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穿裤子的云 马雅可夫斯基诗选/金色俄罗斯丛书(13)

穿裤子的云 马雅可夫斯基诗选/金色俄罗斯丛书(13)

  • 字数: 29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俄罗斯)马雅可夫斯基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22010988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5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位激进的文学革新者, ◆主张自由支配语言,创作别具一格的“楼梯诗” ◆中国读者极熟悉同时也是被误解极深的一位诗人 ◆马雅可夫斯基以他高速的脚步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现代,他还将久久地在某个转折处等待我们。——[俄]茨维塔耶娃
内容简介
《穿裤子的云——马雅可夫斯基诗选》收录马雅可夫斯基诗歌70余首。作为20世纪世界诗坛的诗人之一,他恰逢其时,对现代主义文艺和社会主义革命,都第一时刻投身其中。以叛逆的姿态、“在场”的资格和高扬的激情,在20世纪来到人间之际录下了时代公共的和个人私密的心跳和脉搏。在创作中,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未来主义诗人们打破传统词法句法,特别强调词语的音响,主张诗人有任意支配语言、任意造词和派生词的自由,以求把词语从僵化的传统语言和象征主义的神秘意义中解放出来。他在创作中爱新造词汇和派生词,拒用常规的诗语组合,代以出人意表的全新组合。因此,他了别具一格的“楼梯诗”:把每个长行切分为数量不等的几个“梯级”,固然其中仍潜在“扬抑”“抑扬”等音步节奏,但源自谣曲和民歌的“重音诗律”因素更占优势。他的诗歌语言体现开创气概、粗犷力度和敏感的内心抒情,具有鲜明个性风格。 19世纪以降,俄罗斯诞生了一大批重量的文学巨匠,如普希金、赫尔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这些金子般的名字迄今仍在向世人闪烁着独特的光芒。然而,作为一座富矿,俄罗斯文学在我国所显露的仅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宝藏仍在我们有限的视阈之外。“金色俄罗斯丛书”进一步挖掘那些静卧在俄罗斯文化沃土中的金锭,向中国读者展示赫尔岑的人性,丘特切夫的智慧,费特的唯美,苔菲的幽默,什克洛夫斯基的精致,波普拉夫斯基的超现实,哈尔姆斯的怪诞……可以这样说,俄罗斯文学史即一部绝妙的俄国思想史,它所关注的始终是民族、人类的命运和遭际,还有在动荡社会中人类感情的变异和理性的迷失。 “金色俄罗斯丛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名诗人、翻译家汪剑钊主编,遴选普希金、赫尔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大师的经典作品,向中国读者呈现优美而深厚的俄罗斯文学。
作者简介
(俄)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俄罗斯诗人,剧作家,20世纪世界诗坛上是的诗人之一。
飞白,云南大学外语系教授,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
目录
1912——1916年


你能吗?
给你们尝尝!
听我说!
尽管
小提琴有点神经质地
穿裤子的云(四部曲)
法官颂
吃喝颂
我是怎么变做狗的
贪污颂
我对他的态度(尤其似颂)
河畔点滴
小莉莉!(代邮)

月夜即景
致俄罗斯
1917——1921年吃你的波罗蜜
左翼进行曲(给水兵们)
梁赞农民谣
国王与跳蚤的故事(该跳蚤本名邓尼金)
马雅可夫斯基夏日在别墅中的奇遇
肉市大街·婆娘·全俄规模
1922——1924年
我爱
开会迷
青年近卫军
125周年纪念
塔玛拉与恶魔
不准干涉中国!
1925年
登上旅途
魏尔伦和塞尚
咖啡馆
告别
大西洋
梅毒
热带(维拉克鲁斯———墨西哥城途中)
百老汇
姑娘和乌尔沃什大厦
正人君子
布鲁克林大桥
回家去!
1926年
致谢尔盖·叶赛宁
和财务检查员谈诗
致无产阶级诗人
赠耐特同志———船和人
敖德萨港口两艘登陆艇的对话
我这本诗画讲大海和灯塔
1927年
如果我大闹申格力教授的课堂,我在公开审判中的辩护词
优选的诗
奇迹!
好!(十月的诗篇)长诗选段
1928年
喀山
为了好住宅等了又等!希望盖房子又好又省!
我们的国土多么富饶
宁肯薄些,但要好些
舔功
无事生非的人
略论口味不同
从巴黎致函科斯特洛夫谈谈爱情的实质
给塔姬雅娜·雅可夫列娃的信
说的是故事,几乎是真事
1929—1930年
他们和我们
巴黎女人
美人(大歌剧院开幕有感)
苏联护照
记赫列诺夫谈库兹涅茨克工程和库兹涅茨克人
喊出不错音(长诗的第一序诗)
爱?不爱?我折断我的双手(未完成的诗之一)
你大概躺下了……(未完成的诗之二)
我知道诗的威力(未完成的诗之三)
摘要
    小提琴有点神经质地 小提琴神经质地求告,求告, 突然间又像孩子似的 迸发成为嚎啕。 鼓可受不了了: “得了吧!得了吧!得了吧!” 他疲劳了, 懒得听小提琴诉说, 溜上灯火辉煌的铁匠大街 就跑掉了。 而乐队冷眼旁观,看 小担琴哭她的一腔幽怨, 没节,没拍, 无词,无言。 只有角落里 傻乎乎的铜镲 敲出嘈杂: “啥,啥,啥?” “咋,咋,咋?” 直到黑里空大号 板着一副 汗滋滋的大铜脸 呵斥起来: “傻蛋, 哭什么哭! 给我擦干!”—— 这时刻我站起身, 摇摇晃晃地穿越 吓得佝偻的乐谱架群, 不知为何喊了一声 “天哪!”就扑上去 一把搂住了木头脖子: “知道吗,小提琴? 咱俩实在太相像了: 我也是 喊哑了嗓子 也没人听!” 乐师们闻言大笑: “瞧他倒粘上了! 找了个木头新娘子! 傻——冒!” 我哩,不管你那一套! 我自我感觉挺好。 “知道吗,小提琴? 干脆—— 咱俩就一起过! 可好?” (1914) 布鲁克林大桥 欢呼吧,柯立芝! 这是你得意之时! 对好事, 我赞扬,从不吝啬。 但在赞扬面前 你该红脸, 像我们红旗的布, 一直红到耳朵, 哪怕你是个 美利坚 了不起合众国。 好像狂热的信徒 进教堂 祈祷, 好像严守清规的修士 进庙 修道, 在黄昏的 灰暗的幻觉里 我谦恭地 走上了 布鲁克林大桥。 好像战胜者 闯进 被摧毁的城市, 跨着 长颈鹿式的 高昂的大炮, 洋洋得意, 为光荣所陶醉, 我骄傲地 登上了 布鲁克林大桥。 好像笨画家 紧盯 博物馆的圣母像, 目光流露着 爱慕和倾倒, 我披满身星斗, 从云端上 向纽约眺望, 透过布鲁克林大桥。 纽约的傍晚 闷沉沉, 使人忘却 它有多高, 有多重。 唯有在 玻璃窗 透明的闪光中 依然耸立着 楼房的精灵。 这里能隐隐听见 空中铁道的响声, 唯有这 轻轻的响声 告诉我们: 列车 正在空中 运行, 仿佛 拾掇碗碟, 当当丁丁。 河边的糖厂 似乎被水面笼罩, 小店主 用船装糖 往各地运销, 你瞧瞧, 穿过桥下的那些船桅 比一根根大头针 还要细小。 我为这 钢制的英里 感到豪壮, 它身上 体现了 我的幻想: 为结构斗争, 而不是为式样, 严格地计算 螺母 与钢梁。 假如 世界末日 真的来到, 天下大乱 把地球 整个儿毁掉, 而仅仅 留下 这座 高耸在劫灰之上的桥,—— 那么, 就像从 片片碎骨 复原成 博物馆里的巨型 爬行动物, 千百年后的地质学家 也会这样, 从这座桥着手 恢复 现代世界的面目。 他会说: “瞧这只 钢的巨爪 曾经联结 草原与海涛, 从此地 欧罗巴 向西横扫, 迎风 撒落了 印第安的羽毛。 这根肋骨 和机器 不能分, 试想想: 赤手空拳怎么够用, 如果要迈出钢腿 跨到 曼哈顿, 再紧紧拖住 布鲁克林的嘴唇?曼哈顿是纽约中心的一个岛,由大桥与布鲁克林区相联结。 根据有电线—— 电的发辫存在, 我敢断言 这已是 蒸汽之后的时代。 这里的人 已经用无线电 打招呼, 这里的人 已经用航空 往来。 这里的 生活 对一些人 是尽情享乐, 对另一些人 是号哭和饥饿。 就从此地 多少失业者 曾经头朝下 投入 哈得孙河。作者最初对纽约工人朗诵这首诗时,有听众喊道:“马雅可夫斯基同志!不要忘了,常常有失业者从这座桥上投河!”于是作者增补了这一小节。 再往下, 我的考证 不再有难题, 沿着琴玹似的 钢缆 一直能升到群星的脚。 我看到—— 这里 曾站着马雅可夫斯基, 冥思苦想地 把诗句推敲。 好像爱斯基摩人 瞧着火车, 好像狗虱 叮着耳朵, 我盯着 布鲁克林大桥—— 好家伙, 真出色! (19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