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郭恩元和他的钢铁世界
字数: 428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作者: 霍长和
出版日期: 2020-05-01
商品条码: 978752020724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55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生动地记录了郭恩元带领一群农民兄弟,把一个公社农机修配厂打造成中国企业500强的艰苦创业历程,彰显了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经营之道和处世风范。
作者简介
霍长和,男,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写作,著有《直面挑战》《红色音乐家——劫夫》《二人转档案》《万里传》《拯救威利》等。曾获“中国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评论奖”,第四届辽宁文学奖。目录
目录
序 / 001
第一章 早年生活 / 001
家乡 / 003
家族 / 008
人小“鬼”大 / 010
险些送命 / 012
小队会计 / 015
第二章 创业 / 021
“官”升二级 / 023
27岁的厂长 / 025
两件烦心事 / 029
新时代 新思路 / 033
外国的活儿也能干 / 037
“走麦城” / 041
第三章 铁之梦 / 045
第一个机遇 / 047
筹集资金 / 052
第一座高炉 / 056
狠抓管理 / 065
销售、回款之难 / 069
他山之石 / 076
20世纪末的最后三年 / 081
第四章 钢之梦 / 087
由铁到钢 / 089
不一样的师傅 / 093
边干 边学 边改 / 097
解决转炉“吃饭”问题 / 103
再造3座高炉 / 105
重重阻力 / 110
稳步提升 / 113
为冲天一跃蓄力 / 117
第五章 再上台阶 / 121
中厚板 / 123
“机不可失”辨析 / 135
中厚板厂那些事 / 137
第六章 “寒冬”来袭 / 161
“两高两低”战略 / 163
亲自抓供应 / 165
“对标”之后知不足 / 169
三番五次学“文丰” / 171
远学“日照” / 176
第七章 普阳之殇 / 181
黑色“1·4” / 183
几个疑问 / 191
青山尚在 / 197
善后 / 200
心境 / 202
第八章 汲取教训 狠抓安全 / 209
挖出“祸根” / 211
全面整改 / 214
年年讲 月月讲 天天讲 / 218
第九章 节约降本 / 221
提高自发电率 / 223
降焦比 降煤比 / 226
吃低品位矿 / 232
吃干熄焦 / 234
第十章 全面整顿 / 239
从供应部开刀 / 241
建立物流中心 / 251
老将新用 / 258
让管钱的财务部赚钱 / 264
“特种反应部队” / 269
大学生挑大梁 / 275
投石问路 / 296
第十一章 打赢“降本”战役 / 309
大将石剑飞 / 312
猛将张胜利 / 322
小将王旗杰 / 326
“降本”大战中的炼铁厂 / 330
第十二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 / 335
一份重要的调研报告 / 337
不许骄傲 / 346
第十三章 与“狼”共舞 / 351
卑劣的掺假者 / 353
长沙“老赖”黄某某 / 356
伸向孙子的黑手 / 358
卖厂贼 “卖国贼” / 360
保卫“普钢” / 372
借助法律武器 / 381
特种作战小分队 / 392
第十四章 成功之道 / 397
重质量 / 400
讲诚信 / 412
倡环保 / 427
严管理 / 441
擅经营 / 456
求贤才 / 466
筑根基 / 487
第十五章 郭恩元其人 / 499
这个老板有点“怪” / 501
养生之道 / 506
与郭恩元对话录 / 510
钢花璀璨 / 531
主要参考文献 / 553
后记 / 555
摘要
家乡 1948年3月,郭恩元出生在河北省武安县(1988年10月更改为武安市)阳邑镇柏林村西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地处太行山区的柏林村是冀南优选的村庄之一,占地面积几乎与世纪90年代武安城区相等,分设东街、西街、前街、寨上四个行政村,总计2114户、7377人(2008年统计)。 柏林村不仅村大人多,还有值得一书的历史。 据东寨出土的“园足瓮底黑陶文化”遗址证明,远在4000年前,柏林村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柏林村村名的出现。可追溯到秦朝,旧志记载:“按兴隆观石刻,秦时已有是村。因其地古时多柏树而名。” 柏林村自古为晋豫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经之地。三国时,曹操攻邺(今临漳),曾亲率兵攻毛城(今阳邑张北湾),断上党(今长治)粮道,经柏林。宋末,元兵沿太行南下,攻城略地,途经柏林。抗日时期,国民党将领孙殿英率部扶持国民党政府于寨上,八路军将军范子侠将所率部队改编为“平汉抗日游击支队”进驻柏林村,柏林村一度成为国共两党县域政治中心。 柏林村还是革命老区。七七事变之后,日军仅用5个月就打到邯郸,于1937年底占领武安。国难当头之际,八路军先遣支队东下太行进驻管陶川,成立了抗日民主县政府。后西街成为具政府驻地。 柏林村属阳邑镇。阳邑地处太行山东麓,太行余脉小摩天岭、十八盘山脉盘亘左右,中间为山间盆地,称为“阳邑盆地”。南沼河支流管陶川、木井川在镇内交汇,流向东南,贯穿全境。 阳邑镇为晋冀鲁豫交通要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它成为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之处。据民国版《武安县志》记载:阳邑镇为西疆要区,人烟稠密,市肆栉比,为柿饼、桃仁集散市场,居者农商各半,武安的山货以核桃仁为大宗,柿饼、柿脔、花椒次之。阳邑镇最称发达,每年秋季,客商云集,市面颇为繁盛。 镇内有一条长达1500米的贸易大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据统计,20世纪40年代中期,该大街上有商业、手工业等21个行业、105家。作为武安八大镇之首的阳邑镇,以及有着太行山区“小上海”美誉的阳邑商业街,不仅吸引本县的商人和村民,还招徕了近邻涉县和远在山西的买家。如果赶上农历每月的二、五、八大集,整条街更是人流如梭,叫卖声此起彼伏。 阳邑镇商业繁茂,而距阳邑15公里的武安,像是要给所辖乡镇做个样子,它的商业更繁茂,格局也大不一样。 说到武安,人们首先要提到它丰富的矿产资源,年代久远的冶铁历史,以及闻名遐迩的商帮文化。 据武安作家安秋生介绍,武安人自古重商,精于商道。其行商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代。那时,武安属赵国,赵国行商之风浓于列国,曾经出现过吕不韦、郭纵、卓氏等一批大商人。 武安商人成规模起于明中叶,开始是在本地区,每年春季推车而出,岁终推车而归,从事流动经营,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逐渐由在本地区经营扩大到辽宁、吉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安徽等地,活跃于各地的城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经营所在地逐渐形成了武安商业集团,可分为河南帮、山东帮、关东帮、河北帮、苏皖帮、山陕甘帮等。 可见,明朝以来,“武安商人”一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影响巨大,同晋商、徼商、苏商一样,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和广泛影响的商帮。 武安商帮至民国年间仍势头不减。民国版《武安县志》记载:1934年,武安的人口为37.7515万人,其中外埠商家1950家,从业2.5万余人。武安商人的经商地,按照现今的行政区划,至少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河北、河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山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仅在东北就有商家1500家,从业2万余人。 柏林村距阳邑镇不足3公里,距武安城内约30公里。对于郭恩元而言,柏林、阳邑、武安这方圆30公里,都是他的家乡。他生于斯,长于斯,从未离开。家乡养育了他,造就了他。对于家乡,他有着发自内心的爱——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商帮传统,像润物无声的春雨,滋养他的身心,成为他日后成就大业的灵感来源和文化支撑。 当朴素的深含情感的“爱”转化为融入理性思考的“责任”,后者就成为他回报家乡的原动力和一生为之追求的目标,这造就了今天的郭恩元。(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