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国际分工下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攀升——理论、经验及路径

新国际分工下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攀升——理论、经验及路径

  • 字数: 19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戴翔,何启志,吴松强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610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其中,“制造业服务化”被理论和实践部门一致认为是攀升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战略举措和路径。全球价值链分工不仅发生在制造业领域,同样存在于服务业领域,服务业“全球化”和“碎片化”成为当前新国际分工的重要特征。因此,从服务投入的来源角度看,制造业服务化既有可能依托于国内服务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有可能依赖于国外服务投入的增加而实现。
《新国际分工下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攀升:理论、经验及路径》研究发现,依托于国外服务投入增加的制造业服务化,对本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具有消极性;基于国内服务投入增加的制造业服务化,对本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路径的选择,应充分重视国内生产者服务业尤其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以夯实制造业服务化的国内服务业的产业基础。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研究思路、框架和内容
第二章服务业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演进、特征及影响
第一节分工演进与服务业全球价值链
第二节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实质
第三节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典型表现
第五节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及其影响
第三章全球价值链上中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初步考察
第一节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分工地位的已有观点评述
第二节基于上游度分工地位指数的考察
第三节基于Koopman分工地位指数的考察
第四节简要结论及启示
第四章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攀升的传统理论阐释及其修正
第一节传统理论及其阐释
第二节新国际分工下传统理论的局限性
第三节传统理论的修正
第五章实证检验I: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第一节关键指标测度及初步观察
第二节变量选取、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结论及启示
第六章实证检验II:基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第一节特征事实
第二节变量选取、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第三节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结论性评述及启示
第七章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国际比较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第三节结论及启示
第八章基于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路径
第一节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服务业发展
第二节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服务业发展质量提升
第三节开放条件下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径优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