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月印万川 寻找城市之魂

月印万川 寻找城市之魂

  • 字数: 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金元浦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382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的城市化是21世纪全球伟大的变革之一。亲身经历过这一伟大变革的我们,常常陷入“什么是城市”的困惑。我们对每一座城市“有什么”都如数家珍,但对每一座城市“是什么”却感叹“千城一面”。“月印万川,理一分殊。”我们需要去寻找城市的文脉,那个城市的“魂”。“中国创意产业理论之父”金元浦先生以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执着和睿智,成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城市文脉发现者和城市品牌塑造者。《月印万川:寻找城市之魂》是一个有名文化学者对中国城市化的深刻洞见,他提出的问题,是每一个热爱城市的人特别是有能力决定一座城市命运的人,必须认真思考的。
目录
上编
从“千城一面”到城市文脉
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品牌
品牌城市:城市的双塔模式
创意城市:原创力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网络城市:我国5G发展正引领全球
华彩城市: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城市形象再塑
舒适城市:体验经济时代的生存格调
宜居城市:文化昌明时代的休闲娱乐
夜间城市:城市的另一面—炫美之姿
公园城市: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战略新高度
全球城市的内、外空间结构
巅峰讨论:中外城市创意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金元浦对话查尔斯·兰德利(一)
创意城市的3.0版本:中外城市创意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金元浦对话查尔斯·兰德利(二)
创意产业:夜色朦胧中的美丽女人?——基于当下中国与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的讨论——与菲利普·多德对话
世界城市网络与活力城市——与彼得·泰勒对话
建设世界城市:这是一个中国式的问题——与本·戴鲁德对话
下编
将北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
北京文脉:根的记忆
魔都之魔与上海气派
青春深圳:快步走向国际化大都市——访有名文化学者金元浦教授
成都创新:我国城市升级换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范
水色成都:当代艺术实验
钱塘今古:一湾天予三势共潮
街巷的温度—生活在更美好的生活中——在西安城市温度论坛上的讲演
创意南京:“天下文枢”的时代新版
青岛:国际时尚创意中心
贵州模式与弯道超车
包头:一个有着绿色天堂的地方——包头文化旅游的设计与探索
结语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座富有魅力的艺术品
后记美丽中国,那是一种美学
摘要
     从“千城一面”到城市文脉 现代化。中国城市。高楼大厦,水泥丛林,车水马龙,光鲜亮丽。我们知道这是“城市”,但很难分清楚这是哪一座城市。由此产生了一个独特的名词:千城一面。“千城一面”是高速现代化的光荣与梦想,还是陷阱与败笔? “千城一面”是中国城市的危机与困境,它正在抹掉城市的历史、文化的历史、城市人心中的历史。城市化的高速推进,是高速工业化对城市发展的要求。工业化的本质是标准化,以标准化换取大规模生产的效率,工业化背景下的城市化自然也脱离不了工业化的影响。工业化的标准化延伸到了城市发展的标准化,由此产生了可能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优选败笔——千城一面。经过了40年的标准化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城市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大广场、大高楼,不仅外形相似,布局也如出一辙:城市中心有广场,广场中心有喷泉,中央商务区高楼林立,主干道宽阔整齐。雷同的规划、雷同的建筑、雷同的景观,甚至连写字楼、住宅区的名称也几近相似甚至雷同。多数城市新区,除了地名,几无相异之处。科技进步使得城市建设已经能够接近克服自然条件的约束,城市的特色因而越来越淡化。但城市的形态不仅仅是人们对自然改造的成就,同时也是凝结了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的物理形态。可以说,源于文化的城市独特性,早已不仅仅是自然地理的反映,更是地域独特文化的反映。某种意义上,“千城一面”就是对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文化优选的背叛。 “千城一面”几乎中断了区域历史和文化有形的延续,是对有形文化传承的巨大破坏,失去了文化教化的场景,更是导致无形的人心教化的缺失。如果说“千城一面”是一种影响文化魅力和地方特色的“城市病”,那么“如数家珍”就是病急乱投医的发展困境。特色不能直指城市最独特的历史文化主线,就不能直指人心,不能求得内外认同,不能形成广泛共识,真正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确立城市的独特性。“如数家珍”更为可怕的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洞察,仅仅停留在事件、现象的表面,就会陷入困境,陷入“资源魔咒”。 大多数城市的领导者都对城市曾经或者现在拥有过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数家珍”。中国300多个地级行政区、近3000个县级行政区的官方网站,有一部分区县其历史文化板块中都逃不开罗列的少则十个八个、多则几十个的“某某之乡”“某某之都”的特色文化。河北沧州推出的“六大特色文化脉系”,囊括了诗经文化、运河文化、渤海文化、医药文化、武术文化和杂技文化等诸多内容;邯郸则提出十大历史文化: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赵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磁山考古文化、女娲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北齐石窟文化、以“一枕黄粱”名梦和黄粱梦吕仙祠古建筑群为代表的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和边区革命文化。四川自贡自诩“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食之府”。云南玉溪从生命起源说起,到聂耳故乡、云烟之乡、花灯之乡、高原水乡等等。林林总总,洋洋大观。领导,你已坠入了资源魔咒之中。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几乎每个城市都不缺故事、不缺历史、不缺文化。即使如过去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其实也有十分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夏、商年代,深圳就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深圳市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即东晋咸和六年。我们只要随意指点,便有赤湾天后庙、赤湾古炮台、文天祥与伶仃洋、宋少帝陵,等等。更不要说深圳现在拥有世界之窗等上百个文化打卡地。再如北方一个县,要办一个文化节,叫卫夫人文化节。卫夫人是东晋时代的女书法家,知道的人不多,当然一提师承钟繇,高徒有王羲之,大家也会有联想,但如果依此作为城市品牌或城市形象,就十分勉强。实际上,城市文化资源是有知晓等级的。你是一级资源,还是五级资源,是早就有影响力的,还是需要从头去传播的,这些对于一个城市的品牌营销意义重大。 大家熟知的桂林,除了历史上的传播外,全中国每个上过小学的人都背诵过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这在中国就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资源。几多历史遗迹,漫长文化卷帙,这恰是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中国国情和中国现实。伴随着城市化而兴起的,还有各地大力推进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民俗节庆、地方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铺天盖地的“市歌”“市徽”“市树”“市花”“城市精神”等等,中央电视台连篇累牍播出的城市宣传片,总而言之,跟城市文化相关的名人、名事、名物,只要曾经拥有,就绝不会被落下。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注入文化的力量,而每个城市又不缺乏历史文化的“珍珠”,因为“有珠可数”,所以“如数家珍”式的发展城市文化,自然而然成为优选效、最直接的选择。于是乎城市的个性塑造,又陷入了另一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