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队伍 战与守

队伍 战与守

  • 字数: 2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黄孝阳,陶林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021808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黄孝阳、陶林长篇抗战力作建党100周年真诚献礼之作

◇在大军压境和谍影憧憧中保卫孤城,一决生死;一次次的浴血奋战都是为了重整河山,奔赴光明

◇每个春天,为这片土地热血牺牲的人们从土壤里复活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1940年-1941年,江北孤城平州,敌我双方多种势力激烈争夺。城中以黎有望为首的一支抗日武装兴起,智取日军要塞,首战告捷。然而,外有日伪的大军压境、国民党军队的虎视耽耽、内有谍战角逐、波云诡诈。 孰敌孰友,他们何去何从?无惧牺牲的报国志,肝胆照人的兄弟情,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这支队伍历尽劫难,最终奔赴光明……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还平州
第二章 大戏台
第三章 小买卖
第四章 大生意
第五章 窃.听者
第六章 散学后
第七章 上海滩
第八章 巡捕房
第九章 吕公馆
第十章 莲河劫
第十一章 平州乱
第十二章 定风波
第十三章 龙战野
第十四章 谍中谍
第十五章 战平州
第十六章 捉放寇
第十七章 十宗罪
第十八章 起萧墙
第十九章 疑金兰
第二十章 埋忠骨
第二十一章 劝莲河
第二十二章 不速客
第二十三章 不期遇
第二十四章 断手足
第二十五章 连环劫
第二十六章 孽世缘
第二十七章 解甲去
第二十八章 故人来
第二十九章 扬义旗
第三十章 三岔口
第三十一章 惊天雷
第三十二章 大江流
摘要
     1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审讯室的铁栅栏照在黎有望的脸上,慢慢给他的脸加热,照亮他的眼。美梦留人睡,似乎是关于抗战胜利的情景。 他从梦中弹跳而起,迅速打量周遭,是一个放满了各类刑具的审讯室。地面和墙上还有斑斑的血迹。是新鲜的血迹。还有血腥味。这是韩光义的人审讯过元大忠和李致信的地方。那两个共产党人经受了什么样的折磨,令人思则胆寒。 黎有望不以为意,长啸,声震囹圄。丁聚元被关押在隔壁。他面容憔悴,双眼通红,一夜无眠,冷言说:“睡得挺香,不怕死啊?” “我真累了,难得睡个囫囵觉。”黎有望也从稻草褥子上站起来,“死就死吧,谁人还逃得过一死。这屋子里前晚待着的两位,昨天不就死了嘛。我看他们死得轰轰烈烈的。” 丁聚元苦笑,“我是翻来覆去想。土匪,迫不得已为之。韩光义容不得我们。国仇不共戴天,投降鬼子当伪军,我老丁绝对不干。早知今日,老子索性该去投奔共产党!” “投共,你有什么资格投共?”黎有望深不以为然,“赵松是你暗杀的,教员张德文的死与你有关。你跟共产党,才有不共戴天的仇!” “我没对不起他们,其中另有隐情。到今天,若死在共产党手上,倒也无怨无悔。他娘的,稀里糊涂死在这老狐狸手上,不明不白。” 审讯室的铁门被打开了。 韩光义的副官带着一个伙夫捧着餐盘,端着一海碗热腾腾的扣肉面进来。黎有望见之,也不客气,抢起面碗,坐在一条老虎凳上,大快朵颐起来。“呼哧呼哧”,声如擂鼓。 丁聚元面前也有一碗,是战时难得一见的精磨白面条,大块扣肉,油光可鉴。可纵然是山珍海味,此刻也如嚼蜡,“刘副官,我认得你。你是刘寿良的儿子刘精忠。” 牢狱里最后一餐,往往精美,吃完后就处决,是“上路饭”。 这碗面,算不算上路面,丁聚元说不准。 刘精忠不语,等两人吃完了面,掏出一份文件,正色念:“二位长官,现在宣读韩主席签发的委任状:本省主席兹委任省府同志、国军退役上校黎有望为江北游击总队副总指挥,兼任平州县代县长;委任前宪兵营营长、少校丁聚元为平州民团训练主任。军政分处,各司其职,一切事务,悉报省府。即日赴任,此状。韩光义。” 黎有望和丁聚元皆一脸愕然。 刘副官这才解释,微微笑道:“黎县长,丁主任,你们可以去平州上任了。马就在外面。这碗面,算是小弟自掏腰包给两位贺喜。至今晨,只有江南自卫团总指挥管蔚然一人逃离新化,他坐实了通共的罪名。其余各位指挥官,韩主席皆慷慨加以委任,以示信任与嘱托。” 这一晚,翻江倒海,事端极多。可军官封民政官,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两人弄不明白,刘副官也不肯细讲。 黎有望和丁聚元两人同时出狱。丁聚元余悸未消,忙跨上马,飞驰而出。黎有望没有急着离开新化。他要去寻找白露。找各兵站处打听,都说似乎见她出城去了。他心中方稍安。正打探中,被宪兵营的耿正昌盯上了,拦下他,粗声粗气驱逐:“韩主席命令,获准离开新化的民政官员,一律即刻出城!” 黎有望没有争辩,挎着发还的手枪,被耿正昌特务营“礼送”出新化城十里地。直到看不见特务营的人再尾随,他长叹“天不亡我黎有望也”,策马扬鞭,一口气又跑下去十来里地才稍稍勒马。 一条沿河岔路通向平州。一家路边的脚店外,有篁竹一丛,杨柳依依,掩映茅舍。近了,居然有一辆墨绿色的嘎斯军车。城内驱人,城外设伏?韩光义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 黎有望也有余悸,翻身下马,抽出手枪,作警戒状。牵马向军车靠近,一个军官从车后走了出来。竟然是白露。两人大吃一惊。另一个军官也从车后持枪闪了出来,竟是罗耀宗。又一个佩着中将军衔领章的军官跟着走了出来,冲着黎有望点头微笑。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