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虹口历史文化研究资料汇编

虹口历史文化研究资料汇编

  • 字数: 32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虹口区图书馆 编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39732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今天,面对靠前外环境的新变化,上海要实现建设“四个中心”、加快建设具有优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靠前文化大都市等目标,更需要立足长远,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开放、多元、包容、创新的海派精神,不断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虹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北外滩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各种靠前外经贸活动日益频繁。但总体上,虹口仍然处在爬坡过坎,大力发展经济的关键时期,既要面临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也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赶超兄弟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在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机,我们集中文化系统的很好人才,发掘整理虹口的历史文化资源,集结成册出版。在张雄主编的《虹口历史文化研究资料汇编》里,我们挖掘整理了虹口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内容,既有各个时期在这片土地上杰出人士的种种奋斗事迹,也有虹口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事件的钩沉与回顾。我们希望以此作为参考借鉴,促进了解,凝聚共识,团结力量,进一步形成全区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热情,以此促进虹口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四大纪念馆与城市肌理/周林
历史的丰碑——记“四大”的召开/何瑛
1919年3月送两批赴法勤工俭学留学生
启程码头的考证/刘世炎
宋庆龄诞生上海虹口概述/李嘉龙
宋氏家族在虹口/王坚忍
虹口朱家木桥的宋氏老宅/薛理勇
喜相叙——从宋庆龄创办的第三儿童福利站到
虹口区图书馆/丁景唐
把一切献给革命事业——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原校长
张琼的光辉篇章/张林凤
远东反战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召开的第一次
国际会议/刘世炎陈福如
鲁迅在景云里和大陆新村/王坚忍
鲁迅在中日关系上的立场/乐融
第二部分
寻找“李白烈士故居”/吴德胜
叶人龙:“永不消失的电波”/张林凤
革命诗人蒋光慈贫病交迫死于虹口
应修人在虹口的战斗岁月/周国伟
项松茂:一·二八淞沪抗战以身殉国的实业家/张林凤
北四川路上,他与鲁迅擦肩而过/韦泱
阿英在虹口的那些日子/钱厚祥
“红色小开”谢旦如的革命隋怀/张林凤
沈钧儒与虹口的一段情缘/周志正
忆施家伯伯在虹口那段往事/孔海珠
郑德仁:音符串起的精彩人生/张林凤
中国油画的拓荒者陈抱一对中华艺大的贡献
赵家璧与内山书店/赵修慧
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虹口寻踪/张林凤
回忆我的父亲孔另境/孔海珠
父亲及其师友/周允中
一生诗意付“心笛”——泰戈尔的中国传韵人
孙家晋二三事/张林凤
揭开高剑父在虹口的尘封记忆/陶喻之
阮玲玉与武昌路、北四川路/周林
上海抗战与曹聚仁/张林凤
幽雅高洁惟紫兰—一忆恩师、有名油画家关紫兰
第三部分
虹口历史上的几家出版机构/薛理勇
关于内山书店早期店址一文的辨正/周国伟
太阳社与春野书店
虹口区的两座印度教堂/刘世炎
虹口的犹太难民文化/薛理勇
甜爱路的“前世今生”/张林凤
上海大桥监狱/徐家俊
海伦西路的旋律/周林
“虹口”与“虹口老街”
塘沽路:近代苏州河北部发展的原点/张林凤
工会活动遗址遗迹/刘世炎
千年沧桑话江湾/王钱国忠
第四部分
这里有侵华日军的罪证——虹口嘉兴地区淞沪抗战
遗址旧事探寻/张林凤
八字桥的硝烟/王坚忍
汇山码头争夺战/刘世炎
汇山码头钩沉
解放上海中的四川路桥激战/张林凤
上海峨嵋路400号:二战期间的日军军直营慰安所
从《上海洋场竹枝词》看日本人在虹口/王坚忍
淞沪抗战中的虹口码头/刘世炎
他见证了东京大审判——高文彬教授访谈录/俞宽宏
昆山花园路7号:失踪的女作家和诗人之死/王一梁
在“爱国·民主·进步”的旗帜下——写在上海
麦伦中学建校115周年之际/张林凤
彪炳史册的立达学园/王坚忍
我所知道的上海中正学校/曹群
一所以木棉花为标志的学校——原上海粤东中学百年回眸/张林凤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