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诗的味道

唐诗的味道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高素绎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04703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诗是中国文化瑰宝,有四万多首,作者两千多人。世人对唐诗的关注,可能片面地集中在背诵,集中在研究唐诗的韵律和写作技巧,其实唐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远远超过唐诗本身。一味地去死记硬背唐诗,去研究唐诗的技法,那就好比面对山珍海味,只顾欣赏,只顾研究它的烹饪方法,并未正真品尝到其中的美味。高素绎编写的《唐诗的味道》的新意在于,像品尝食物一样来品尝唐诗,只有把唐诗吃下去,才能做到:腹有“唐诗”气自华。才能知道唐诗的味道。唐诗的内容就像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营养。果真把唐诗的味道做好,吃透,人生可能会简变得简单、顺达。
作者简介
高素绎,一位中华文化的“实习”者。在约旦大学学习过阿伯语;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学习过希伯来语;在美国杜克大学学习过MPA。热爱学习,酷爱国学、研习古琴、中国象棋和太极拳。
目录
唐诗的味道
爱之味:“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亲子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兄弟行:“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爱智慧:“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天行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治国心:“居高声白远,非是藉秋风。”
战沙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茶意浓:“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醉梦美:“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琴上音:“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闲敲棋:“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见搏击三秋兵。”
笔锋转:“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丹青魅:“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干我如浮云。”
摘要
    2008奥运那年,祖国形势一片大好,我个人也一样,正值不惑之年,有机会离开京城到外地挂职锻炼一年。下班后,看着满城万家灯火,唯我一人独坐寒窗,抚琴长啸过后,泡上一杯普洱,偶然翻开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精读了辞典中收录的唐诗名篇1105篇,感触良多。
     记得小时候,我好像离唐诗很近,那时摇头晃脑、不加思考地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爸爸妈妈、姥姥姥爷、舅舅舅妈一听,掌声一片。在他们眼中,我好像就是未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自己有了女儿以后,也是如此,从女儿幼时起用唐诗给她启蒙。记得女儿两岁的时候有一次让她背唐诗,她手里拿着饼干一字一句地回答:吃完饼干再唱歌。我似乎突然明白,在小孩眼中,背诵唐诗就和唱歌一样好玩儿,重要的是能够获得掌声和饼干。
     长大了,反而突然觉得自己与唐诗渐行渐远。什么原因呢?可能是因为唐诗不再能给自己带来掌声,不再能解决温饱,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永远成不了李白。于是,唐诗向东,我向西。
     此番不为掌声,不为饼干,不为考试,不为写文章,伴着古琴和普洱读唐诗,不带任何功利,静静地欣赏唐诗。唐人的生活场景一幕幕展现在我面前,唐人的喜怒哀乐撩拨着我的心弦,其中仿佛有他、有你,也有我。顿觉唐人的日常生活,除了车没有现在快,楼没有现在高,空气没有现在那么糟之外,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唐人的人生轨迹和情感不仅与今人无异,唐人的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却可能远远高于今人。
     据《全唐诗》记载,唐诗有四万多首,作者两干多人。这四万多首唐诗,包罗万象,你读还是不读,她就在那里,看你如何读。一晃六年多过去了,两千多天来,饭百吃不厌,诗千读不倦。越发感觉到,我们对唐诗的关注,可能片面地集中在背诵,集中在研究唐诗的韵律和写作技巧,其实唐诗所蕴含的哲理远远超过唐诗本身。一味地去死记硬背唐诗,去研究唐诗的技法,就好比面对山珍海味,只顾欣赏,只顾研究它的烹饪方法,并未真正品尝到其中的美味。不吃到梨,怎么知道梨的味道。只有把唐诗吃下去,才能做到腹有“唐诗”气白华,才能知道唐诗的味道。唐诗的伟大,在我看来,或许其根本在其思想而不是形式。常听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说:熟读唐诗三百首,能解人间百般惑。何以解惑,唯有唐诗!我等当下人生的困惑:哲学问题、生存问题、情感问题、社会问题,唐代诗人都己作了回答,唐诗的内容就像不同的美味佳肴,有不同的口味。如果能把唐诗这味道品透,吃透,人生可能就会变得简单、顺达。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是铁,诗是钢,一天不读心发慌。
     李涉,唐代诗人,在我们今天看来并不是大诗人。可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个诗人身上的一段故事,让我对大唐肃然起敬。
     《唐诗纪事》记载:李涉过九江的时候,遇到强盗,强盗问:“何人?”李涉的随从回答:“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强盗说:“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李涉赠一绝云:
     诗人夜宿潇潇暮雨下的江村,诗意朦胧,惊动了“绿林豪客”,其实就是强盗。诗人早年曾失意归隐,今次本打算隐居避世,跳出三界外,看来有点难,因为连“绿林豪客”都知道他的姓名,他还能逃到哪里去呢?绿林好汉听了李涉的诗,不仅没有伤害他,而且还赠送了他很多财物。
     看来唐朝强盗的文化水准也不低啊。
     唐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个美丽的婢女,公子王孙争相追求。婢女虽与崔郊相爱,后来却被卖给显贵于顿。于顿非常喜欢这个婢女,给钱四十万枚,备加宠爱。婢女的命运就像当年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绿珠一样,传说她“美而艳,善吹笛”。当时的一位宠臣孙秀倚仗权势指名向石崇索取绿珠,遭拒绝后,孙秀把石崇关进监狱,绿珠也坠楼身死。诗中的婢女自从入了权势之家后,与“萧郎”崔郊便成为了陌生人。寒食节期间,婢女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
     于顿元和年问做过唐朝宰相,看到这首诗,叫人把崔郊召到府上,左右的人猜不出他的用意。崔郊也提心吊胆,但逃不掉,只好去。于顿见了崔郊,握着他的手说:“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是先生写的呀?四十万是一笔小钱,怎能抵得上你这首诗呢?你应该早一些写信告诉我。”马上让两个有情人一起归去,并且赠送了很丰厚的妆奁。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