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美学史/我思学园

西方美学史/我思学园

  • 字数: 5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朱光潜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356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西方美学史》作为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开中国学者撰写西方美学史之先河,系统梳理西方美学发展历程。 以哲学、文学、艺术的综合视角立体解读美学目前的代表人物、著作及美学流派,长期作为高校文科教材使用。
内容简介
《西方美学史》作为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西方美学发展目前比较重要的西方美学流派、美学家及美学论著,着重介绍西方主要美学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家和美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本书同时关注了美学同哲学、文艺学等相关学科的交互影响,并对这种学科间的紧密关联性做出了说明和阐释。 在写作上,朱先生忠实于原著,运用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提供了西方美学知识参照系,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明确了中国新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具有着超越时代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笔名孟实、盟石,中国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包括《谈美》《谈文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诗论》《西方美学史》《文艺心理学》等。
目录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 希腊文化的概况
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 赫拉克利特
四 德谟克利特
五 苏格拉底
六 结束语
第二章 柏拉图
一 文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二 文艺的社会功用
三 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四 结束语
第三章 亚理斯多德
一 亚理斯多德——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二 摹仿的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三 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结束语
第四章 亚历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一 贺拉斯
二 朗吉弩斯
三 普洛丁
第五章 中世纪: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和但丁
一 奴隶社会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奠定
二 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三 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四 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的美学思想
五 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
六 但丁的文艺思想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代:薄伽丘、达·芬奇和卡斯特尔维特罗等
一文化历史背景
二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领导地位
三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四结束语
第二编 17世纪到启蒙运动
第七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和布瓦洛
一 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二 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
三 布瓦洛的《论诗艺》:新古典主义的法典
四 “古今之争”:新的力量的兴起
第八章 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斯、洛克、夏夫兹博理、哈奇生、休谟和博克
一 培根
二 霍布斯辣腴冶见
三 夏夫兹博理
四 哈奇生
五 休谟
六 博克
七 磊束语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
一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二 启蒙运动者对文艺的基本态度
三 狄德罗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四 结束语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戈特舍德、鲍姆嘉通、温克尔曼和莱辛
一 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 几个先驱人物
三 结束语
第十一章 意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一 18世纪意大利历史背景和文化概况
二 维柯的生平和思想体系
三 维柯的基本美学观点
四 对维柯的评价
第三编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甲 德国古典美学
第十二章 康德
一 康德的哲学思想体系
二 《判断力批判》
三 结束语
第十三章 歌德
一 歌德的时代和他早年的文化教养
二 歌德美学思想中几个中心概念
三 结束语
第十四章 席勒
一 《论美书简》和《审美教育书简》
二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三 结束语
第十五章 黑格尔
一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它与过去哲学传统的关系以及它的内在矛盾
二 黑格尔美学的几个基本观点
三 结束语
乙 其他流派
第十六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上):别林斯基
一 文化历史背景
二 别林斯基的思想转变问题
三 别林斯基的美学观点
第十七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下):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 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别林斯基的关系,他的哲学基础
二 对黑格尔派美学观点的批判
三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点
四 在美学上的功绩和缺点
第十八章 “美的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费肖尔、立普斯、鲁斯、浮龙·李和巴希
一 移情说的先驱:费肖尔父子
二 立普斯
三 谷鲁斯
四 浮龙·李
五 巴希
六 结束语
第十九章 克罗齐
一 克罗齐的哲学体系
二 克罗齐的基本美学观点
三 结束语
丙 结束语
第二十章 关于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历史小结
一 美的本质问题
二 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
三 典型人物性格
四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摘要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 希腊文化的概况 希腊美学思想,就有历史记载可凭的来说,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极盛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即柏拉图和亚理斯多德的时代。它是和希腊社会经济基础和一般文化情况密切联系着的。 西方古代文化发源于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地中海东部爱琴海一带的岛屿以及希腊半岛(巴尔干半岛)。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公元前三千纪到两千纪,发生过民族大迁徙,在希腊南部发展出古典文化的民族大半是由爱琴海各岛屿以及由半岛北部移来的。他们带来了他们原有的奴隶制度,在侵略战争和殖民扩张之中又不断地把战俘变成奴隶,替他们畜牧耕作和进行其他方式生产。姑举文化中心的雅典为例来说,在公元前5世纪,它的全部人口约四十万,其中奴隶就占二十五万左右,剩下的十五万人之中有一部分是自由民,奴隶主只占少数。 希腊早期的生产主要是农业。由于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对自由民的巧取豪夺,财产日渐分化,农业的发展日渐趋向土地集中,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土地贵族阶级。到了公元前6世纪左右,即我们要研究的美学起源的时代,希腊经济基础开始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于战争的频繁(其中最长久的是波斯战争,这是由于雅典势力扩张到小亚细亚,和波斯发生利益冲突所引起的)、交通的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像雅典那样拥有海港的城邦里,农业经济日渐转到工商业经济。这就带来阶级力量对比的改变:原来经营农业的贵族奴隶主日趋没落,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日渐上升。这新兴阶级代表当时讲步的力量.与地丰贵族阶级争夺政权。这就形成两大政党——民主党与贵族党,所谓“民主”也只是“有限的民主”,即奴隶主内部的民主。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这两党力量的对比在希腊各城邦之中并不平衡。就两个不错盛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来说,斯巴达还主要靠农业,所以贵族党占优势;雅典主要靠利润较大的工商业,所以民主党占优势。希腊各城邦(一般很小,只有几万人口)大半环绕着斯巴达和雅典,形成贵族党和民主党两个对立的阵营,斗争往往很尖锐,酿成绵延不断的内部战争。希腊文艺家和思想家在政治上也有这两种不同的倾向,在我们所要研究的美学思想家之中,大半属于贵族党,只有德谟克利特可能是例外。 流传下来的古希腊文化主要是奴隶主的文化。他们靠奴隶劳动,所以有从事文化活动的“自由”。希腊文化起源是很早的。希腊民族在原始公社和氏族社会阶段,就已经有一套丰富而完整的神话。这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这些希腊神话有很大一部分保存在《荷马史诗》里。《荷马史诗》从公元前9世纪便已在人民中间口头流传,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定本。《荷马史诗》在古代是一般人民的主要教科书,流传广,所以影响深。另外,希腊神话也有一部分保存在戏剧里。希腊戏剧,特别是悲剧,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达到了很好,代表作家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三大悲剧家)和阿里斯托芬(喜剧家)。演戏是雅典每年祭神节和文娱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看戏就是受教育,它是雅典公民的一种宗教的和政治的任务。所以文艺在希腊人生活里远比在后来两千多年中都较重要。此外,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希腊的音乐、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也都很繁荣,特别是雕刻,它发展到欧洲后来一直没有赶上的高峰。因此,希腊美学理论是有丰富的文艺实践做基础的。 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