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反败为胜(斯利姆元帅印缅地区对日作战回忆录1942-1945)
字数: 59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 威廉·约瑟夫·斯利姆
出版日期: 2021-04-01
商品条码: 978751393394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64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1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一部战争领域的杰出作品,余戈、萨苏作序推荐。《伦敦标准晚报》评价其为“是参与过二战的将军们所著的书中,特别出彩的一部”。本书自1956年出版以来,首推中译本,是研究印缅抗战不能不看的经典著作与一手史料。2.英军视角下的中国远征军。中、英军队进行了哪些配合?中国远征军陷入了何种糟糕的处境,承受了怎样的伤亡,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与贡献?看斯利姆如何评说。3.作者斯利姆被《纽约时报》赞誉为“不仅是一个专业的士兵,也是一个专业的作家”。在他的笔下,参与精彩“演出”的有:斯利姆和他被遗忘的第14集团军,史迪威与受他指挥的中国驻印军,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温盖特与他的特种部队……4.重绘作战示意图,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1942年3月,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盟军节节败退。斯利姆抵达缅甸时,面对的便是如此灾难性的开局。他率领被打垮的英军,进行了一场鲜为人知却如噩梦般的大撤退,一直从缅甸撤退到了印度。糟糕的热带环境、残酷的日本敌人、低落的我军士气,局势对盟军非常不利!逆境之中,头脑清醒的斯利姆,几乎在没有得到任何来自欧洲的支援下,恢复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并联合中国远征军与美国军队进行了反击。从若开到英帕尔,从伊洛瓦底江到密铁拉,再到夺取仰光,一系列精彩的反攻战无不彰显斯利姆超凡的指挥艺术,以及英、中、美、缅、印五国人民联手抗日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意志。
作者简介
威廉·约瑟夫·斯利姆(1891—1970),二战时期英国杰出将领。一战爆发前夕,斯利姆进入军队服役,自此开启戎马生涯。二战中,他出色地指挥了反攻缅甸的各场战役,并联合中、美军队痛击日军,赢得了对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他晋升陆军元帅。斯利姆的指挥才能,得到了军事评论家们的一致赞扬,他是二战时期英国陆军中少数能与隆美尔、曼施泰因等人媲美的名将之一。
目录
前言序言一:关于斯利姆序言二:一个老兵眼里的中印缅战场第一卷 失败第1章 进入缅甸第2章 第一印象第3章 厄运之章第4章 灾难第5章 撤退第6章 苦果第二卷 打造利器第7章 三个“Ⅴ”第8章 第一次若开战役第9章 创始之基第三卷 测试利器第10章 很好计划第11章 胜利典范第12章 北方战线第四卷 形势逆转第13章 如何谋划第14章 如何行动第15章 消耗战第16章 追击第五卷 决战第17章 逼近伊洛瓦底江第18章 跨越伊洛瓦底江第19章 致命一击第20章 伊洛瓦底江江畔之战第六卷 胜利第21章 通向仰光的竞赛第22章 最后一战第23章 反思译者后记校者后记
摘要
第l章进入缅甸 在伊拉克的沙漠里指挥一个师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当然,在任何地方指挥一个师都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师”是军队里四个很好指挥单位——排、营、师、集团军中的一个。排是你第一次指挥的单位,这个时候你还很年轻,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你会比排里士兵们的母亲更了解他们、更爱他们。营是一个有着自己生命的单位,它是好是坏只取决于你,这时候你终于成了一个真正的指挥官。师是一个完整的战争管弦乐队中的最小编队,也是让队伍里所有人都能认识你的优选编队。而集团军,它在战争中对意志力和领导力的锤炼,能让一个人类身上的情感与理智达到最完美的平衡状态。 指挥印度第10师是一件特别棒的事。作为师里的一分子,我们发掘了自我。我们曾在伊拉克叛乱的小规模冲突中艰难战斗,在叙利亚和法国进行过血腥但并不深入的交战,并且恣意享受着入侵伊朗的谐歌剧。我们在海法(Haifa)购买啤酒,在里海的海岸上将它们一饮而尽。我们能够行动,能够战斗,并且已经开始积累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成功的传统。我们有着军人般的、足够多的自负。而现在,1942年的3月,尽管顶着沙尘暴,面临着设备短缺、武器过时以及过量挖掘据点等问题,我们仍因身处关键地点而兴奋,等待着德国对土耳其的入侵。如果这真的发生了,那么当他们的装甲师隆隆作响地越过珍珠色的地平线时,我们在对方强大的军队面前就会成为“软柿子”。与此同时,每天在沙漠里颠簸上百英里,透过双筒望远镜来回扫视一大片毫无遮蔽的沙漠又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沙漠适合英国人,而战斗同样适合英国人,你看看你的士兵就知道了。 因此,当我在我的指挥部——位于哈巴尼耶湖(Lake Habbaniyeh)的残破的水上飞机基地,接到来自巴格达军队指挥官的电话,被告知自己将在接下来的三天内飞到印度时,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我是被解雇了吗?”我问。 “不,你有别的活要干。” “但我不想干别的,我想和我的师待在一起。” “一个好的士兵应该去他被派遣的任何地方,做被命令做的事!” 然后我的耳边响起了电话挂断的声音。 接下来几天,持续不断的沙尘暴阻止了我离开,延长了道别的不愉快,然而最后我还是不情不愿地去了哈巴尼耶湖乘坐水上飞机。沙子被风吹起来,打在我的脸上,我隔着风沙,看着来送我的6位军官,他们的身影快速消失在沙尘里,而我就像他们所见的那样孤独,弓着身子对抗着强劲的风沙。水上飞机隐隐可见了,我爬了上去,在低矮的入口处撞了一下头,我几乎总会撞到头。我听见乘员们讨论风沙太大是否无法起飞,但飞行员并不这么认为,我们就这样在惊呼声中起飞了。我想着发送给妻子让她到德里与我见面的电报,以此来让自己振作一点儿,但我仍然因为离开了自己的师而感到闷闷不乐。 第二天,我们在瓜廖尔(Gwalior)郊外一个水域萎缩的湖泊上降落了。在经历了乏味的火车旅行后,我在德里车站见到了妻子。次日早上,在印度的总司令部,似乎没有人能够或者至少愿意告诉我,我的工作是什么。专享确定的是,我几乎立刻要与驻印度总参谋长莫里斯(Mortis)中将一起飞往缅甸,而他正在视察前线以获得目前不太明朗的局势的一手资料。我并不知道为何我要随同前往,但这次我当了一个好士兵,去被派遣去的地方,做被命令做的事,不问缘由。 我们早早地出发了,在加尔各答过了一夜,然后飞到了缅甸若开(Arakan)海岸上的一个小港口阿恰布(Akyab)。它看上去是一个宜人、宁静的海滨小镇,比印度类似的地方干净得多,也保存得更好。实际上,所有的缅甸村庄和城镇都是这样。我们和指挥缅甸空军的史蒂文森(Stevenson)少将彻夜讨论局势。就在几天前,也就是3月9日,仰光沦陷了,英军艰难地撤出了这个地方,不过现在已经恢复了秩序并重新组织起来。然而,无论是在地面还是在空中,形势都让人焦虑。 面对拥有明显数量优势的敌人,我们在空中无疑比在地面做得更加成功。在任何行动中,空中力量的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而在缅甸,从一开始它就成了主导因素。在日本发动袭击前制订的缅甸防御计划中,英军很大程度上依赖空军来阻止敌军或至少推迟敌军纵队前进的速度。而实际上,我们对空军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我们和日本人都会发现,单靠空袭无法成功阻止任何一方的行动。即使它有这样的能力,1942年在缅甸的英美空军力量也从未达到能正式尝试这种战术的规模。与其他一切资源一样,缅甸在飞机调配的优先级名单上排在了最后。1941年12月,在缅甸的盟军空军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只有一个配备了水牛式(Buffaloes)战斗机的英国皇家空军中队,一支配备了一些过时飞机的印度空军,以及配备了P一40战斧式(P40 Tomahawk)战斗机的飞虎队(Amer]can Volunteer Group)第三中队。本来还应该有一个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中队,但飞机一直被留在马来亚(Malaya),只有飞行员来到了缅甸。 富有活力的陈纳德(Chennault)上校所指挥的飞虎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