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枣疯病

枣疯病

  • 字数: 9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作者: 刘孟军 赵锦 周俊义
  • 出版日期: 2010-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91401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枣树原产我国,是我国重要的特色优势果树和第一大干果树种,现有栽培面积150万hm2,年产量300多万t,约占世界的99%。枣树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在山、沙、碱旱地区农民增收、生态建设和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枣疯病是国内外枣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检疫病害,每年导致大量枣树死亡,使枣产业生存和发展受到严峻威胁。枣疯病为高致死性植原体病害,其防治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刘孟军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历经10余年科技攻关,完成了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相关科研课题,在枣疯病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的同时,实现了防治技术和防治效果的重大突破,先后于2004年和2006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一章绪论
一、 枣产业的重要地位
二、 枣疯病与植原体
第二章枣疯病的发展和研究史
一、 枣疯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 枣疯病的研究史
三、 今后需重点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枣疯病的主要症状与病情分级
一、 枣疯病的主要症状
二、 枣疯病的症状演变
三、 枣疯病的病情分级
第四章専疯病的流行学
一、枣疯病的传播途径
二、传病昆虫及其生物学
三、枣疯病发生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第五章枣疯病的病原及其检测方法
一、 枣疯病的病原
二、 枣疯植原体的理化特性
三、 植原体的检测方法
第六章枣疯植原体的活体培养及其应用
一、植原体人工培养现状
摘要
    2.植原体的特征在植原体被发现后的20多年时间里,人们围绕这种病原微生物开展了大量研究。植原体是一类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筛管和介体昆虫体内、具有三层单位膜结构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一般会引起植物叶片黄化和发育畸形等症状(《植原体菌种资源描述规范》,2004)。植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目前尚难以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
     植原体的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主要寄生在植物和叶蝉f昆虫体内,大小不一,直径在几十纳米到上千纳米之间,无细胞壁,具有受外力作用易被破坏的脆弱的单位膜。因无细胞壁,植原体形态受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胞液的浓度和胞内的渗透压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在不同条件下形态各异,一般有球形、长杆形、椭圆形、带状形及多态不规则形。同时植原体在不同的生长周期中,形态也有一定变化。
     植原体的发育过程与菌原体(Mycoplasma)类似,经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发育程序,主要在寄主植物和媒介昆虫体内繁殖。繁殖方式多样,有两均分裂、出芽生殖、生成许多小体再释放出来、分枝体产生球抱初生体以及串球状的分支体链断裂等。在植物组织细胞内,植原体往往同时存在几种繁殖方式,且相互联系,生长到一定阶段可以互相转化。在电镜观察时,植原体呈现的多种形态恰与它诸多的繁殖方式有关;整个受害植物细胞内存在大量植原体,充斥整个空间,也是植原体多种类型的增殖方式造成的。同时,这种多类型的增殖方式还使昆虫体内的传毒速率较快。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