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反讽

论反讽

  • 字数: 24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倪爱珍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903276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反讽从古希腊诞生至今,出现于修辞学、文学、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变迁,主要有转义辞格、美学理论、结构原则、话语策略、文化形态、生存立场。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格,已从语言领域扩展至符号领域,出现于多种文化形态中;反讽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广泛出现于文学文本尤其是后现代文本中,其形成机制有多种,如叙述主体的距离、分层、戏仿、情节模式等。比较中西方文论中的反讽可以管窥两者的通而不同。
作者简介
倪爱珍(1976—),女,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现为江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叙事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叙事学、符号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陶瓷图像的文学叙事研究”,出版专著《史传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批”人才。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西方文化中反讽内涵的变迁(11)
第一节一种转义辞格:古典修辞学的反讽(11)
第二节一种美学理论:德国浪漫派的反讽(15)
第三节一种结构原则:新批评派的反讽(27)
第四节一种交流艺术:新修辞学的反讽(41)
第五节一种文化形态:后现代理论的反讽(57)
第六节一种存在立场:从苏格拉底到存在主义、新实用主义反讽(72)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反讽思想(89)
第一节比兴、春秋笔法与反讽(90)
第二节滑稽、俳谐与反讽(100)
第三节反语、反常合道与反讽(110)
第四节正言若反与反讽(116)
第三章符号修辞视域下的反讽(123)
第一节反讽:从语言修辞到符号修辞(123)
第二节作为图像修辞的反讽(129)
第三节反讽与解释漩涡(142)
第四章反讽叙述(148)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