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改革要情参阅1

改革要情参阅1

  • 字数: 27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华出版
  • 作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 编
  • 出版日期: 201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11905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重大政策出台的台前幕后,中国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谁不改革,谁就下台。
    ——
内容简介
《改革要情参阅》直面社会发展转型和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危机,提供全面、实用的国内外政治、经济资讯,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探讨改革过程中隐藏或者可能爆发的种种重大问题。
《改革要情参阅》关注改革热点与难点,汇集各阶层对改革的诉求,借鉴海外启示,梳理改革经验,探讨改革路径,讲真话、切时弊、出对策、为各级决策者和产官学媒搭建起信息交流以及探索和推动改革的平台。
    《改革要情参阅》以中央权威研究机构和宏观决策部门的一流专家学者、高级智囊和政府官员为作者群,这也是决定了其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广泛性。
目录
出版说明
代前言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改革
世界潜在的七大“战略意外事件”
  世界转向中国式社会主义/福山
  一个强悍而脆弱的超级大国崛起/美国《新闻周刊》
  大国关系的新调整/杨闯
  中国和印度:谁的崛起更令世界忧虑?/李光耀
  滞胀在向全球蔓延/谢国忠
  谁在制造石油泡沫?/谢国忠
改革要把激励搞对,让市场起作用
  财政利益“扭曲”财政体制/张曙光  张弛
  “地政风暴”为啥奈何不了“地产盛宴”/伊歌
  危机催生改革/钱颖一
  解构评奖委员会的官味度/顾海兵
思想解放应无止境
  解放思想与体制创新/高尚全
  以制度改革推进思想开放/郑永年
  道德建设的误区亟待纠正/许国
  思想解放,永无穷期/周瑞金
权力监督是治标,权力制衡才能治本
  问责不能成摆设/陈文祥
  地方行政问责不要搞“人治”/刘国军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三步走/李军鹏
  认真对待议事规则/仝宗锦
  发展基层民主的战略选择/李凡
  公路常年“高价”何谈“公”/余丽生
法律是市场秩序的“守护神”
  应提高“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法定刑/朱向东 李素新
  反垄断法中的“社会公共利益”困局/王晓晔
  大国要有空间法/高全喜 李斌
  刑事辩护打折的背后/李凯
中国经济,世界的“稳定器”
  伤于财政,毁于金融/卢麒元
  世行重估中国经济规模的含义/《经济走势跟踪》课题组
  发挥经济潜实力要迈的三道“坎”/刘世锦
  中国经济发展不能釜底抽薪/武建东
计划经济并没有接近终结
  城乡二元体制中的十个问题/厉以宁
  南街村的辉煌还能持续吗?/新望
  中国移动通讯发展或误入歧途/杜坎·克拉克
  中国出口依赖度被高估/乔纳森·安德森
  中国大豆“退化”之路/张曙光
竞争不能让弱者的利益“归零”
  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五个问题/林双林
  企业盈利不能以职工低收入为代价/金碚 李钢
  国外是如何稳定物价的/宋养琰 宋洁尘
  医改的真正焦点:“补供方”还是“养供方”/顾昕
政府改革的破与立
  大部制:再造政府权力结构的契机/许耀桐
  政府改革如何推进/张路雄
  打通政府合理行政的制度通道/傅达林
  从“以钱养人”到“以钱养事”为何仍不成功/贺雪峰
不受制约的公权会“咬人”
  要保护朱文娜,也要保护魏文华/杨支柱
  警察职能泛化VS警力不足/聂日明
  没有必要设“烈士节”/蔡永飞
  劳动者群体事件多发呼唤法制救济/乔健
农民无地可种,就等于无路可走
  中国农民有增无减,呼唤农村二次改革/陆学艺
  搭在弦上的土地变革之箭/韩雪
  瑞安试验:农民经济合作的方向性启示/王平
  “大学生村官计划”硬伤多/郑明怀
摘要
    
世界潜在的七大“战略意外事件”
         未来学家施瓦茨和兰德尔曾说:“1991年苏联的突然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战略意外事件’之一。它符合战略意外事件的定义,因为它对全球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苏联万世长存的普遍看法发起了挑战。”
         世界转向中国式社会主义
         福山美国知名政治学者
         各国应制定“战略意外事件”应对预案
         处理意外事件的最常用手段是制定预案——想象可能发生的情况,分析它们的影响,并制定消除消极影响和促进积极影响的策略。
         实际上,专注于那些真正算得上“战略意外事件”的未知事件,是一项重大挑战。“战略意外事件”指的是直接影响作为决策对象的组织或实体的事件。未来学家施瓦茨和兰德尔曾说:“1991年苏联的突然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战略意外事件’之一。它符合战略意外事件的定义,因为它对全球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苏联万世长存的普遍看法发起了挑战。”
         然而,促使“战略意外事件”发生的变革力量是任何人都能办到的——只要他们加以重视并采用条理分明的办法。为应对此种事件发生,施瓦茨和兰德尔认为应对案必须富于想象力和计划性:“搜寻那些发生概率似乎很低,但一旦发生就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一点很重要。”
         由此,笔者建议各国领导人,不要将各类情报分门别类,而是应该创建一个数据库,以便“收集各类信息并将它们联系起来”,同时对社会、科技、经济和政治力量进行趋势性分析。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