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且把浮名抛 古代文人往事

且把浮名抛 古代文人往事

  • 字数: 1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7162571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6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当我们仰望苍茫的夜空,沉浸在对历史的追忆当中,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墨客骚人、枭雄悍将,正如寂寥的星辰渐行渐远,消散在遥远的历史场合。所谓“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学习古人的智慧,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开阔视野,上可建功立业,下可晓畅明达。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文人墨客按照人物的性格、行事、经历及后人评价等总结出不同的特点,按照特征归类成篇,利用简单且出自有据的引证,描绘文人墨客的人物风流、艺术成就、重大历史事件。通过精炼的文字和故事化的叙述,从一个又一个新颖的视角展现出不同历史人物群落的本来面貌以及众多不为读者熟悉的鲜活历史片断。
作者简介
冷自泉,文史爱好者,深度铅字中毒者,理工出身却以文字谋生,热衷于从历史、政治、文化的大格局中挖出不为人知的小细节,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帝都》《权衡》《瞬间》《汉字的魅力》等多部作品。
目录
第一章 醉酒篇
“怪人”阮籍醉酒保身
刘伶之醉,不为杜康
酩酊大醉中的草圣“张颠”
诗仙李白酒醉檄书吓蛮
使我有名全是酒——苏轼
举家食粥酒长赊——曹雪芹
第二章 才思篇
七步成诗,相煎何急——曹植
左思成就“洛阳纸贵”的传奇
秋水长天之奇才王勃
崔颢楼头一首诗
诗惊韩愈的少年天才李贺
……
第三章 激昂篇
第四章 怡情篇
第五章 才女篇
第六章 隐逸篇
第七章 风流篇
摘要
     “怪人”阮籍醉酒保身 因不满当时的社会,阮籍、王戎、阮咸等七个人常在山阳县的竹林里面饮酒纵歌,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后世尊称他们为“竹林七贤”。阮籍喜好饮烈酒,善弹琴,喝酒弹琴往往长啸,得意时忽忘形骸,甚至即刻就睡去,其痴狂之态,可见一斑。 史料中记载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临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可见,阮籍长得相貌堂堂,学问很好。但是,阮籍身处乱世之中,常常只能以醉酒的方式来保身。 司马昭十分仰慕阮籍的才华,想和阮籍结为儿女亲家,但是阮籍向来讨厌官场,所以他不愿意接受。一次,司马昭请阮籍参加宴会。在酒席之中,司马昭刚表示要结亲的意思,阮籍没等司马昭说完,立刻向他敬酒,自己则一饮而尽,并且一杯接一杯地喝。直到阮籍酩酊大醉,司马昭也没能把结亲的事说完,最后只好派人把阮籍送回去。后来,司马昭派人到阮籍家里,准备提出联姻,阮籍却天天饮酒大醉不醒。司马昭派来提亲的官员见阮籍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好回去了。这样一连几十天,阮籍都宿酒不醒。司马昭也无可奈何,只能放下联姻之事。 钟会是司马昭的重要谋士,曾官至司徒,是一个善于投机钻营的卑鄙小人。阮籍一向看不起钟会,但是钟会却时常来阮籍家做客,借机探听阮籍的消息。阮籍每次见钟会来了,就置酒相待,开怀痛饮,对政事却不发表任何言论,钟会只能悻悻而归。 阮籍听说东平的风景美丽,想去游览一番。于是,他向司马昭提出任命自己为东平太守。这让司马昭十分意外,因为阮籍一向不屑为官。既然阮籍开了口,司马昭立刻任命阮籍为东平太守。阮籍不是真的想做官,他只是想来一次免费的旅游。阮籍独自一人骑了一头小毛驴去东平上任。阮籍到了东平,每天忙于游山玩水。当他遍览东平的山水后,便又回到洛阳,向司马昭提出辞官。 不久,阮籍听说步兵营厨房的大师傅善于酿造美酒,贮有陈年美酒三百斛。阮籍十分好酒,闻酒心动,经过多方打探,得知军中缺了一步兵校尉。于是,阮籍主动向司马昭要求担任步兵校尉,司马昭十分给阮籍的面子,立刻任命阮籍为步兵校尉。因阮籍担任步兵校尉的时间最长,所以后世通常称其为“阮步兵”。 阮籍喜欢喝酒。一次,阮籍、阮咸和同宗的人一起嬉酒,中间摆一大瓮,盛满美酒。众人围坐在大瓮四周,用大瓢轮转共饮,恣意谈笑。一群猪也闻到了酒香,哄然奔入,抢到大瓮边争起酒来。 阮籍家的附近有一家卖酒的小店,老板娘十分貌美,阮籍便与王戎常常光顾。一次,阮籍和王戎喝醉了,便拉了老板娘挺身卧倒。有人对老板娘的丈夫说:“你老婆跟两个男人睡在一起了。”他立时大怒,抄起家伙就回了家。当他看到是阮籍、王戎两个酒徒时,又退了出来,并对外人说:“这两人所重的,纵情于饮酒期间的乐趣而已。” 刘公荣也喜爱饮酒,终日与人醉饮,阮籍、王戎都和刘公荣有交往。一日,他们三人在阮籍家聚会,阮籍对王戎说:“我刚好有两斗美酒,与你共同分享,只是没想到公荣也来了。不过这酒没有他的份,咱俩一起喝。”说完,阮籍拿出美酒,就开始与王戎对着斟酌开来。刘公荣照旧在座,闻着酒香与他俩闲聊。他看着阮籍、王戎一杯杯痛饮,也不在意,三人一直谈笑风生。 后来,有人对阮籍提及此事,他却笑着说:“这是公荣自己戏弄自己。他常说:‘比我公荣高贵的,不可以不给他酒饮;不如我公荣的,也不可以不给他酒饮。’那么只有不给公荣酒喝了。” 阮籍是一个十分超脱的人,那些世俗规矩,在他眼里都是可有可无的事。他曾说:“礼岂为我辈设也?”阮籍并非只是纵酒享乐的人,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明。他有时候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有的时候又滔滔不绝大发议论。司马昭曾评价阮籍:“阮籍乃非常谨慎之人。每每与他说话,所谈及的,都玄妙幽远,不涉及他人才德、是非,也从不褒贬谁。”司马昭算是很了解阮籍了,所以放心让他在自己身边。 司马昭被封为“公”时,装腔作势不接受,朝中文武都到他家中劝进。司马昭明白要得“周公”的美誉,必须名正言顺,才能止天下人的口,所以自己还是要做足表面文章。这时,阮籍在袁孝尼家中宿醉没醒,就被司马昭派来索文的人扶起。阮籍提起笔,一气呵成,然后把劝进文交付给讨文章的人。这篇醉后草成的劝进文,是一篇文笔清丽、气势雄壮的好文章。 阮籍一向蔑视礼法。一次,他听说隔壁有一未嫁之女因病夭折,竟不顾世人议论,跑到灵前大哭一场,尽哀而还。还有一次,阮籍的嫂子要回娘家,按照当时的礼法,他不能去送行。可是,阮籍不仅为嫂子饯行,还特地送她上路。一些人因为这件事对阮籍指指点点,他满不在乎地说:“孔孟礼教,与我何干?”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