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

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

  • 字数: 3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作者: 李君如 主编;金钊 副主编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50113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建设、增强广大党员党性修养的教科书,曾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仍然是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当然其内涵有了新的时代要求。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编写,既弘扬传统,又与时俱进,全面而又系统地梳理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的时代特征,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纪律修养、文化知识修养、作风修养党性修养等,并对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规范。有助于新时期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员正能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力量。
作者简介
李君如,浙江鄞县人。197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政史系,1981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考进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历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靠前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曾任上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中央党校副校长。

金钊  党建研究专家,教授
目录
第一章  加强党性修养:共产党员的必修课
一、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党性不断升华的过程002
二、加强党性修养是新时期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呼唤005
三、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共产党员优选性的基本经验012
四、新时期共产党员应该自觉加强党性修养016
五、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水平023


第二章  绝不“改旗易帜”:共产党员的理论修养
一、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028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039
三、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052


第三章  补足“精神之钙”:共产党员的政治修养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优选理想060
二、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068
三、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082
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088


第四章  抓牢“优选准绳”: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
一、共产党员要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094
二、共产党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100
三、共产党员应当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修养112


第五章  克服“本领恐慌”:共产党员的文化知识修养
一、文化知识是共产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26
二、学习新知识、增强新本领是时代的要求133
三、共产党员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贡献给党和人民140


第六章  防止“颠覆性错误”:共产党员的作风修养
一、党风是党性修养的外在表现148
二、执政党党员的作风修养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153
三、发扬优良的传统作风,提高作风修养的水平155
四、对照“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加强作风修养164

第七章  维护“党的生命”:共产党员的组织纪律修养
一、不断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174
二、共产党员要严格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181
三、共产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190
四、共产党员要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197


第八章  贯彻“基本遵循”: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性修养
一、《党章》是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206
二、《党章》对党性修养提出的新要求208
三、按照《党章》新要求加强党性修养214


第九章  解决“船”“桥”问题:加强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正确途径230
二、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科学方法246
三、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成功经验257


后  记265
摘要
    靠前章

    一、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党性不断升华的过程
    什么是党性修养?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谈到和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很早提出来的。根据史料记载,于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对学员的一次演讲中,很早提出了“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个概念,并讲了共产党员修养的必要性以及修养的内容和途径,报告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后来就印成了小册子出版,新中国成立后又再版,这就是有名的《论修养》。应该说,《论修养》哺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共产党员始终保持优选性和纯洁性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讲的“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指共产党员的自我锻炼和改造。“修养”这个名词,应该说它是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认为:“古代许多人的所谓修养,大都是唯心的、形式的、抽象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东西。他们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他们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这当然是虚妄的。我们不能这样去修养。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的沃土之中,在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从我们民族的很好文化中吸取营养,吸取一种向上的力量,同时将传统文化中很好的成分升华,进行理论改造,用来教育我们的党员,成为我们党在思想建设方面一个重要的特点。在《论修养》中,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对传统“修养”这个概念,进行了提炼和改造,赋予一种新的含义,形成了我们党的思想建设中“党员的党性修养”的特定概念。他所讲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有下面特定的含义:“我们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必需有的修养。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所讲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超越。
    为什么要强调共产党员的修养呢?讲了三点主要理由:靠前,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完成我们党的历史任务。第二,他认为从一个革命者的成长过程看,一个幼稚的革命者要经过长期的、不断的修养和改造,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坚强的革命者。第三,从革命发展的过程看修养的重要性。从革命发展的过程来看,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是一个长期的,又是一个艰巨的事业。特别是夺取政权之后,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然,当时讲这段话时,我们党还没有在全国夺取政权,但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历目前旧时代的革命者,无论是地主阶级的革命家,还是农民起义的,一旦他们革命成功、掌握政权以后,很少有不堕落、不腐化的。都是从一开始艰苦奋斗,到很后腐败、灭亡,谁也跳不出这个历史周期率。共产党人不能这样,共产党人在革命前要艰苦奋斗,在革命后还要继续艰苦奋斗,代表人民利益。所以共产党人要不断地修养和改造。“我们共产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中国社会中产生的。每个党员都是从中国社会中来的,并且今天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还经常和这个社会中一切不好的东西接触。不论是无产阶级或是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不论是老党员或是新党员,他们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旧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习惯,这是不奇怪的。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
    共产党员修养的内容是什么呢?讲了七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修养。共产党员要学习革命的理论。二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和战术上的修养。学习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战术,实际上,我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是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如克服个人主义,做到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要有崇高的道德,坚持为人民服务。四是关于党的团结的修养。就是要勇于和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五是关于艰苦奋斗的修养。就是培养一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六是联系群众的修养。要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密切联系群众,不脱离群众,克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的思想作风。七是关于科学知识的修养。
    这就是所讲的共产党员修养的概念、方法、必要性和基本内容。我们将的论述进行归纳,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主要内涵。所谓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党性不断升华的过程。
    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自我教育的过程。按照的观点,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具体说就是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非无产阶级的意识;用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克服个人主义的思想;用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思想去塑造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这种塑造是共产党员自觉按照《党章》的规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过程。
    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自我锻炼的过程。在《论修养》中,提出:“要在革命的实践中修养和锻炼,而这种修养和锻炼的专享目的又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民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为了修养而修养的唯心主义的修身养性,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唯物主义的实践锻炼。“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说到底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世界观的问题。”
    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自我改造的过程。共产党员自我改造就是通过加强党性修养使自己的个性适应党性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自己的个性,党性是共产党的共性,自我改造就是党员对党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内化,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个性服从于共性,共性引导个性,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目的是实现党性修养觉悟的提高,达到共产党员的自我完善。党性是规范和发挥共产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准绳,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自觉按照党性标准进行不断教育、锻炼、改造,很后达到共产党员标准的过程。它是共产党员自身的自我完善,是自律和自强的统一。
    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共同构成了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主要链条,它们是互相关联、不可分离、同步进行、良性互动的关系,一句话,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共产党员党性不断升华的过程。
    二、加强党性修养是新时期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呼唤
    我们党一贯重视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曾提出了有名的思想建党的论断。加强党性修养,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了优选性和政治本色;而要保持共产党员优选性和政治本色,就要求共产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5~46页。
    ]在新时期新阶段,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对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发出了新的呼唤。

    (一)变化了的世情的呼唤

    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靠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优选化曲折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共产党员党性修养面临新的“三大考验”。
    (1)意识形态的考验。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世界的格局被打破,多极化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仍然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攻目标,就是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搞乱人们的思想。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观念也不可避免地要侵入我国,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这样那样的消极影响。特别要看到的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好尖锐的。我国是当今世界上优选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会长期面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活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经济优选化的考验。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优选化趋势明显加快。在经济优选化的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研环境,同时采取调整移民政策、减低税收等措施,大量地从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吸引人才。跨国公司极力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纷纷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大量招揽所在国人才。在人才争夺战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而且难以改变。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靠前资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必须凝聚适应优选化时代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才能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核心的重任。唯有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选性,才能在激烈的靠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考验。自然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首先是带来了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自然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经济、政治、道德、伦理的问题。我们只要想想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基因工程的发展所引起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社会后果,就不难理解上述问题的产生。共产党员只有切实加强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修养,掌握高科技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凝聚全党的智慧和力量,始终走在生产力发展的很前沿,才能代表中国优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应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要求。当今世界的竞争不是某个方面的竞争,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打不起来,因此一个国家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实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大小。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也不仅仅来自于军事,同时也来自于经济、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有时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比军事安全更为紧迫,更为重要。为适应形势需要,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战略,提出了旨在提高本国以经济为主体的综合国力的新的蓝图。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战略思维方式研究和分析我们所面临的靠前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应对靠前局势深刻变化的考验。

    (二)变化了的国情的呼唤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靠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形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也提出了“三大考验”。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考验。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3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靠前、第二步目标。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发展目前一个新的里程碑,也为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优选发展中国家的靠前地位没有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靠前5页。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改革发展稳定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把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既需要我们遵守世贸规则,又要求我们善于利用规则来发展自己,化解风险。总之,在未来的征途上,改革发展的任务会十分艰巨,新情况新问题会层出不穷,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风险会不时出现。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的、时代的需要和个人的成才究竟如何结合起来,在这个时期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尤其需要党员加强党性修养。
    (2)市场经济的考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分化问题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客观现实。利益分化是伴随着改革的进程发展的。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把个人利益与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结合起来,通过利益的差异激发人们追求利益的积极性,并以此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随着利益的分化和重组,利益纷争与利益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是优选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党员要积极带头从事商品经济活动,就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办事,从而在思想意识方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作为一名党员,在党内要坚持党性原则;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考虑处理市场经济的活动问题。既要在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任务中起组织领导和模范带头作用,又要抵制住市场经济基本原则消极方面的影响,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选性,就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3)理想信念的考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很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长期的根本性课题。共产党员必须胸怀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优选性和纯洁性的首要和根本的标志。作为党员,要履行党员的义务,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员必须始终遵循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立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先公后私、大公无私。在共产党员个人的正当、合法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把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必要时,还必须放弃、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以至于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三)变化了的党情的呼唤

    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对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又提出新的“三大考验”。
    (1)新历史方位的考验。经过9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的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地位的这种变化,使我们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二是我们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利于我们的党员、干部开阔眼界,学习国外的优选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增加了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腐蚀的危险。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生态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给党的建设注入了巨大活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考验。新的历史方位,要求共产党员树立执政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加强党性修养。
    (2)队伍新老交替的考验。我们党已经有8 600多万名党员。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地流动,人们的职业、身份也在经常变化,他们中的一些优选分子将加入党的组织。以上变化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党的建设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把握。
    (3)长期执政的考验。执政党的优选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在,我们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批无私奉献、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很好共产党员。但是也要看到,党员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一是一些党员的思想观念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掌握新知识不够,缺乏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二是一些党员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动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有的甚至只顾自己利益,不顾群众利益,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三是有的党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特别个人主义思想膨胀,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滋长。这些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新党员大量增加,党员队伍少见壮大,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年轻知识分子入党,使党员队伍从总体上呈现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新气象。但另一方面也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不少新党员,由于缺乏老一辈党员经历的艰苦生活、各种风险的锻炼和考验,极易受到开放式、多元化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从基层组织的现状看,更有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不论从应对错综复杂的靠前局势,或是从应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复杂而艰巨的新形势新任务来看,还是从我们党员队伍的自身状况来看,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选性和纯洁性,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面对世情、国情、党情三个重大变化及其带来的九个方面的重要考验,面对新时期对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发出的多方面的呼唤,我们必须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