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舍作品精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上下+茶馆;龙须沟)(全4册)

老舍作品精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上下+茶馆;龙须沟)(全4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老舍
  • 出版日期: 1994-09-01
  • 商品条码: 240178400032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1994
定价:¥1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套数共3个品种4册: 骆驼祥子(老舍作品精选) 四世同堂·上下册(老舍作品精选) 茶馆;龙须沟(老舍作品精选) 茶馆 龙须沟: 《茶馆》是老舍完成于1957年的一部不朽的三幕话剧,通过裕泰茶馆从挣扎生存到破产这条纵线和茶馆这个“窗口”,描写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先生抓住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七十多个人物形象浓缩在茶馆中,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极为准确地展示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中沧桑变幻的社会缩影。 《龙须沟》也是三幕话剧,完成于1950年,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的巨大变化。它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新社会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人们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新政权的拥护和热爱。 《四世同堂》是老舍20世纪40年代主要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抗战时期北平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人物囊括了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洋派市民和城市贫民等各类形象,涉及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众多角色;通过他们屈辱、悲惨的经历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并透过这一个个小人物的成长历史、情感历史和生活历史,史诗般地展现了“宏大主题”——战争的残酷、战争对人类文明和生活的摧残、民族命运的颠沛沉浮和民族精神。 《骆驼祥子》在老舍全部创作中是一座高峰,是老舍描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1924年赴英国任教,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幽默风格引人关注。1930年回国后创作了《骆驼祥子》《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等作品,确立了他在现代文学目前都市平民文学大家的地位。抗战期间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并写下了百万字长篇小说《四世同堂》。1949年后,又有《龙须沟》《茶馆》等话剧力作问世,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时,因不堪忍受屈辱于1966年8月24日投湖自尽。 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老舍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审视。这种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目前占有独特地位。他的作品中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
目录
《骆驼祥子》
《茶馆 龙须沟》
《四世同堂·上册》
《四世同堂·下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