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性一般均衡模型及其政策应用研究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性一般均衡模型及其政策应用研究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张杰飞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768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农业一非农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是其直接原因,但农业一非农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并非外生给定,而是内生决定的。既有文献尽管从多个视角、多个方面研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基本是外生给定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而没有内生地解释为什么城市工业劳动生产率会高于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性一般均衡模型及其政策应用研究》突破既有文献外生给定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固有范式,通过借鉴新经济地理模型内生性建模的研究思路及其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同时基于中国实际修改相应假设,构建了内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借此从理论上研究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途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我国经验数据进行计量验证,以期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政策建议。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内容
1.3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3.1研究方法
1.3.2主要创新
2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文献综述
2.1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经典理论
2.1.1刘易斯模型
2.1.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2.1.3乔根森模型
2.1.4推拉理论
2.1.5Todaro模型
2.1.6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
2.2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的近期新进展
2.2.1农业劳动力转移动因及其影响因素
2.2.2农业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2.2.3农业劳动力转移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2.3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总结性评价
3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及其借鉴
3.2几个相关概念及其特征事实
3.2.1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经验证据
3.2.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迁移成本和城市成本
3.2.3城乡收入差距
3.2.4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
3.2.5城镇失业
3.3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3.1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
3.3.2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3.3.3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4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理论模型
4.1引言
4.2初始均衡
4.2.1消费者均衡
4.2.2生产者均衡
4.2.3市场均衡
4.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稳定均衡
4.3.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4.3.2稳定均衡
4.4小结及政策建议
……
5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理论模型
6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理论模型
7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经验研究及政策建议
8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经验研究及政策建议
9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