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什么有些伤总是放不下

为什么有些伤总是放不下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美)克罗尔·坎诺伊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993772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会是今天的样子?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或多或少是童年时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童年经历不仅会影响人们成年后的行为模式、人际偏好,甚至会影响思维模式。糟糕的童年经历也许会不断产生负面影响,让人形成不健康的思维与情绪感知模式,改变我们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角度。无论是屈从于过去的经历,还是逃避,人们都将深陷焦虑、抑郁、愤怒、不良嗜好和令人痛苦的关系中。全球发展心理学专家克罗尔·坎诺伊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帮助读者回到童年,在思考性格与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抛弃糟糕的应对方式,抚平心灵创伤。只有找到童年时埋在心里的剌,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治愈童年、与自己和解,同时教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目录
第1章 情商从哪里来?
第2章 几则儿童成长案例
第3章 情绪的自我察觉
第4章 自尊
第5章 自我实现
第6章 情绪表达
第7章 独立性
第8章 决断性
第9章 人际关系
第10章 同理心
第11章 社会责任
第12章 现实判断
第13章 问题解决
第14章 冲动控制
第15章 灵活性
第16章 压力忍受度
第17章 乐观
第18章 性格会影响幸福吗
第19章 正念
摘要
     情商只是一阵趋势吗? 关于情商的提出和讨论由来已久。哲学家们很早就指出了情商几要素的重要性,尽管当时还没有“情商”这个名词。例如,柏拉图的名言“绝对不要阻止任何一个在持续进步中的人,不管他的进步有多慢”,这其实说的就是个人自尊的建立;以及“善待你遇到的每个人,因为他们都在为人生奋斗”,其实是情商中同理心的展现。再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反思“每个人都会发脾气——这个很容易做到,但是,要把脾气发在正确的人身上,用恰当的程度,在恰当的时间,为正确的目的——要做到以上这些并不容易”,这一反思强调的是有效的情绪理解和表达的重要性。 特别说明 情商不同于常识,不会因为生活经验的增加有所提高。情商能力的获得和提高必须通过学习和锻炼。 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们开始讨论社会智能和非智力因素是否能够预示一个人的成功。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既包括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也包括人际和内省智能的多元智能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鲁文·巴昂正式提出“情商”一词,并由此发展出一套测量情商的方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情商”已经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正式认可和定义。所以情商有没有可能只是一时的趋势,会迅速消失?恐怕不会。试想下,除了情商,还有其他始于最早期的哲学思想,而且在今天仍适用并持续发展的理论吗? 情商模型 本书展示的情商模型包含了情商的五大主要方面和16项独立能力。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拥有强大的自信心,设立和达成目标的能力,在有需要时为他人发声的勇气,强大且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决策力、抗压力,并且收获幸福,那么这本书非常适合你! 本书借鉴了史蒂文-斯坦和布克在出版于2011年的有名的《情商优势》一书中对16项情商能力的定义。16项情商能力如下: 特别说明 自我肯定、自信、自我概念和自我尊重的意义都有轻微的不同。请确保理解并运用本书采用的自我尊重的定义。 1.情绪的自我察觉指的是在情绪产生时,能够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并且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儿童解读他人对自己情绪的反应的能力也是自我察觉的一部分。情绪的自我察觉能力能让孩子在情绪不安时明白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并告诉大人是什么原因令他们不安。其实,很多孩子都能自我察觉情绪,而只有当他们听到类似于“你不应该有这样的感受”或者“不要这么敏感”的话时,他们才停止告诉大人他们的想法和令他们困扰的原因。 2.自我尊重指的是在了解自身优势和局限的情况下,尊重并接受自我。自我尊重的第三个要素是儿童的自信程度,而自信心主要来源于自我接受和尊重。自我尊重程度高的儿童并不会自我夸耀或自大,而是对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有着充分准确的认识(例如,我在数学方面十分擅长,但在拼写方面不如数学)。他们接受自我——既不会过度自我批评,也不会在他人指出自己的局限时过分保护防范。他们努力寻求进步并保持自信(而非自负),因为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 3.自我实现指的是努力实现潜能,制定合理目标并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收获满足感和意义。儿童的自我实现行为可能表现在对团队的贡献、对特长的追求,在学校或某项活动中做出的努力。为了获得自我实现,儿童需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会到愉悦感和意义;如果他们的追求和努力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待或者让家长感到高兴,这种努力的愉悦感会消失,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滋生出愤怒和怨恨。 4.情绪表达指的是通过口头或者非口头形式适当并稳定地表达情绪的能力。能够健康表达自己情绪的孩子会用到类似“生气”“伤心”“开心”“害怕”等词语;同时,他们的行为表现与情绪表达是一致的。 5.独立性指的是能够进行自我引导,并且在行动上不过分依赖于他人,不会过分寻求外界的支持和肯定。儿童的独立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一个2岁儿童说出“我会自己完成任务”,到一个7岁儿童能够舒适地在朋友家过夜,到一个步入青春期之前的儿童除了在十分困难的问题之外能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这些都是独立性的体现。 6.决断性包含了阐述观点、信仰和想法的能力,以及能够用一种恰当而且积极有效的方式支持并维护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的能力。十五六个月大的儿童在说出“不”字的时候,拒绝他们不喜欢的食物的时候,他们表现出的是稚子的决断性。如果你期待你的孩子在必要的时候分享并捍卫自己的想法,比如面对霸凌或在朋友压力下不会做出一些他们明知是不正确的事情,那么让孩子锻炼分享和捍卫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 7.人际关系指的是发展一段基于信任的关系。这其中包含了建立友谊的能力以及和祖父母、老师等大人相处融洽的能力。儿童的人际关系行为展现在方方面面,从与小伙伴愉快地玩耍,到与朋友保持联系,到能够告诉家长自己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重要的事情,例如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又或是不想参加某个他人认为很重要的活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