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国干才:丁文江传

民国干才:丁文江传

  • 字数: 160000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作者: 纪彭
  • 出版日期: 201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5730137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晚清民国时大批青年远渡重洋,学习西洋文化,接受欧风美雨的洗礼,回国后投身政治,也有一些人潜心学问,成为了真正的学者,还有的人投身实业,壮大了民族工业。丁文江算是其中三面兼顾的典型:他在英国学习地质学、回国创办地质研究所;与胡适办杂志评论时事;与友人创办煤矿成了企业家;受聘孙传芳规划大上海,与北伐军大打出手;又在蔡元培力邀下出任中研院总干事。丁文江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既能做学问,又能做事情的第一流人才,正如罗素所言:“丁文江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干的中国人。” 《民国干才(丁文江传)》是“序言:他如何干出那么多大事上篇 人生传奇第一章一个工科海归第二章中国地质界的鼻祖第三章北票公司的CEO第四章“努力”问政的“好人”第五章“科学与玄学”之争中的青年导师第六章大上海的总设计师第七章北伐军的敌人第八章他还是地质学家第九章独立评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第十章国家主义者或法西斯主义者第十一章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第十二章死在救国的路上中篇 代表作品我的信仰少数人的责任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节选)中国政治的出路忠告旧国会议员所谓“剿匪”问题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再论民治与独裁下篇 开放讨论讨论一:丁文江经历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日本侵华,在这些动荡时期很多人都靠依附权贵而生存,他又是如何保持独立人格并做成实事的呢?讨论二:丁文江保持独立的人格,但是又与政学商三界关系很密切,这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讨论三:无论在何时做何事都是知易行难,但丁文江为什么在短短的一生中做成如此多的实事呢?讨论四: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丁文江,在民国时期最让人敬佩的品格是什么?参考书目”系列之一。 《民国干才(丁文江传)》的作者是纪彭。
目录
序言:他如何干出那么多大事
上篇 人生传奇
第一章
一个工科海归
第二章
中国地质界的鼻祖
第三章
北票公司的CEO
第四章
“努力”问政的“好人”
第五章
“科学与玄学”之争中的青年导师
第六章
大上海的总设计师
第七章
北伐军的敌人
第八章
他还是地质学家
第九章
独立评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第十章
国家主义者或法西斯主义者
第十一章
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第十二章
死在救国的路上
中篇 代表作品
我的信仰
少数人的责任
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节选)
中国政治的出路
忠告旧国会议员
所谓“剿匪”问题
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
再论民治与独裁
下篇 开放讨论
讨论一:丁文江经历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日本侵华,在这些动荡时期很多人都靠依附权贵而生存,他又是如何保持独立人格并做成实事的呢?
讨论二:丁文江保持独立的人格,但是又与政学商三界关系很密切,这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
讨论三:无论在何时做何事都是知易行难,但丁文江为什么在短短的一生中做成如此多的实事呢?
讨论四: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丁文江,在民国时期最让人敬佩的品格是什么?
参考书目
摘要
    民国初年的政治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北洋政府对矿物还是很重视的。回到北京后,丁文江上书农商部总长,说明云南矿物情况,提出改良矿政的办法,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他说:“中国矿业不振,表面上看是资本不足,现代科技知识不足,其实优选的障碍还在于行政不良,许多小矿采用土法,稍有成效便人人争抢。全国矿产不是贪官把持就是劣绅垄断,征税过重,常使小矿财尽自闭。虽说一时无法解决资本和科技的问题,但改革这些弊政对中国矿物发展有极大好处。”在这份《改良川东铜矿意见书》中,分析了各时期铜矿盛衰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意见。1916年2月1日,山东枣庄煤矿井下涌水,淹死矿工数百人,损失惨重,随后公司重新集资,邀请丁文江仔细调查整个煤田,测绘了五万分之一的地质详图,编写了详细的调查报告,丁文江亲自拟定三口井钻眼的位置和深度。这些调查和实践使丁文江对如何办好一个煤矿有了许多认识。如今,那些山西煤老板搞定政府关系就可日进斗金,好像开煤矿是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情,可在民国初年,煤矿可是一个高精尖产业,没有技术人员绝对搞不了,可国家重视、市场广阔,只要办好就能赚大钱,可真有技术的人凤毛麟角。 1913年初,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枪杀,南方的国民党与北洋集团的蜜月期宣告结束。夏天,“二次革命”惨遭失败,北洋军进入南方各省,国内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南方党人被扫地出门,北洋集团的军事力量达到很好;另一方面袁世凯手中的北洋军进驻地方,开始地方化,这使得袁世凯对于军队的控制能力大大削弱。第二年的新宪法埋葬了宋教仁版的临时约法,袁世凯俨然成为大独裁者,新总统的仅力堪比皇帝。新政治强人还算把中国稳定下来,使得丁文江尚能做一些地质调研工作。这一时期地质所虽说不尽如人意,但好歹有经费,也有教学和四处考察的空间。1915年底,袁世凯即将登上帝位之时,地质昕已经初具规模,成果颇丰。1916年初,袁世凯登上帝位,而丁文江却再次前往皖南、浙西进行考察。与此同时,他升官了,农商部任命矿政司长张轶欧兼任地质调查局局长,安特生为顾问,而丁文江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会办”,从一个处级干部跨进了副局级的行列,与丁文江一起创办地质所的章鸿钊、翁文灏都受到提拔。这时,地质调查局有39人的编制,每年有经费68000元,财务独立核算,办公地点也搬到丰盛胡同3号,在北兵马司还有附属房屋。这年7月,地质研究所第一批学员到了毕业的时候,一共有22名学员走出地质所,地质工作没有专业调研员的时代总算是熬过去了,丁文江亲手带出来的这批学生出师后,中国地质调查才算有规模地展开工作。 袁世凯死后,国内局势动荡、财政更加困难,地质局又被降格为地质所,但这丝毫不影响丁文江的工作。第二年初丁文江又带着人马到河南调查,之后又前往湖南、江西调查萍乡煤矿和上珠岭铁矿,7月,这次调查的成果在《中国铁矿志》和《中国矿业立法及其发展》先后发表。袁世凯留下了一地鸡毛让后来者欲哭无泪,既无合适的法统可以延续,又无可靠的军队赖以支持,财政更是一塌糊涂,地方上北洋军、护国军和各路人马犬牙交错,还没等人民缓过神来就是“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新生的共和国遭遇了理论与现实双重破产。只剩下一具躯壳。当政治精英们或你争我夺、或痛哭流涕的时候。丁文江却一直奉行着“该干嘛干嘛”的原则。但丁文江绝不是不懂政治,政治形势的变换一直在他眼里,据翁文灏回忆“袁世凯称帝时,丁文江曾想毁掉地质矿产的所有报告,以免为贼所用”。好在复辟不得人心,袁世凯旋即败亡。 1918年,丁文江在北京高等师范兼任教学,并前往山西大同调查矿务。一晃到了年底,在世界的另一头,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打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1918年11月,德国战败祈和。12月,丁文江接到了梁启超的邀请,希望他同往硝烟刚刚散去的欧洲访问。这次访问前,丁文江并不认识梁启超,之所以受邀同往,主要是梁很想有一位科学家同行,“才能对于现代欧洲有的认识”,于是找到了在地质学界崭露头角的丁文江。12月底,丁文江与梁启超、蒋百里、刘子楷、张君劢、徐振飞、杨鼎甫一行七人从上海出发,前往欧洲考察,并兼任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的会外顾问。这次考察对于丁文江的意义重大,从前丁文江还只是一个地质学方面的专家,而这次欧洲之行使他有机会深入梁启超的圈子,打开学界人脉。这次一同考察欧洲,同行之人梁启超以下,蒋百里是军事学家,刘子楷是书法家,张君劢是政治学家。经过这次游历,丁文江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跨领域的公共知识分子。 通过这次欧洲之行,丁文江兼做梁启超的翻译,便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位失败的政治家,深为任公的魅力所倾倒。他曾直言与梁先生:“任公个性仁厚,太重感情,很难做一个好的政治家。任公的优势在于分析能力极强,如果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不难成不朽之著作。”他劝梁启超放弃政治,转而学术。而梁启超竟听从一位晚生的规劝,幡然改途,潜心学问,终身不再返回政坛。 丁文江这次欧洲之行,还办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给北大地质系挖了两块宝。据胡适回忆,北大地质系第一批毕业生很多都跑到丁文江的地质所找工作,丁文江亲自出题考试,结果却是一塌糊涂。丁文江便说:“适之,你们地质系是我们地质所人才的源泉,我是特别关心。可你们的毕业生来我们这里找工作,我亲自给他们出了一个很简单的考试,每人分到十种岩石叫他们辨认,结果没有一个及格的!”他把成绩单递给胡适,果然是满江红。胡适建议送去给蔡元培先生,把这惨不忍睹的成绩单给他看看,叫他知道北大地质系是怎样糟。丁文江有些不好意思:“这不是干涉北大么?”胡适却说:“蔡先生一定会欢迎你的批评。”蔡元培看过成绩单,不但没生气还很感谢丁文江,那一次便定下邀请李四光到北大任教和聘请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的事情。巴黎和会之后,丁文江又在瑞典、英国等地考察矿务,在英国见到了“同年进士”李四光,便代蔡元培先生邀请李四光回国任教。1919年下半年,丁文江到美国游历时,又把葛利普教授挖到北大,这两位先生的到来,极大地改善了北大地质系的教学质量。P32-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