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企业家精神 第2辑 社会使命稳健性的概念与实践

社会企业家精神 第2辑 社会使命稳健性的概念与实践

  • 字数: 35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毛基业 等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02866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8年,《社会企业家精神:创造性地破解社会难题》—书出版,该书回答了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企业?在中国发展得较好较快的社会企业是什么样子?同时,该书还引出了“社会使命稳健性”的概念。本书是2018年版的延续,聚焦于社会使命稳健性这一重要主题,回答了三个关键问题:什么是社会使命稳健性?为什么社会使命稳健性是社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根本区别?如何保障社会使命稳健性?本书提供了一个理念框架,解答以上三个问题,并阐述了10家社会企业的案例故事,向读者展示如何在保障社会使命稳健性的同时实现商业绩效的增长,客观呈现其中的复杂性和得失经验。这10家社会企业是从众多中国社会企业中精选出来的,在各自领域中具有代表性,涉及金字塔底层人群生活的改善、边远乡村的民生与教育、残障人士权益等范畴。在每个社会企业案例的最后,还有业内知名投资家从社会影响力角度对案例进行的点评。本书2018年版出版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在国内外与社会企业有关的重要论坛、会议与网络社群中被广泛传播。本次出版的第二辑,进一步为政策制定者、认证机构、专业投资机构和广大社会企业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毛基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内管理学科案例研究的领先学者和推动者,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会主席,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创刊主编;曾获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
目录
使命稳健是社会企业试金石
什么是社会使命稳健性?
为什么社会使命稳健性是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核心区别?
如何保障社会使命稳健性?
结语
Power-Solution:用爱心照亮金字塔底层人群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印度之行引发的转型
被迫转向制造型企业
全方位培养自我造血能力
爱心收获鲜花和掌声
危机与转机
山水伙伴:蜂蜜链接的生态公平
孕育于山水间的社会企业
摸索中前进的山水伙伴
生物多样性保护
社区治理赋能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ABC公益咨询:青年创变共筑美好社会
发现:公益咨询从0到1
启航:运营模式标准化
转型:规模化与财务可持续
共享:志愿者与公益组织的桥梁
成就:公益咨询的领军者
蓝图:愿景与挑战
工友之家:打工者的精神家园
且歌且行的“工友之家”
顽强生长
可持续的努力
合作社逻辑下的机构治理
从头越
一公斤盒子:涅槃重生与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一公斤:装得下一个世界
傻瓜化的教学工具包:一公斤盒子
理念之争:一盒教育,半盒创新,半盒公平
二次创业:从乡村教育与公平出发的涅槃重生
再造盒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未来:挑战永无止境
保护豆豆:儿童性教育的坚定践行者
一段往事引发的思考
从被“忽悠”到坚定创业
对商业模式的上下求索
挑战与坚守
无障碍艺途:从改变认知到价值创造
“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发现中国的“梵高”
开设艺术疗愈课程
促进社会认知和融合
用创新的方式筹款
探索自我造血机制
“把好事做好!”
灵析:为公益插上智慧的翅膀
老志愿者的困惑与构想
从满足公益组织的需求入手
转型惠及更多的公益组织
迭代升级解决公益组织痛点
创业路上的诱惑与坚守
灵析带来的改变
未来之路
黑暗中对话(中国):黑暗的力量
结缘DID
以创新求发展
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设计
以视障员工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反思中迎接新的挑战
联谛:信息无障碍坡道的搭建者
结识信息无障碍
联谛的创立
成长中的联谛
不忘初心
机遇与挑战
附录1亿方公益基金会进行社会企业投资的基本方法论
附录2中国社会企业认证的实践思考———从社会企业认证到社会企业服务
附录3第一辑案例企业后续发展概况
附录4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北京倡议
附录5尤努斯致全球社会事业中心公开信
摘要
     什么社会使命稳健性? 社会使命稳健性指的是一个社会企业的“社会使命优先性”在多大程度上不会因为该组织对商业价值的追求而遭到减损。社会使命稳健性与社会使命(或目标)的漂移是对立的概念。社会使命稳健性程度越局社会使命发生实厨陛漂移的风险也就越低。社会使命稳健性是社会企业持续创造社会与商业双重价值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缺乏社会使命稳健性反映了社会企业对商业价值的过度追求,可能导致社会使命漂移,例如削弱或者放弃对目标受益群体的服务,从而会伤害到社会价值创造的持续性。但社会使命稳健性并不必然带来商业的成功。不少国内外的社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僵化教条地强调社会使命,导致效率低下,内部意见分歧激化,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长期无法实现财务持续,蜕变成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慈善机构,乃至关门大吉。这最终伤害了目标受益人群(常常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与此同时,许多案例说明,清晰的“社会使命稳健性机制’’可以帮助降低成本、维系和加强利益相关方关系,促进产品、服务、流程、价值链活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推动商业绩效的增长。社会使命稳健性与组织的商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和条件很多。后面,我会通过论述社会使命稳健陛机制来说明社会使命稳健性可能促进商业发展的一些路径。1旦这个问题需要进行专题研究,超出了本书的范畴。本书所论述的是:(1)社会使命稳健性是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核心区别;(2)保障社会使命稳健陛的机制有哪些。书中的案例展现了优秀社会企业如何设计和实施社会使命稳健性机制,以及它们遇到了怎样的挑战。 社会使命稳健性的缺失体现在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社会使命稳健性缺失的情况是,在遇到业绩下滑或财务困难的时候,社会使命从组织活动和组织决策的核心位置下降到边缘位置。 例如,一个缺乏社会使命稳健性的企业在遇到困境时把服务重点从弱势人群转移到高收入人群,考虑等到渡过难关后再重新回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一个社会使命稳健的企业在遇到困境时,首先考虑如何在价值链条上进行创新,努力保持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从而在不牺牲社会使命的前提下做到财务的可持续。 第二种社会使命稳健性缺失的情况是,当一个社会企业的业务发展良好时,这个组织通过模糊、削弱乃至放弃社会使命的方式加速扩张。一个组织管理者的注意力、时间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缺乏机制来保障社会使命稳健性的组织往往很难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保持社会使命的优先性。两本案例集中有不少社会企业正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它们有的在通过加盟连锁的方式进行扩张,有的在决定是否以及怎样接受投资机构提供的资金。它们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如何通过某种机制来应对外部利益相关方带来的社会使命漂移的风险,例如加盟商可能以损害社会使命的方式开展业务,或投资者以业务偏离目标受益人群为条件提供资金。 第三种社会使命稳健性缺失的情况是,社会企业通过割裂其商业活动对不同利益相关方所产生影响的方式来创造其所声称的社会价值。例如一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环保产品制造企业可能拖欠员工工资、提供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遵守劳动合同、压榨供应商,从而降低成本增力[利润。这种虽然创造社会价值但损害利益相关方权益的工作方式是不司持续的。它实际上反映出追求利润优选化而不是追求优选化解决社会fi题的组织决策方式。这种组织在短期可以通过创造社会价值来积累和润、快速发展,例如提供价格有竞争力的环保产品或服务。但这种方式削弱了组织持续追求社会使命和创造社会价值的可能性。组织很可能在财务绩效下滑的情况下削减对原先社会使命的投入,转而在更有利可医的领域开展业务。同时,利益相关方的抗争以及法律风险会降低企业持续经营的可能性。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