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苏轼词选
字数: 22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 (宋)苏轼
出版日期: 2017-01-01
商品条码: 9787534850189
版次: 1
页数: 259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2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交货恣肆,明白畅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李之亮编写的《苏轼词选》精选了苏轼132首词,涵盖了叙事、赠答、咏史、田园、咏物等各类佳作,同时兼顾豪放、婉约等不同风格的作品,加以导读、注释和评析。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品质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目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洞仙歌(冰肌玉骨)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满庭芳(蜗角虚名)
无愁可解(光景百年)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临江仙(夜归临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一丛花(初春病起)
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满庭芳(归去来兮)
满庭芳(香瑷雕盘)
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
念奴娇(赤壁怀古)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踏莎行(山秀芙蓉)
西江月(送钱待制)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西江月(平山堂)
西江月(送别)
临江仙(细马远驮双侍女)
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
渔家傲(七夕)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鹧鸪天(笑捻红梅掸翠翘)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定风波(重阳)
定风波(感旧)
定风波(月满苕溪照夜堂)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定风波(春情)
定风波(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定风波(送述古)
定风波(有感)
定风波(自述)
南乡子(赠行)
南歌子(游赏)
南歌子(湖景)
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
南歌子(湖州作)
南歌子(暮春)
好事近(黄州送君猷)
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
望江南(超然台作)
望江南(暮春)
卜算子(感旧)
瑞鹧鸪(观潮)
十拍子(暮秋)
清平乐(秋词)
昭君怨(送别)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三部乐(情景)
阮郎归(初夏)
江神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江神子(猎词)
江神子(恨别)
蝶恋花(春景)
蝶恋花(送春)
蝶恋花(述怀)
行香子(寓意)
行香子(述怀)
菩萨蛮(天怜豪俊腰金晚)
菩萨蛮(新月)
菩萨蛮(七夕)
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
虞美人(有关堂赠述古)
菩萨蛮(西湖)
哨遍(为米折腰)
满江红(忧喜相寻)
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硝}人娇(或云赠朝云)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如梦令(有寄)
如梦令(春思)
南歌子(再用前韵)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晦之)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减字木兰花(立春)
浣溪沙(新秋)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浣溪沙(渔父)
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浣溪沙(和前韵)
浣溪沙(咏橘)
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浣溪沙(前韵)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浣溪沙(荷花)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浣溪沙(有赠)
浣溪沙(罗袜空飞洛浦尘)
浣溪沙(扬州赏芍药樱桃)
浣溪沙(端午)
浣溪沙(感旧)
浣溪沙(自适)
渔家傲(赠曹光州)-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减字木兰花(江南游女)
满庭芳(归去来兮)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点绛唇(闲倚胡床)
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
南乡子(宿州上元)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浣溪沙(送叶淳老)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虞美人(冰肌自是生来瘦)
念奴娇(中秋)
醉翁引(琅然)
渔父(渔父醉)
渔父(渔父醒)
生查子(诉别)
西江月(梅花)
摘要
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十年八月,当时苏轼刚到徐州知州任不久,相聚三四个月的弟弟苏辙准备到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赴任,作者写了这首词为他送行,同时也是对苏辙赠给他的那首《水调歌头》的回应。全词用了不少典故,但因都是熟典,并没有降低词作的艺术魅力。苏轼认为,人生一世,建功立业是很好重要的,但退归田园逍遥自乐更是士子的渴求,两者之间孰轻孰重,有时候很难取舍,正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子入仕,风风雨雨几十年,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必然是有穷有达。话虽这么说,真正落实到一个人头上,其实是很难把握的。作者举晋代名士谢安为例,谢安流连山水不入俗流已到四十多岁,还是没能把握自身,以致官居高位,等到在朝受到他人忌恨,再想回到退隐之处已经晚了,生命快到尽头了。客观来看,苏轼从少年时就没有出入头地的念头,遗憾的是他过于聪明,朝廷的任何考试,他都能轻轻松松地夺魁,在那个时代里,像他这样的人,不走仕途几乎不可能,而他的确不是当官的料,由于文思太敏捷,以致经常受到他人的忌恨,而他又是个没有城府的爽直汉子,这就更难适应官场的倾轧。可以说,苏轼从当官的靠前年起,一直处在蹭蹬状态中,他厌恶官场又成了必然,这种纠结和矛盾心理,在这首词中体现得十分充分。
从结构上看,词的层次很分明,上阕谈古人谢安的一生,抓住了谢安拥有特色的性格特征:毕生都想做个出世闲人,命运却把他推到了政治的前台,及至幡然悔悟,已到了油灯将尽的晚年。下阕回到自身:有鉴于谢安的榜样,自己应该及时把握,急流勇退。或许有人会问:此时的苏轼不是走得顺风顺水吗?为什么会有如此消极的想法呢?要弄清这一点,还要和当时的政治大背景联系起来。熙宁初年,正是王安石变法搞得轰轰烈烈之时,而苏轼是不赞成变法并且直言反对的人之一,自然会受到变法集团的打压。这种有志不得伸的郁闷,政治上的彷徨和无奈,是他产生退隐想法的直接原因。他是个性情中人,缺少政治家的含蓄和变通,所以仕途上一有不合心意之事便使性子,闹情绪。然而我们能够体会到,他内心并没有陶渊明那样愤而辞官的决心,对仕途还有着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不管他说得多么决绝,我们都不必真的相信,那只是“体制内”的人发发牢骚罢了。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当时苏轼45岁。由于苏轼与当政者意见不合,受到小人李定、舒直等人的陷害,下御史台狱,即宋目前有名的“乌台诗案”。因不少大臣极力解救,他才免于死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签书州事。作者刚到黄州时,心情极为苦闷,他在写给李腐的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自喜渐不为人识。”在政治上受到致命打击后,作者如惊魂未定的鸿雁,只希望默默以求全,不为人所知,尤其是不要进入当权者的视线,生怕大祸再次降临。很能体现这种心情的,就是本词的末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既是他当时的实际处境,又是当时的真实心态。据说他的朋友陈懂见他在黄州过于凄苦,请他到武昌去住,他给陈性回信说:“又恐好事君子便加粉饰,云擅去安置所,而居于别路。传闻京师,非细事(小事)也。”他宁可规规矩矩地待在黄州这片冰冷的沙洲上,也不敢随意择木而栖。P11-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