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开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律研究

区域开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律研究

  • 字数: 2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作者: 刘吉双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1-12-01
  • 商品条码: 978710916253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区域开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推进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
作者简介
    刘吉双,1967年11月出生,汉族,吉林通化人,黑龙江大学经济学学士、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区域经济学博士后。现任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区域经济学带头人。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和区域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省以上多项课题研究,主编论著1部,发表论文近30篇,曾获得黑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定义和原则
  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阶段性目标与任务
  五、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国际和国内经验启示
  六、区域开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举措
  七、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践模式一一以江苏华西村为例
第二章  区域开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
  一、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增加县域城市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吸引力
  二、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增强小城镇辐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带动力
  三、以区域开发“极化效应”理论和“辐射带动”理论为支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第三章  区域开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初级阶段: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实质是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实际运用一一以吉林省通化市新农村建设为例
  五、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六、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举措
  七、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际效果一一以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为例
第四章  区域开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级阶段:城乡统筹发展
  一、城乡统筹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一一最终目标是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四、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实证分析
  五、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原因分析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六、区域开发中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举措
  七、区域开发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践效果一一以东北地区为例
第五章  区域开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农村城市化
  一、农村城市化的国际背景
  二、农村城市化的概念
  三、农村城市化的理论基础
  四、农村城市化的研究方法
  五、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六、农村城市化的总体目标
  七、农村城市化的重点领域
  八、农村城市化的SW()T分析
  九、农村城市化的指导思想
第六章  区域开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体力量和主导力量分析
  一、农民主体: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依靠力量
  二、政府主导: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领导力量
  三、发挥好农民主体地位和政府主导作用的措施建议
第七章  推进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
  一、城乡一体化法制建设应该是现代化的法制
  二、提出城乡一体化法制建设现代化理论和现实根据
  三、启动城乡一体化法制建设现代化主要任务和要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