人着迷的地方

在索尔本,听那些有名教授讲课,玛丽总带着赞赏的微笑,饱满宽大的额头下,灰色的眼睛发出幸福的光芒。她想,过去的受苦和挣扎都是值得的。
1.永远坐在第一排的女学生
2.7层楼上的小阁楼
3.比埃尔·居里

为了把镭指给不相信的人看,玛丽穿着满是尘污和酸迹的工作服,冒着刺鼻的浓烟,用和她一样高的搅拌棍搅动大锅中沸腾的溶液。
1.比翼双飞
2.镭的发现
3.棚屋中英勇的4年

为了不违背科学精神,居里夫妇拒绝申请专利。他们毫无保留地公开制镭方法,就这样,他们在贫苦和财富之间作了较为的选择。
1.为了生存
2.理学博士玛丽与“调皮的孩子”
3.义无反顾的选择

频频光顾的荣誉占去了玛丽的精力和时间,她感到疲惫、无奈甚至愤怒,她说:“我们的生活接近被敬仰和光荣毁坏了。”
1.光荣带来的烦恼
2.瑞典之行
3.告别棚屋

死神无情地夺走了比埃尔,玛丽接替比埃尔的教职,成为第一位登上索尔本讲坛的女教授。她从比埃尔讲的最后一句话开始,听讲者都流下了热泪。
1.1906年4月19日:黑色星期四
2.索尔本的第一位女教授

玛丽把她和比埃尔共同提炼出的1克镭赠给了实验室,她说:“贫穷固然不大方便,但过分富裕也没有必要。”
1.一家之主
2.成功和磨难
3.来自祖国的请求和巴黎镭学院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玛丽亲手装置了20辆放射治疗车,建立了200个X光室。她开着车,在危险的战场上到处奔波,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
1.决不能让镭落入敌人手中
2.奔走在战地医院
3.她又成了一个穷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镭是一种化学元素,它属于全人类。”
1.美国之行
2.实现了用知识为祖国服务的夙愿
十一
“这是用镭做的,还是用钍做的?”在灵魂就要离开肉体的瞬间,玛丽还没忘记她一生最爱的镭。
1.光荣的极点和“好姥姥”
2.在实验室里
3.最后的日子
摘要
    一
     俄国督学官像寻找猎物的狼,使玛妮雅心惊肉跳。她本能地把恐慌的小脸转向窗户,暗暗祈祷:“我的上帝,不要叫我……拜托!”
     1.苦难中诞生的女孩
     1867年11月7日,在波兰华沙城的一所房子里,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她的父亲名叫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基,是数学和物理教师,母亲是华沙女子寄宿学校的校长。小女孩已经是这对波兰夫妇的第五个孩子了。
     父母给这个新生儿取名玛丽亚,人们都亲昵地叫她玛妮雅。她的哥哥姐姐围在她的摇篮边,高兴而好奇地看着这个新来的小妹妹,她只会吃、只会睡、只会哭,把家里弄得闹哄哄的。
     玛妮雅出生的时候,正是波兰历史上的困难时期。一个世纪以前,弱小波兰的强邻是一些贪婪的君主,他们决定消灭波兰。德意志、俄国、奥地利瓜分了这块不幸的土地,1795年波兰作为国家消亡,华沙归俄国统治。此后独立运动不断发生。1830年~1831年,被压迫者发起第一次革命,但失败了。这次革命招致沙皇尼古拉一世对俄属波兰更加残酷的统治。
     许多爱国者纷纷被投入监狱,一些人遭到流放,他们的财产被没收,但英勇的波兰人没有被这些吓倒。
     1863年,玛妮雅出生数年前,波兰人再次发起革命,他们用长矛、镰刀、木棍去抵抗沙皇军队的马枪。18个月死战的结果导致了一场灾难,华沙城墙上竖起了5个绞刑架,起义首领们被处以绞刑,他们的尸体挂在上面,在寒风中摇摆,还有许多革命者被押到寒冷荒凉的西伯利亚,被迫像奴隶一样劳动。
     当身戴锁链的起义志士们向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进发时,一大批强迫波兰俄国化的人――警察、教师、官吏却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个国家。他们要加强对波兰人的监视,禁止出版任何可疑的报纸、杂志和书籍,他们要强行废止波兰语言,要消灭一个民族的灵魂。
     沙皇下令,把俄语定为波兰人的正式用语,波兰人不准再讲他们的民族语言,波兰语的教科书全部没收,教育要全部俄国化。对波兰人来说,这是优选的耻辱。孩子们在学校里讲俄语,这使他们的学习非常困难。教师提问的时候,他们不仅要考虑怎么回答,还要把它翻译成俄语,如果在俄语语法上有一点细小的错误,就要受到惩罚。
     沙皇还下令禁止了许多书籍,特别是那些关于波兰英雄、波兰历史和波兰文学的书。老师们如果阅读和讲解这些书,被发现了就要坐牢。谁敢反对俄国统治者,就要被处死,或者被流放。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玛妮雅度过了她的童年。一个被压迫民族的贫困家庭,并不是一个促使天才成长和发展的理想环境,但玛妮雅也有有利的条件。她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可以帮助她学习;她的父亲是数学和物理教师,会八国语言,懂得文学和诗歌;母亲也是教师,会弹钢琴,懂音乐。她的父母鼓励孩子们多学知识,除了课堂上教的,还要学习更多更多。
     斯可罗多夫斯基先生还教育孩子们,要把知识看得高于一切。因为钱、土地可以被侵略者夺走,民族自尊心可以被蹂躏,亲人可以被警察抓走甚至处死,但知识是压迫者永远都夺不走的东西。他常给孩子们说:“罗马征服了世界,但希腊文化征服了罗马。”
     幼小的玛妮雅不懂得复杂的社会情况,但常常见到大人们在家里或街头巷尾悄悄地耳语着:“西伯利亚……流放……警察……”那窃窃私语的恐怖气氛,使玛妮雅感到异常紧张。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