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空间与人体表现

建筑空间与人体表现

  • 字数: 1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魏泽松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06642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建筑空间与人体表现》图文并茂,其中有30多万字对人体与建筑、生命灵魂与空间关系的对话和探讨,还有近200幅有关揭开宇宙之谜的形象的图片。主要是建筑中的人体的象征和隐喻问题。《建筑空间与人体表现》是在国内尚无系统研究,尚未得以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目录
第一章建筑空间中的人体象征性思想渊源/001
原始思维中的“万物有灵”观和“互渗思维”/002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与“万物有灵”论/005
人体――揭开宇宙之谜的钥匙/010
以自我为中心――人类实现整合的焦点/015
第二章人体象征的“圈层式泛化”/024
环境或大地的拟人化/026
原始聚落的人体象征性/042
建筑设计中的人体象征性/046
建筑装饰部件的人体象征性/062
第三章由古希腊与罗马延续至今的“人体模数”/080
应用人体形态及比例理论的建筑艺术创作/081
源于人体比例与形态的古典柱式/081
向人文主义文化寻求力丑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087
向古典文化寻求力量/087
现代建筑中按照人体比例关系确立的“人体模数尺”/102
柯布西耶的“勒氏模数尺”/103
建筑的情感――创造人类世界的表现/107
第四章建筑中“人体改写”现象及分析/110
人体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具象直接运用/111
人体元素在建筑中“形性相通”的拟人表现/112
人体与自然有机体态的象征/121
人体象征的抽象表达及其精神意义分析/125
圆形的象征表达/126
圆方之变――方形的象征表达/139
人文主义建筑学的“人体改写”对原始社会
“人体象征”的传承/153
从语言学、场所精神、建筑意义等高度对人
体建筑的深化探讨/161
第五章秩序的突破――失序·重构·再创造/199
西方古典时代的有序理论与文艺复兴理论的变革/200
维特鲁威人体比例观念的延伸/200
个体心智度量与科学数字度量的融合/200
时代演进中西方人体失序在建筑中的表达与评价/202
生命灵魂与空间关系的对话/202
建筑与景观设计中的人体失序现象/203
生物技术发展与当代建筑空间的会合/215
自然本能/215
设计实践应用/216
电子人体与未来建筑发展趋势探索/219
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219
电子人体/220
电子空间/222
身体、建筑与电子信息间的相互转化/223
对未来的展望――智能化空间探索/2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