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似是故人来

似是故人来

  • 字数: 20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沈轶伦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7948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城市由人塑造,也塑造了其中的人。 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也是立体的历史。 《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隔壁的上海人》姊妹篇:追寻地标的前世今生。
内容简介
本书继续《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非虚构写作风格,采访五十位上海名人,倾听他们心中的“地标故事”,在历史的纵轴和地理的横轴上,通过人物的个人成长经历,向读者展示一个极富魅力和人文情怀的上海。所采访的对象,有夏衍、俞振飞、顾维钧等历史名人之后,也有参与见证并推动改革开放的《伤痕》与《于无声处》写作者卢新华和宗福先,更首次包括了70后和80后的新生代上海写作者。通过一篇篇故事,可以看见城市的发展和个人的境遇互为因果,互相成就。
作者简介
  
目录
上海这座城,由人的经历砌成(代序)
倾听前辈足迹
蔡正仁:俞振飞在铜仁路的一百天
邹嘉骊:我的出生地,也是父亲的纪念馆
夏衍:重华新村里的戎装书生
顾维钩在嘉定:月是故乡明
严独鹤:在重庆南路三德坊
张人凤:祖父张元济在上方花园
孔海珠:父亲孔另境的虹口地图
和父亲靳以在庐山村和徐汇村
赵祖康:在兴国路324号
宋思衡:太公董健吾在上海的红色脚印
程多多:父亲程十发在延庆路
陈望道:国福路51号里的时光
乌鲁木齐路上的草婴书房
溧阳路清源里,那一位绝美的老太太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