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的那头是中国

海的那头是中国

  • 字数: 5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作者: 钟兆云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76169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7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长篇历史虚构小说。主人公顾华是海外华侨第三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其父顾骧有“亲日”嫌疑,他对此耿耿于怀,于是想通过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找出家族蒙羞的真相。随着顾华研究的深入,顾氏和程氏两大华侨家族百年来的恩怨情仇付出水面。书稿生动再现了重要历史事件的台前幕后,探寻历史人物在时代浪潮中的主动与被动。其中,顾程两家,是近代以来广大海外华人的缩影,他们既是中国变革的策划者,也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支持者或对立者,还是中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对他们的家族历史追述,展现了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永远不变的赤子情怀。
目录
第一部往事知多少
第二部惊起一滩“鸥鹭”
第三部东边日出西边雨
第四部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第五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第六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七部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第八部众里寻他千百度
摘要
     现在想来,我初来东瀛不久,就被小野抛下过。 那天是八月十五日,你当知道这一天对中国和日本的不同意味。 我们相约去中华街看热闹。数十年来,每每这个时候,日本各地的中华街多少会有些动作。 今年的主打是书展。十几种长相各异的外文出版物,簇拥着简繁汉字各占半壁江山的图书,林林总总,莫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流表述。摆放的图书中,我看过何应钦的《八年抗战之经过》、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蒋纬国主编的《国民革命战史》,也看过大陆官方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简明读本》《东京审判:正义与邪恶之法律较量》等。这些书,对抗战的记述互有详略,或可互相补充吧。 人群像风一样摩肩接踵而来,不同版本的书刊在不同肤色的人手中,被深深浅浅地翻阅着。一旁临时搭建的舞台倒也精巧,以开放的胸怀欢迎人们自由上台演讲。 “拔剑者必亡于剑,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古往今来,想用武力征服世界者,哪个有好下场,日本又怎能例外?你再优选再自负再狂妄,也得想想,你有国家观念、民族主义,人家也有;你有武士道,人家也不怕死;你敢杀人,人家也不是孬种!就算你能以一当十,人家以十当一也照样能干死你。上帝要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就是日本的教训,再毫无理智地疯狂,只能万劫不复地毁灭!” 谁都可以像这位身着中山装不报家门的中年男子那样上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必在乎掌声多寡。 “没错,甲午战争中国输得快,抗日战争中国赢得慢,但终究是赢了,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几年后再来个抗美援朝,打出国门,比日帝强悍的美帝和联合国军都夹着尾巴逃跑了,你日本再不服气,再不承认败于中国之手,又能如何?!” 民族主义是无法融化的坚冰。日本偏要在天大的难以愈合的伤口上撒把盐,中日友好能不一波三折? “中国不应总关注不幸的历史,而要向前看……” 在这个号称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里,你想说什么都可以。于是乎,你方唱罢我登台,观点有犀利,有中庸,有废话和反话,任你拍照和录影。 热闹间,外头骤然响起音高八度的喇叭呜咽,一阵阵吼叫随风侵入耳。有人循声张望,有人放下手中的翻阅,停止这边厢的耳闻目睹,朝那边厢移步。 我问陪在身边的小野发生什么事了。 “肯定是他们。” 我知道他说的“他们”:“哦,打擂台,分庭抗礼,去看看吧?” “他们闹事,你凑什么热闹呢?” “右翼长什么样,什么阵势,我还没见过呢,百闻不如一见。” 小野脸若冰霜,拒绝陪同,只想徜徉在中华街。我们谁也不拗谁,各得其乐。 中华街外,远远地,几辆并不显赫威猛的宣传车,迎风猎猎地飘扬着旭日旗,高悬的标语扑面而来。“日中断交”“粉碎中华霸权”“创设皇军”……一个比一个耸人听闻,触目惊心。车之外,是三五成群聚散两由之的路人,以各自的好奇和漠然,画成了流动的浮世绘。 浪笑和尖锐的口哨,此起彼伏地戳痛我心口,莫名地引起一阵恶心。这些像从垃圾箱里倾倒出来的话,以我既有的日语水平,只能听个大概,在这里是结合事后的报道给其留个“全尸”的。 我不近不远地伫足,愈发地感到连多听一句都是纵容犯罪,摇头离开,却被硬硬地拦住去路。身旁两人,一胖一瘦,分别用日语、汉语问怎么样。也许我没去主动领书,也许我的不以为然,早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什么怎么样,我耸耸肩,报以微微一笑。虽是应付式的,相比于他们的突兀,已有足够的礼貌。 瘦子仿佛看出了我的不屑和轻蔑,眼睛放射出戒备的光:“什么意思?” 瘦子说着汉语,其同伙双眼直勾勾地盯上了我刚买下的《不为人知的日本远东战争罪行》。这个胖子一点儿亲和力也没有,虚晃着的身体没个站相,好像还在膨胀,要把别人的空间全侵占了去。 “原以为日本人学会了礼貌谦逊,没想到骨子里如此特别!”语言连同内容,轻易地暴露了我的身份。 “有不同看法,何不辩辩?”瘦子说话问手足无措,一副随时想抓痒又随时忍住之样,似乎倒在担心我受了他的怂恿,真要跳出来打擂台,又将更让他手忙脚乱。 “跟神经病辩论,我岂不也成了疯子?!”我挺胸,语气不无倨傲。 以前我是有不以为然甚而目空一切毛病的,看春花秋月阴晴雨雪都是一副无所谓且不屑的神气,连着被几个美女心口不一地捧作传说中的高冷男神后,自觉接地气了些,但只要遇上神经病和一切不可理喻之人,还是容易被打回原形。 在我“原形”毕露时,呼呼的风在耳边生焉,猝不及防间已是眼冒金星,一记拳头严严实实地打上了脸,唾沫横飞的辱骂像一样劈头盖脸地喷射过来。 我脑袋“嗡”了声,我招谁惹谁了?打人不打脸呢!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